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源於三句話和一個瞬間。
適逢母親節,我一直在思考我該感謝我媽什麼,到底我生活中的哪個部分是讓我感到全然地幸福而不渴望任何其他可能性的,我想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身為獨生子女。
我覺得身為獨身子女是件好事的原因很複雜,長久以來應該也有不少人對於這個議題爭論不休。
有一個比較消極的理由,大概就是因為只有一個人,所以不管父母對你是好是壞,都沒有人做對照,不容易深陷在不幸福的親子關係中,就像人們對自己父母的收入不如郭台銘毫無感覺,卻會因為父母偏心其他手足,哪怕是多給對方一顆雞蛋、一隻雞腿而糾結半輩子。
還有一個最簡單的解釋大概就是可以獨享父母全部的資源吧,不會在人生中的任何一個瞬間聽到父母拒絕為你花錢的理由是「那哥哥/姊姊/弟弟/妹妹怎麼辦?」
那愛呢?
關於父母的財富、外貌、智慧,實在是有太多太多主觀的標準,有人覺得台大畢業的父母算高學歷,有人覺得哈佛畢業才算;有人覺得父母一個月賺20萬就很多了,有人覺得賺100萬才夠;有人覺得父母應該要長得像金城武、林志玲才能生小孩,有人覺得健康就好。
但是只有生幾個小孩這件事,是一翻兩瞪眼的,是富貴與貧窮的家庭之間,差距最小的一項。
我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篇文章,講述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子女與保母之間的關係,眾所周知澳門賭王有多達四房太太,子女更是眾多,而他的每個小孩都有自己專屬的保姆,並且每個人和保姆的關係都非常非常好,會邀請他們見證自己的人生大事,甚至會為他們養老送終。
四房太太梁安琪的女兒何超盈,就曾在接受主持人魯豫的採訪時被問道:「你最愛的人是誰?」,他回答:「是珍姐,一定是她」,魯豫又問:「你這麼說你爸媽不會傷心嗎?」
我到現在都還深刻地記得他最後的回答—
「因為他們有不同的小孩子,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可是我的珍姐只有我一個。」
還有一個中國女主持人叫李湘,他因為早年主持國民度極高的綜藝節目以及投資房地產成功,累積了非常雄厚的財富,他非常用心地照顧、呵護唯一的女兒,什麼都給他最好的,有錢還有愛。
我就曾看過一篇文章將她們母女和賭王一家做對比,寫下了這句話—
「媽媽有錢,你就是唯一的公主,爸爸有錢,你會有很多的兄弟姐妹」
因為有錢的媽媽通常都沒時間生除了你以外的小孩,嗯,我無法認同更多了。
寫著寫著我又想起一個我媽跟我講過的故事,在我年紀還小,他也還在做業務相關工作的時候,曾經拜訪一位老太太,當時還年輕,在閒聊的過程中,老太太問他怎麼不再多生幾個小孩,我媽說他覺得一個就夠了,沒想到老太太竟然指著他說:「我以後絕對不會讓兒子娶獨生女!這樣雙方父母同時生病的話怎麼辦?她不就必須回家照顧自己的父母嗎?就是你!就是有你這種人!」
我媽說他那天回家崩潰大哭,但我聽了沒什麼感覺—果然母女大多是互補的,我只是很疑惑他怎麼沒當場掐死老太婆?
一直以來我都是不婚不生主義者,不過我還是會思考生育這件事,覺得如果要生小孩的話,至少要等到自己有能力坐上私人飛機,並且只要一個,畢竟人是善變的,說不定哪天我會希望自己有除了獨身老富婆以外的結局。
我聽過關於生育最好的叩問是—
「為什麼大家都是因為害怕孤獨終老,而混混沌沌地生了孩子?為什麼沒有人是因為覺得自己過得很幸福而決定要生下孩子,和自己一起幸福地生活著?」
前幾天我在一邊曬衣服一邊思考要不要寫母親節卡片的時候,這兩個問題又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裡,一瞬間我突然想通了。
我之所以會希望自己只有一個孩子的原因,和財富、精力遠遠無關,而是因為我就是這樣長大的,而這讓我感到很幸福,是我人生中不曾有一丁點嚮往其他可能性部分,因為很幸福,所以我希望如果未來我有孩子的話,他能和我享有同樣的幸福。
我飛快地把剩下的衣服曬完,撕下一張草稿紙,用彩色筆寫了簡短的兩句話,附上在我送我媽的禮物裡面—
「謝謝你只生我一個小孩,母親節快樂。」
我不知道那個老太婆的兒子最後到底有沒有娶到老婆,又或許在當時他就已經成家了吧,無所謂。
我想跟他說的是——現在的女人已經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當年那個被你指著鼻子罵的女人,因為只有一個小孩,比其他女人多了不少時間與空間發展自己的事業,現在成為了一間眼鏡店的老闆,有一天他也會變成老太婆,但一定是和你很不一樣的老太婆。
無論在什麼時空下,他女兒和你兒子都不會是同一個世界的人,收起你的擔心吧。
以上純屬是我個人生活經驗的總結與分享,無關對錯,寫這篇文章也並非要褒貶任何人,大家隨意看看就好。
我身邊也有許多在多孩家庭成長的朋友,他們都是非常非常棒的人,有著我這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的美好特質,我很幸運可以認識他們。
最後,祝所有願意生小孩的女人母親節快樂,在還不算漫長的人生中,我想像不到任何比你們更勇敢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