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夏為何持續賣出?終結低利率開啟中性利率新時代!川普做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波克夏增加現金持續賣出金融股

世界對風險報酬的態度悄悄轉變

〈美股13F報告〉波克夏Q1操作:加碼酒業股、減持銀行股 美股低迷未見大舉進場

波克夏第 1 季清空了花旗集團 (C-US) 的持股,還減持了其他金融機構的持股,包括將第一資本 (COF-US) 持股減少 4%,而長期持有的美國銀行(BAC-US) 持股也減少 7%。波克夏從去年 7 月開始出售美銀持股,波克夏目前持有美銀 8.3% 股權,不再是美銀的最大股東。

增持星座集團 (Constellation Brands)(STZ-US)、天狼星衛星廣播 (Sirius XM)(SIRI-US)、西方石油 (Occidental Petroleum)(OXY-US)

巴菲特近年不願進行大規模併購,而是一直提高現金水位,之前曾大砍蘋果 (AAPL-US)持股,但第 1 季並未有這類舉動。

波克夏在第 1 季期間買進 31.8 億美元股票、賣出 46.8 億美元股票,是連續第 10 季淨賣出股票。

巴菲特為何連續賣出銀行股?

短債利率高達4.5%

短債利率高達4.5%

現金買入固定收益

  • 短期公債殖利率已經回到4.5%,和其他資產相比公債有固定收益又不會違約
  • 公債若進一步下跌,殖利率更進一步上升,債券越有吸引力
  • 現金直接部署公債等於沒有下檔損失,美國政府兜底
  • 上檔利益可能更進一步上升

銀行在低利率時期可以以短支長資產錯配

  • 銀行以極低利率收取存款投資長天期公債
  • 長天期公債對利率非常敏感
  • 以3個月短期公債為基準長天期公債價格會急速下滑
  • 銀行有潛在債券未實現損失
  • 昔日因低利差而追逐投資的銀行商業模式開始轉變
違約率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新高

違約率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新高

未來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 川普那麼瘋,錢都貸出去了,無法預料哪間企業不會被關稅砍刀
  • 資金緊縮放貸嚴格,企業有倒閉風險,銀行作風開始轉趨保守
  • 通貨膨漲和房價高漲,消費疲軟,個人信用違約率有上升可能
  • 違約率若持續上升,經濟將步入衰退
  • 低利率時期投資反轉造成虧損,完全抵銷銀行因高利率的儲貸利多

40年低利率的反轉

低利率就像機場自動人行道

諸位知道低利率環境其實已經多久了嗎?不是2008年開始的14年,是1980年代開始的40年,猶如溫水煮煮青蛙一切都悄悄地變了。

霍華馬克思在備忘錄曾分享過低利率就像機場自動人行道,即使你不用走動也能更快速的前進,若在上面行走(槓桿)你將比其他人更能享受資產上漲的福利。

雖然所有人都能搭乘這部快速電梯,但是貧富差距不會縮小,只會愈來愈大,原來持有金融資產的人資產倍速膨脹後,輕鬆就能貸出更多的錢,併購更多的資產,蠶食鯨吞貧者的資產。

raw-image

伏爾克之後:進入「低利率新常態」

自1980年代初以來,我們實際上正處於一個長達四十年的「長期降息循環」之中。從美國聯準會主席保羅·伏爾克(Paul Volcker)在1980年代初期用極高利率壓制通膨開始,全球金融市場迎來了一段長期、穩定而緩慢的利率下行趨勢。這個趨勢不僅重塑了資本市場,也深刻地影響了銀行體系的風險結構。

1981年,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曾高達15%以上,而聯邦基金利率一度突破20%。但此後,隨著通膨趨緩、全球化深化,以及央行貨幣政策日益偏向「寬鬆導向」,名目與實質利率長期呈現下降趨勢。

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零利率」與「量化寬鬆」幾乎成為全球主要央行的標準政策工具。這段長達十多年的極低利率環境,重塑了銀行的經營模式、資產負債表結構,以及風險假設。

投資人忽略風險,重塑風險溢酬態度

由於利率愈來愈低,無風險公債報酬率就會下降,以此為定價基準的所有金融資產,包含債券、股票、基金、私募股權、房地產報酬率都會同步下滑,因此想要得到相同報酬者必須承擔更多風險,漸漸地原來的投資標的無法滿足原來的投資者。

名目利率接近0%因此也沒有人想要存錢,透過低利率貸款進行槓桿交易,手頭的現金就多到淹腳目,這筆錢灌進金融資產中馬上能產生好幾倍的報酬,誰還在跟你存銀行。

於是看到別人賺錢的投資人也相繼貸款進行投資,把賺到的投資再開一次槓桿再投資,如此循環,讓整個金融資產名目價格上漲,形成今日泡沫。

  • 利率讓報酬降低
  • 尋找更高報酬的標的更為困難
  • 過多的資金讓金融資產名目價格上漲
  • 投資人開始忘記要求風險溢酬
  • 意味承擔更多的風險卻獲得更少的報酬
  • 風險來自過度的槓桿
  • 波動+杠杆 =隱患
  • 泡沫或崩盤與其說是一種量化計算,不如說是一種心理狀態

擅自遺忘歷史和隨性重塑記憶是人類的天性,已經沒有人記得高利率時代的世界是怎樣的環境,如今要65歲以上的投資者才有機會經驗那完整的歷史,這格式帶的我們無法想像利率上升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大概只有老練的投資者如索羅斯、霍華馬克思、華倫巴菲特等人見過世面,而其他專業投資人大多也已經退休了吧。

raw-image

長期低利率的「副作用」:銀行體系的脆弱性

銀行是典型的「期限錯配」機構:吸收短期存款、放出長期貸款。在利率穩定或下行的環境中,這種模式不但安全,還可能帶來穩定獲利。然而在極低利率時代,銀行為了追求收益,只能將更多資金配置到長天期資產,如國債、抵押擔保證券(MBS)等。

