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比干在挖出心臟後,是一言不發的飛奔離開王宮。見到這狀況,黃飛虎擔心比干會有事,於是他叫上黃明、周紀趕緊跟上去看看。兩人一路尾隨比干,但只見這比干騎著快馬一路奔馳。眼看他就快要回到家了。然而這時,他卻突然在路邊遇到了一位賣菜的大嬸。只見這賣菜的大嬸高喊著,賣菜,賣無心菜,無心菜,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空心菜。聽到這,比干停下馬來問她說,這位大娘,你在賣無心菜?大嬸回答他說,是啊!比干接著再問,這菜無心可以活,那要是人無心呢?說道這,這大嬸冷冷的看了比干一眼。然後回答他說,人無心,立刻會死。 聽到這,比干才想起自己已經沒有心了。當下,他胸口湧出大量的鮮血倒地而亡。這隨後趕上來的周紀、黃明被這畫面給嚇了一大跳,這到底怎麼一回事?眼見比干身亡,兩人趕緊回去向黃飛虎報告,並說明他們看到比干的屍體。而當中,比干的心臟已經被挖空一事。聽到這,眾大臣們這時才知道,原來不是假新聞。比干,真的被剖心而死。只是不知道,剛剛比干他那段還能獨自騎馬出城的舉動,到底是出自於什麼樣原因。
聽到這,這一旁的大臣夏招忍不住了,他直接衝去鹿台。紂王一看,咦~夏招,大膽,你見到我為什麼不跪拜?還有,我沒傳你,你進來做什麼?夏招回答紂王說,我今天是來除掉你這無端殺掉自己叔叔的昏君的。說完,他拔劍向前。然而,就像我們前面說過的,紂王本身的武功不差。夏招,哪有這麼容易就刺殺紂王。只見紂王一個閃身之後,大叫,殿前武士給我將這叛徒拿下。夏招一看,他不是這些武士的對手,所以,他從鹿台上往下一跳。而他的一條靈魂,也已經準備好了要前往將後的封神台報到,成為將後封神榜上的月德星。雖然比干、夏招接連過世。然而,眾大臣們也只是敢怒不敢言。最後在經過討論,做出了死者為大,要先安葬比干的決定之後。這場比干剖心的事件,看似暫時的落幕。不過就在比干喪禮完畢,正準備出城安葬的同時,這傳遞消息的士兵回到朝歌城報告,報~聞太師凱旋歸國。大家一聽,太好了!這能治住紂王的聞太師終於回來了。
由於聞太師班師一事,事出突然,所以前往替比干送葬的文武百官,只能先將比干的靈柩先安置在一旁並上前去迎接聞太師。只見聞太師領著一幫將士,並騎著他那一頭墨麒麟來到北門。到了城門口時,聞太師一眼就發現了一旁有一只靈柩。他想...今天是我班師回朝之日,怎麼會有靈柩停在北門?所以,他開口便問,這究竟是何人的靈柩?一旁的大臣回答他說,稟太師,此靈柩內裝著是亞相比干。聞太師一聽,他大吃一驚,怎麼回事?比干怎麼就死了?一旁的大臣不趕多言,而這聞太師這時也發現了現場的氣氛有些不對。他想...算了,我先進城,進城之後應該一切就會有答案了。進城之後,遠遠地印入他眼簾的是這高聳的鹿台,這讓聞太師心中的疑問又增添了幾分。他想...大王難道沒聽我的話,好好治理國政?不久之後,聞太師在進城見到大臣們後,他向大家寒暄問並問到,這些年大家都還好嗎?但還想到,這率先回答他這話的黃飛虎,竟然直接回答他說,不好。東、南兩地諸侯叛變,這都有給太師您送信過去,您應該是知道的。聽到這,聞太師點了點頭。是的,只是這北海的叛軍不容易對付。所以,我一直無法趕回來。不過還好,有老天的幫忙,這北海已經平定。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專心地來對付這東、南兩地的問題。這時他話鋒一轉的說,喔對了! 這邊不方便談事情。我看我們還是到大殿上,我再跟大王及各位說明吧!
