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辣劑」是個什麼東東?

更新私密發佈閱讀 4 分鐘

辣椒為何會讓我們感覺辣?大多數人會說:因為它含有辣椒素類化合物,如辣椒素(capsaicin)和二氫辣椒素(dihydrocapsaicin)。這些化合物能啟動 TRPV1 痛覺受器,給我們帶來熱辣(其實是痛)的感覺。那就是為什麼,辣不被歸類在「味覺」裡!


但是……為什麼有的辣椒比較辣、有的辣椒不怎麼辣呢?很多人可能會說:那是因為辣椒素的含量不同!但是,因為現在測量辣椒辣度的方法,是透過使用儀器(HPLC)來測量辣椒素類化合物的含量而非使用感官測量,於是就有人發現:為何有些辣椒的辣椒素類化合物含量相同,但是其中一種第一口就辣爆了,另一種卻只是微辣?


這個現象,就是科學家們想要解開的秘密。


科學家們認為,含有相同量的辣椒素類化合物,為什麼吃起來辣度不一樣,很可能是因為比較不辣的辣椒中還含一些能「抗辣」的成分,因此可以降低我們感受到的辣度!


為了找出這種天然「抗辣劑」,研究團隊分析了 10 種不同品系/種的辣椒,包括 C. annuum(如 Arbol)、C. frutescensC. baccatumC. chinense(如 Fatalii)等。


然後,他們將相同濃度辣椒素(50 mg/L,約 800 SHU)的辣椒素和二氫辣椒素溶液(以番茄汁來稀釋辣椒水溶液),透過10個經過訓練的人(後來有一個因為表現不穩定所以不再參與)進行8分鐘的「時間強度感官分析」,為這10種辣椒溶液的辣度做評分。


結果他們發現,有五個化合物和辣感強度有顯著負相關,它們在微辣的辣椒裡含量高,強辣的辣椒裡含量低。


進一步的測試實驗,剔除了其中兩種,留下三種能顯著降低辣感的化合物。它們是哪些呢?


1. Roseoside

    一種萜類配糖體,它在感官實驗中降辣效果最明顯。研究團隊發現,它平均降低辣度最多(−1.2 分),即使將感官誤差考慮進去以後,還是最強的「抗辣劑」。


2. Capsianoside I

    主要存在於 C. annuum 種群 (Arbol, Serrano),在強辣的品種中完全沒有測到。


3. Gingerglycolipid A

    來源可能與薑類物質相關,在先前的研究中(老鼠實驗)已經發現它可作用於TRPV1。


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化合物它們自己不會辣,卻會讓辣椒素的辣感降低。值得注意的是,三者合併使用時並無「加乘效果」,表示它們可能共享或競爭同一作用機制(如作用在TRPV1 結合位點)。由於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Gingerglycolipid A可以作用在TRPV1上,這個發現意味著其他兩者可能也是作用在TRPV1。


這個發現非常有趣,對於香料學和感覺科學來說,是很重要的突破。透過這個研究,我們知道感覺有時候並不是只來自於目標化合物(如辣椒素)的貢獻而已,其他的化合物也可能會發生影響。


發現了「反辣」機制,對於辣椒在食品科技與疾病治療的應用上,都很重要。


如果你也是熱愛辣椒的人類,或是想多瞭解瞭解感覺的身體機制,這項研究是個超好的起點喔!


參考文獻:

Borcherding, J., Tello, E., & Peterson, D. G. (2025). Identification of chili pepper compounds that suppress pungency percep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5c0144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96會員
1.0K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