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就會變快?超跑鞋效益真相揭曉
碳板超跑鞋原本只出現在奧運馬拉松選手腳下,如今卻悄悄出現在城市路跑、跑團活動中。不少品牌如 Nike、Adidas、Saucony 紛紛推出自家碳板鞋款,價格動輒新台幣 7,000 元以上,讓人好奇——這樣的鞋子真的能幫助一般跑者跑得更快?還是只是場高科技的行銷幻覺?本文從鞋款原理、使用體驗、效益與風險深入解析,幫助你理性決定是否要投資這雙話題性十足的超跑鞋。
超跑鞋是什麼?結構原理與科技差異
傳統跑鞋多使用 EVA 泡棉作為中底材料,提供基本緩衝。超跑鞋則使用 PEBA(一種更輕盈、有彈性的泡棉),搭配嵌入式碳纖維板,創造出強勁的能量回饋效果。
哈佛生物學教授 Daniel Lieberman 表示,PEBA 泡棉能暫時儲存落地時的能量,再協助跑者回彈。而碳纖維板主要作用並非「像彈簧一樣推進」,而是穩定泡棉結構並提供剛性推力點。超跑鞋實測
為了了解超跑鞋對一般人是否有效,美國知名網站 Wirecutter 團隊邀請多位不同程度的跑者,實測以下六款鞋款:
- Nike Vaporfly 3
- 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3
- Saucony Endorphin Pro 4
- Altra Vanish Carbon 2
- On Cloudboom Echo 3
- New Balance FuelCell SuperComp Elite v4
多數測試者表示,穿上超跑鞋後的步伐更輕盈、推進感更強,甚至在無意識下提高配速。以下為幾位編輯的實測心得:
- Julia Bush(Adidas Adizero Pro 3)
原本配速 9:40/mile,換穿後提升至 8:57,形容如同「踩在彈簧上」。 - Ben Frumin(Nike Vaporfly 3)
配速自然掉到 8 分以下,表示「鞋子讓奔跑變得簡單」。
實測 800 公尺也比平時快超過 10 秒。 - Ingrid Skjong(Altra Vanish 2)
稱鞋子能減輕轉換步頻的負擔,讓跑步「更有趣、更鬆」。 - Alexander Aciman(Saucony Endorphin Pro 4)
特別稱讚寬平台帶來穩定性,跑步過程「有如彈跳前進」。
是真的變快?還是心理作用?
儘管部分編輯明顯感受到配速提升,但也坦言這可能是「安慰劑效應」。穿新鞋自然會產生動力,讓跑步變得更積極。然而,即使只是心理影響,也足以讓許多跑者重新找回訓練的樂趣。
超跑鞋的風險與副作用
雖然鞋子讓人「跑起來更快」,但也帶來適應期與潛在傷害風險:
- 肌群負擔變化:部分跑者表示小腿變得特別緊繃,尤其在高強度訓練後。
- 步態穩定性降低:有編輯形容鞋子太彈、導致難以控制跑姿。
- 不適合日常使用:穿去超市反而感覺不穩、難以走路。
身體已有舊傷者(如小腿、髖關節問題),建議先諮詢醫師再嘗試。
超跑鞋適合你嗎?選購前需知道的事
物理治療教授 Matthew Klein 指出,這類鞋款的設計原理更適合「高速跑」而非慢跑。它們就像跑車,「不該拿來載菜」。超跑鞋適合用在比賽日、間歇課表、或是目標性強的訓練日。
Klein 也提醒,超跑鞋的效益會隨著使用次數遞減,身體逐漸適應後可能「效果鈍化」,更強調策略性穿著。
結論
超跑鞋確實能讓跑步變得更有趣、更快速,特別是在高強度訓練或賽事日,能帶來明顯的心理與身體推進感。不過,它們並非日常訓練的萬靈丹,也不一定是每位跑者的必備裝備。若你正為某個目標努力,且預算允許,碳板鞋值得一試;但若只是為了跟風,或希望一雙鞋就大幅改變成績,那麼結果可能會令人失望。選購前,請根據自身需求、能力與目標,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延伸閱讀
搶先評價 Asics Metaspeed Ray ,史上最輕碳板跑鞋
參考資料
Alexander Aciman. “Super Shoes Aren’t Just for Olympians. But Do Casual Runners Really Need Them?” Wirecutter. Aug 08, 2024. https://www.nytimes.com/wirecutter/reviews/carbon-plate-running-sh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