進到大殿之後,聞太師一看,有沒有這麼誇張,怎麼大王的辦公桌上都是灰塵,這是多久沒有上朝了。還有這一旁的這根銅柱是怎麼回事? 聽到聞太師的問話,這負責值班的官員跟聞太師說,這銅柱是個刑具,名為炮烙。接著,他向聞太師簡短的介紹了一下這刑具的使用方式。聞太師一聽,憤怒的大喊一聲,亂來。接著,他開啟了他額頭上,兩眉中心的第三隻眼。只見他天眼一開,白光噴射。然後他跟值班的官員說,替我擊鼓,請大王上朝聽政。聽到這,這文武百官大家心中一起叫好,太好了,商朝有救了。
咚咚咚咚,紂王一聽,這又是誰在那邊擊鼓要我上朝啊?下面的人告訴紂王,稟大王,聞太師今天班師回朝了。紂王一聽,聞太師,他的心頭馬上就像壓上了一塊大石頭。他跟下面的人說,喔!好!知道了。趕緊準備一下,我要上朝。上朝之後,紂王先是將太師您辛苦了這些之類的場面話,拿出來想要搪塞聞太師,然而,聞太師可沒打算讓你呼弄。他跟紂王說,大王,我在北海剿滅叛亂時,聽到朝中混亂,東、南兩路400諸侯起兵造反,我可是日夜擔心。不過還好,現在老臣終於回來能見到您的面了,那我就當面問了,請問大王,這些事是不是都是真的?哇塞~這麼猛,當紂王是小孩子來訓喔。是,之前我們說過,對紂王來說,這聞太師的地位跟他老爸差不多。所以,他用這麼不客氣的像老爸對兒子問話的方式來對紂王說話,剛好而已。紂王一聽,他回答聞太師說,這姜桓楚謀逆想要弒君,鄂崇禹當殿詆毀我,所以被我殺了。只是沒想到,他們的孩子不遵守國法,竟然起兵造反。這幫人,真是可惡透頂。聞太師一聽,他接著問紂王說,大王,您說姜桓楚謀逆想要弒君,鄂崇禹當殿詆您。請問,可有人證?嗯…好問題,這些總不能說…你感覺吧!被聞太師這麼一問的紂王,他竟然一時之間回答不出來。接著,聞太師繼續說,大王,怎麼這件事,我聽到的跟你剛剛說的並不一樣。因為我聽到的是,您縱情酒色,濫殺勸諫您的忠臣。其他不說,就說旁邊這跟銅柱,我請問您,這是什麼東西?拿來做什麼用的?紂王回答聞太師說,欸…那個東西叫做炮烙,是專門對付那些污辱我的大臣所使用的。
聽到紂王的說明,聞太師回答到,是...吼...,那我再請問,我一回到朝歌城時。看到王宮方向有一座高聳的樓台,這樓台又是做什麼用的呢?紂王回答他說,欸…這樓台叫鹿台,你知道...這夏天越來越熱了,我做這鹿台是要來避暑,並且可以眺望遠方,隨時注意朝歌城附近的狀況...嗯…對,就是這樣。聽到這,聞太師實在再也聽不下去紂王在那邊鬼扯了。所以他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跟紂王說。大王,光看這兩件,我就已經知道您不聽忠言,根本沒將治國這件事放在心上了。現在各地烽火頻傳,您卻大興土木,您難道不知道,大臣跟人民就像您的四肢。您對他們不好,就像人四肢殘缺,那您還能正常行動嗎?好了,我們今天就先到這,我會回去想想這後續該怎麼處理。再來告訴您,您就先回宮,我們改天再談。聽到聞太師這麼一說,紂王只能像隻乖巧的小貓退回宮中,不敢多說什麼。哇~果然,聞太師說話很有分量。見到紂王離開之後,聞太師轉身跟眾大臣說,請大家先不要回家,都一起先到我的官邸。我等等還有事,想跟大家請教討論。
