《媽媽商店》:這位媽媽有保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封面上,店門口站著兩個小孩。

他們不說話,只靜靜站著看那招牌:

「媽媽商店」,

字體圓滾滾的,還配上點點燈泡裝飾。


但等等,

他們要找的不是玩具,不是寵物,是媽媽。

那個每天出現在廚房、浴室、陽臺、

沙發、衣堆、垃圾桶之間的神祕生物。

有時候她會煮飯、有時候會唸人、

有時候會不見,但沒人真的想過,

如果她真的消失了,該怎麼辦?


這本書從封面就埋了一個不動聲色的問題:

當媽媽不見了,我們到底會怎麼找?

找的是那個會做早餐的她,

那個匆匆送你出門上學的她?

還是那個忙著做飯還要陪你寫作業的她?


raw-image

💛故事一開始,媽媽就不見了,

不是吵架離家,也不是外星人綁走。

哥哥放學回到家,

習慣性喊了一聲「媽媽」,

沒人應,他繞了一圈,

廚房空的、浴室沒聲音⋯⋯

媽媽的工作還留在那裡,

衣服洗好了、桌子收乾淨⋯⋯

彷彿她在完成一連串任務之後,

就被傳送到了某個遙遠的星球。


妹妹坐在地板上玩機器人,

她不像哥哥那麼焦慮。


raw-image

於是,哥哥做了一個直白的決定:去找。

哪裡都找不到媽媽,

就連倒垃圾的地方都沒有媽媽的身影。


💛兄妹倆來到一家很奇妙的商店,

店名寫得明明白白——媽媽商店。

裡頭真的什麼媽媽都有,

擅長烘焙的、會跳芭蕾的、會唸故事的⋯⋯

每一個都像「完美媽媽指南」的訂製成品。



raw-image

她們排排站好,微笑看著你,

每個人脖子上掛著小小的標價牌,

就像商場裡的家電,

你要功能多的,還是外型好的?

想要會教數學的,還是會包壽司的?

想要高級款,還是平價但穩定的入門型?


看似有點幽默,

但笑著笑著,會有點靜下來,

我們知道這些被展示出來的媽媽形象,

是現實生活中無數「理想母職」投射的集合體。


她們不是不真實,只是被過度剪裁,

變成每個家庭都默默訂下的標準,

耐心要夠、效率要好、情緒要穩、

永遠能被需要、永遠準備好付出⋯⋯


💛繪本用孩子的視角,

把這樣的選擇攤在檯面上,

讓我們看見,

那些我們以為天經地義的「媽媽樣子」,

其實正悄悄壓著某些人喘不過氣。


媽媽要夠愛孩子,但不能太情緒化;

要陪伴孩子,但不能太黏人;

要能打理家事,但不能失去自我;

要犧牲,但不能顯得委屈。

你要的是一個超人,

但不能讓她看起來太辛苦。

這些條件被裝進一間商店裡,

終於變得可見、可量、可比價,

卻也有點荒謬。



raw-image

💛孩子們還沒挑到「理想中的媽媽」,

他們來到二手商店,

二手媽媽專區裡沒有華麗的裝潢,

這裡的媽媽們穿著居家服,

有的翻著書、有的看著窗外、有的打瞌睡,

這裡有他們的媽媽嗎?


在這裡,

「媽媽」不再是理想型,而是日常型。

這段安排畫面很靜,但力量卻很大,

因為它終於說出大家心裡的話:

不是所有媽媽都能當展示品,

也不是每個媽媽都想當那樣的媽媽。


💛有些媽媽,

只是想喘一口氣、睡一個整晚的覺、

讀完一本不是教養類的書,

這樣的媽媽是你喜歡的嗎?需要的嗎?


💛認真說,

這不是一本要你「感恩媽媽」的書。

它不幫媽媽平反,也不教育小孩,

但有很多細節值得深思。

例如媽媽不見時,家裡其實還是整齊的;

例如媽媽們被貼上「功能」標籤時,

沒人抗議;

例如,媽媽在二手店裡看書時,

臉上露出一種久違的鬆弛感,

像終於不用被誰期待了。


這本書把一個很重的主題,

處理得像遊戲,但遊戲結束後會發現,

自己站在一個說不太出話的位置。


💛媽媽,到底是什麼?


她不是全能,她也不是軟弱,

她的標配不應該永遠微笑,

也不是永遠存在的超人。

她是某個曾經活得很像你,

後來成為你依賴對象的人。

而她想不想繼續這個角色,

從來沒有被好好問過。


不是所有繪本都要讓人流淚,

有些繪本只是讓你停下想一想。

結局不一定重要,

重要的是你看見了什麼,

也許是你曾經的媽媽,

也許是你現在的自己。


💛如果你是媽媽,

這本書也許會讓你想起某些日子,

那些你默默想逃一小段路、

想多睡五分鐘、想做回自己的時候。

如果你是孩子,這本書可能會讓你發現,

媽媽不只是一個「一直都會在」的人;

