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鬧不會讓日子變成你想要的模樣,而是消耗彼此的能量與感情。
佛家談及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安忍(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無論字面上是否拗口難懂,但它其實就在生活中,可隨時實踐。
人心應該是敏銳的,但會被日常瑣事所干擾,導致學習陷入誤區,存在不容易改變的「慣性」。
因此,每個人都有一生必修的課題,無須將他人的課題放到自己的身上痛苦,課題分割很重要,將雜念與妄念做適當地清理,那是智慧的起源。
順帶一提的是,近日孫儷有新戲,我才知道他有抄寫《心經》的習慣,看著她的隸書井井有條、自成一方框,表現出她的性格內斂、柔中帶剛的質地。
雖然我也買了一本《心經》抄寫,但實在靜不下來,自己改由讀相關的書籍,明白心經的要旨,明白來人生一趟的學習。
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種,選擇你可以接受的、做得長久的,重要的是,不要堅持自己的道理,因為放下自己,也能放過別人。
就如瑜珈老師提到她近日種菜的修行體悟:「我關掉了收音機裡的川普,世界再亂,我都有我的小白菜。」種菜是種日常,在日常裡修行正好。
昨日繼續聽著在耳機裡的嗡嗡歌聲,想起成長小事,或許招人忌妒是從沒想過的成熟歷程。
但跌跌撞撞也摸索出一條路來,
必須感謝父母給一個安全成長的環境,也感謝自己賣力地跑著,
直到把那些閒言閒語甩得遠遠的,聽不清,也不須再看見。
昨日所執,明日所夢,都是一時半刻。
一定要切記,好好過著當下才是重要。

孫儷寫的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