一行人來到太師府,並在聞太師請眾人入座之後,聞太師接著跟大家說,我就直說了,大王顛倒朝政,我們得趕緊將這脫軌的國政給導正回來。不過,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所以我希望各位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在我不在的這段期間,朝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還有,大家對將後的國政有沒有對策?這大夫孫容一聽,他跟聞太師說,太師,若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恐怕事情說不清。我看,這件事就先讓武成王來報告始末,若有遺漏,我們大家再來補充,您說呢?聞太師一聽,這建議好,那麼武成王,你可以將你的所見所聞一一向大家說明嗎?聽到這,黃飛虎立即上前將聞太師離開朝歌後,紂王如何,迎娶妲己,虐死王后,追殺兒子,造炮烙、蠆盆、酒池肉林,並濫殺大臣以及大興土木興建鹿台等事,一一向在場的大臣們敘說一遍。他告訴聞太師,紂王除了囚禁西伯侯,還殺了,杜元銑、梅伯等一幫大臣。最離譜的是,前一陣子,聽說妲己換了怪病,竟然要亞相比干剖心給妲己做羹湯來治病。結果,就是剛剛聞太師在城門看到的,比干已經死了。聽完黃飛虎的話之後,聞太師的拳頭都硬了。有沒有搞錯?這大王的行為怎麼會這麼的離譜。接著他說,唉...這都怪我,要不是北海戰事拖延了這麼久,也不至於讓大王可以如此誤國。今天在這要我聞仲要麻煩大家聽我一句話,你們先回去,給我三天。三天之後,我會上殿提出治國的策略,請大家稍安勿躁。
大臣們一聽,有聞太師出頭,這商朝應該是有救了。所以大家二話不說,各自回府,靜待三天。送走了大臣們之後,聞太師告訴下面的人說,傳下去,我這三天之內不見客,也不處理公文。我得好好想想,要怎麼梳理梳理這紊亂的朝政。三天之後,聞太師在眾大臣的期盼之下,帶著他寫好的奏章,前來見這紂王。一打開,就是洋洋灑灑的十條諫言。
1.拆掉鹿台,以安民心,不致將後發生變亂。
2.廢掉炮烙,使諫官敢忠言直諫。
3.將蠆盆給填平,這樣宮中才能安定。
4.去掉酒池、肉林,以免諸侯非議。
5.貶妲己,重新立一個正宮王后,免得她蠱惑大王。
6.殺了費仲、尤渾兩個佞臣,這樣這些小人就不敢接近大王。
7.開糧倉賑濟災民。
8.遣使招安東南兩路諸侯。
9.尋訪賢人,讓大家不要懷疑大王重新振作的決心。
10.廣納諫言,接受大家對朝政的批評。
以上,就是聞太師苦思三天的整理朝政的良策。哇~真的假的,要貶妲己、殺費仲、尤渾 這紂王下得了手嗎?另外,這鹿台真的要拆嗎?這不是又要花一堆人力。沒錯,紂王在看完之後,他也是這麼想的。他跟聞太師說,這鹿台,好不容易建好,拆了可惜。另外,妲己也沒做錯事,若將她貶了,並不合適。至於,這費仲、尤渾,兩人並沒有犯什麼大錯,若就這樣殺了,好像也不對。所以,除了這三點我再找時間跟您討論外,其他七點,我都准了太師你所奏,你看怎麼樣?聽到這,聞太師告訴紂王說,大王,這鹿台是民怨聚積的地方,你一天不拆,讓大家看到它,就會讓人民想起你之前做的錯事。而蘇后,光是她建議您造炮烙、設蠆盆的行為,就足以將她給廢了。至於費仲、尤渾這兩位小人,您若不除,朝政不會清明。大王,您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小事,而不去處理。聽完,你覺得紂王,會照辦嗎?雖然,紂王不敢反駁聞太師。不過,在這三件事上,他卻是很堅持。所以,聞太師開始跟他說起道理,一定要他務必執行。就在此時,一旁不長眼的費仲,竟然站出來插話。聞太師一看,我跟大王在說理,你是哪位?敢來打岔。費仲一聽,他回答聞太師說,我就是費仲。嗯…有種,沒看到紂王都不敢跟聞太師大聲說話嗎?沒想到,費仲竟然敢站上前來。也是,要是紂王准了,他就死定了,反正橫豎都是一死,所以他怎樣也要拚一拚。