她也會累,也會有想不說話的時候。

如果你是家裡的其他成員,

那就一起看看這本書吧,

這本書提醒我們,

有些人一直在,

久了,反而容易沒被看見。


💛有時候,一本繪本不會給你答案,

只是讓你發現,

原來有些存在我們不夠重視,

原來有些問題我們沒有問過。


💛願每個忙碌的媽媽能買點自由時間,

買點一個人獨處、沒人打擾、

安安靜靜、自在呼吸的時間。


《媽媽商店》

作者|潘家欣  

繪者|林廉恩

出版|聯經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檸檬的家
65會員
406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檸檬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5/07
🐙章魚有八隻手、三顆心、九個腦袋。 聽起來很扯,但如果注意媽媽的日常, 或許會明白,原來章魚還真是媽媽代表。 這本書從這個有點荒謬又真實的地方開始。 🐙封面上的她, 一身紫色、八手齊飛, 一邊烹飪、一邊熨衣服、一邊講電話, 還不忘幫自己補個腮紅。 她不是cos
Thumbnail
2025/05/07
🐙章魚有八隻手、三顆心、九個腦袋。 聽起來很扯,但如果注意媽媽的日常, 或許會明白,原來章魚還真是媽媽代表。 這本書從這個有點荒謬又真實的地方開始。 🐙封面上的她, 一身紫色、八手齊飛, 一邊烹飪、一邊熨衣服、一邊講電話, 還不忘幫自己補個腮紅。 她不是cos
Thumbnail
2025/05/06
終於來到part3, 一樣不多說廢話,請看: 🐱《愛說話的貓》(希望學) 從一聲輕喵開始, 寫下一段人與動物之間無需翻譯的默契。 來自西西的詩作, 畫家劉佩佩以極富質感的筆觸, 把貓的眼神與城市的空氣一同捕捉下來。 高樓、陽台、迴旋梯, 都是他們走過的風景, 也是我無比
Thumbnail
2025/05/06
終於來到part3, 一樣不多說廢話,請看: 🐱《愛說話的貓》(希望學) 從一聲輕喵開始, 寫下一段人與動物之間無需翻譯的默契。 來自西西的詩作, 畫家劉佩佩以極富質感的筆觸, 把貓的眼神與城市的空氣一同捕捉下來。 高樓、陽台、迴旋梯, 都是他們走過的風景, 也是我無比
Thumbnail
2025/05/05
今天依舊好書不斷, 所有力氣都用在寫文上面了, 就不囉唆了,請看: 🐱《啾啾的媽媽》(維京) 當壞脾氣的胖貓胖妮, 誤吞一顆雞蛋後「生」出一隻小雞, 想想故事會怎麼展開? 胖妮不是天生的媽媽, 但當啾啾發出第一聲「啾」時, 某種柔軟的感情悄悄萌芽⋯⋯ 白希那用黑白與
Thumbnail
2025/05/05
今天依舊好書不斷, 所有力氣都用在寫文上面了, 就不囉唆了,請看: 🐱《啾啾的媽媽》(維京) 當壞脾氣的胖貓胖妮, 誤吞一顆雞蛋後「生」出一隻小雞, 想想故事會怎麼展開? 胖妮不是天生的媽媽, 但當啾啾發出第一聲「啾」時, 某種柔軟的感情悄悄萌芽⋯⋯ 白希那用黑白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陣子在誠品書店,翻看近期的新書時,瞥見一個小男孩,拿著童書疊房子,本來想說他的父母就在他身旁,理應會制止或是替他保護那些書,但事實卻是,媽媽忙著跟朋友聊天,而爸爸則是忙著滑手機,就算看到孩子做這樣的事,他們依然無動於衷,也許是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也或許是他們並不在意。 由於當時的店員並不在這一
Thumbnail
前陣子在誠品書店,翻看近期的新書時,瞥見一個小男孩,拿著童書疊房子,本來想說他的父母就在他身旁,理應會制止或是替他保護那些書,但事實卻是,媽媽忙著跟朋友聊天,而爸爸則是忙著滑手機,就算看到孩子做這樣的事,他們依然無動於衷,也許是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也或許是他們並不在意。 由於當時的店員並不在這一
Thumbnail
童言童語,每個孩子思想不同,反應不同。
Thumbnail
童言童語,每個孩子思想不同,反應不同。
Thumbnail
店裏有兒童角,滿足不同年齡的讀者。
Thumbnail
店裏有兒童角,滿足不同年齡的讀者。
Thumbnail
資優生和班上排名倒數的男孩,是誰更孩子氣? (對白含有髒話)
Thumbnail
資優生和班上排名倒數的男孩,是誰更孩子氣? (對白含有髒話)
Thumbnail
描述與青春期孩子在購物、做家事時的趣事,也分享轉述別的親子相處方式,分享在書中瞭解到處理青春期叛逆的靈活態度。
Thumbnail
描述與青春期孩子在購物、做家事時的趣事,也分享轉述別的親子相處方式,分享在書中瞭解到處理青春期叛逆的靈活態度。
Thumbnail
媽媽頭頂購物籃,揹著寶寶,一起去逛市場。
Thumbnail
媽媽頭頂購物籃,揹著寶寶,一起去逛市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