費仲跟聞太師說,太師,哪有像你這種幾乎就是拿著大王的手逼他批准奏章的做法。您這做法已有失臣子的禮儀。另外,您參王后一本,又逼大王殺無辜的臣子,您這做法不但不符合一位做臣子應該有的行為,也不合法。聞太師一聽,他憤怒的天眼大開,接著,他一拳過去。當場將這費仲打得鼻青臉腫,一旁的尤渾一看,他也大叫的說,大王,聞太師當殿毆打大臣。這…等於是出手打您啊,聽到這話,聞太師回頭問。你又是誰?尤渾回答他說,我就是尤渾。原來你就是尤渾,聞太師笑著說到。說完,他補一掌過去,將這尤渾也打飛了出去。接下來,他大喝一聲,來呀!將這兩人拖到午門外給處決了。眼看這殿前武士,已經上前捉拿費仲、尤渾兩人。但,紂王卻遲遲不肯下令殺了他們。雖然聞太師再三勸說,但,紂王卻也再三婉拒。看著這狀況,聞太師心想,我雖是好意直言諫君。但,也不能不給大王台階下吧!要不,他以後要怎麼治理天下。所以最後他同意的紂王的說法,把拆鹿台、廢妲己、殺費仲、尤渾這三件事找時間再做討論。就這樣,這一場驚心動魄的聞太師十諫紂王,在此暫時落幕。
那,既然有聞太師坐鎮朝中,這些人應該無法做亂了吧!是,但聞太師沒想到的是,他回來朝歌城都還沒安頓好,這東海的平靈王也起兵造反了。由於事出緊急,聞太師趕緊找來鎮國武成王黃飛虎,跟他討論,這次該由誰領兵去平亂。黃飛虎回答他,由他自己或是聞太師去都行。聞太師想,不行,現在東南兩處諸侯叛亂,若對東海平靈王的戰事延宕,將危及我商朝的安危。看樣子,還是得由我親自走一趟,速戰速決才行。於是,他告訴黃飛虎說,武成王,我看這樣吧!這趟,還是由我領20萬人出征。至於朝中,由於我剛剛才整頓過,應該亂不到哪。所以我想交給你照顧,你看怎麼樣?就這樣,兩人商議好後,隔天早朝,聞太師將東海平靈王叛亂的消息報告給紂王。紂王在聽完之後他問聞太師說,太師,那你建議要如何處理呢?聞太師回答紂王說,大王,臣已與武成王討論過,這件事還是由我去處理!至於我們上次說還要商量的那三件事,就等我回來再處理吧。大王,您一定要以社稷為重知道嗎?紂王一聽,他心裡想,嘿嘿,你要親征,那太好了。於是,他點頭如搗蒜的跟聞太師說,太師你放心。我一定會以社稷為重,平靈王那邊,就有勞你費心了。就這樣,聞太師再次領軍出征東海。
臨行前,聞太師將紂王賜給他的酒,交給了黃飛虎,並請他喝下。黃飛虎一看,這怎麼行,這是大王賜給您的酒。聞太師說,沒事,你就喝吧!我想跟你說,我這一出門後,朝中就沒有說話夠分量的重臣了。所以,勸諫大王的責任,就要落在你的身上,大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要麻煩你一定要指正他,千萬不要因為害怕而不說。這樣,就不算是愛護君王的臣子了。接著,聞太師轉頭看著紂王說,大王,我還是那句話,請您務必以社稷為重,並且一定要聽取底下臣子們的勸諫。這趟過去,我慢則一年,快則半年,總之我會盡快回來。說完,聞太師啟程,前往討伐東海平靈王的叛變。
隨著聞太師的再度離開,這朝歌城內將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這紂王真的會聽聞太師的話,好好治國嗎?
這故事會如何的發展呢?
我們要到下次,才能跟各位說囉!
★想用聽的…可以直接點選此連結,去我的Podcast or YouTube 頻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