問題在於——這些部位雖然當下看來穩定,但在利率急速上升時,將產生巨大的「未實現損失」,進而侵蝕資本結構。2023年美國矽谷銀行(SVB)與其他地區銀行的倒閉,即是這種風險的真實呈現。

錯誤的預期:市場過度信賴「永遠低利率」

這四十年來,金融市場習慣了「每一次經濟放緩,央行都會救市」的邏輯。當這樣的預期成為市場共識時,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投資人,對利率風險的防備都逐漸鬆懈。換句話說:長期的低利率麻痺了風險意識。

然而,自2022年以來,美國聯準會為對抗飆升的通膨,不得不迅速升息。利率從0.25%一口氣升至5%以上,打破了市場對「低利率長存」的幻想,也揭開了銀行體系內部潛藏已久的風險。

通膨下不來,更有可能的是開啟全新的中性利率時代

Fed主席鮑爾:未來通膨將劇烈變動 供給面震撼將更頻繁且持久

「反映通膨未來通膨的變動可能比2010年代後金融海嘯時期更為劇烈。我們可能進入一段供給面震撼更能更頻繁發生且持續更久的時期,對經濟與各國央行都是艱鉅挑戰」
raw-image

川普做了什麼

穆迪降評 美痛失3A榮譽 三大信評機構都不再給頂級評等

川普轟Walmart拿關稅藉口漲價!嗆「應與中國喬好由誰吞下關稅」

美國計畫對非公民海外匯款課徵5%消費稅

從4月的態度來看,川普只在乎政府必須負責的美債,準確的來說是美國債務,美國的財政雖然最後都有聯準會兜底,但是川普不希望損及美國信用,資本市場只要嗅到一點「債務違約」的味道,所有資產都會一聲下跌,這是川普不可能讓他發生的。

事實上川普知道自己任期只有4年並沒有太多時間,所以即便他的政策互相矛盾,他還是相信美國的力量以及他的談判技巧,過程也許顛簸,但夢想不是不可實現。

於是他目前做了很多:

  • 希望降低通膨
  • 已經拉攏中東順利讓油價下跌
  • 解決海運港口停泊費用、貿易航路堵塞等問題
  • 終結戰爭,介入重建商機
  • 對嗆聯準會要求降息
  • 施壓民間企業短暫吸收關稅成本
  • 施壓主要科技大廠重建供應鏈製造地
  • 希望讓美元稍微弱勢
  • 對等關稅談判
  • 半導體關稅和供應鏈重塑
  • 到處賣晶片、賣武器、賣飛機

不管過程起伏多大,川普要的是低通膨、稍低的美元、多出口、低利率、低成本新融資政府債務,最大的威脅就是聯準不會降息,更有可能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會維持中性利率,這讓川普對美債問題相當頭疼,對壓低通膨這件事可以看到他非常積極,甚至不行就直接點名公司直接吸收成本。

結論

總之預測宏觀經濟不會給我們帶來報酬,持續關注現況的發展,比押注未來政策走向更有幫助,重點我們要重拾對風險的關注,只做有足夠風險溢酬的投資。


感謝你閱讀我的文章,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或按下喜歡,讓我記住你! 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支持我: 🥮【$299 Dear moon 電子謝卡】🌕 在此雙手奉上滿滿的感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鬥士論金融
215會員
17內容數
渴望自由的靈魂鬥士。這世界充滿隨機性,若能被幸運眷顧,能擁有人生短暫的高光時刻,想過像無尾熊般生活的小小財經作者。
自由鬥士論金融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美元霸權的真正關鍵在於全球資金流動和信心建立,而非僅僅是美元指數或美國利率。文章深入探討了美元再循環機制、特里芬困境、川普時代的政策衝擊以及美債等因素,分析了美元霸權的穩定性和潛在風險,並以臺幣升值為例說明匯率預期和恐懼的自我實現效應。
Thumbnail
2025/05/05
美元霸權的真正關鍵在於全球資金流動和信心建立,而非僅僅是美元指數或美國利率。文章深入探討了美元再循環機制、特里芬困境、川普時代的政策衝擊以及美債等因素,分析了美元霸權的穩定性和潛在風險,並以臺幣升值為例說明匯率預期和恐懼的自我實現效應。
Thumbnail
2025/04/25
聯準會降息機率升高,美元走弱,有利於大成鋼等出口導向企業。大成鋼為美國最大不鏽鋼和鋁捲通路商,市佔率高達60%,擁有強大的議價能力,可將關稅轉嫁給下游廠商。此外,美國基礎建設重建商機,也將利大成鋼營收成長。
Thumbnail
2025/04/25
聯準會降息機率升高,美元走弱,有利於大成鋼等出口導向企業。大成鋼為美國最大不鏽鋼和鋁捲通路商,市佔率高達60%,擁有強大的議價能力,可將關稅轉嫁給下游廠商。此外,美國基礎建設重建商機,也將利大成鋼營收成長。
Thumbnail
2025/04/23
許多投資者尋求簡單的解決方案來應對複雜的金融問題,但這種方法可能很危險。本文探討了這種陷阱,並強調了多元思維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成為「專家」或騙子操控的對象。
Thumbnail
2025/04/23
許多投資者尋求簡單的解決方案來應對複雜的金融問題,但這種方法可能很危險。本文探討了這種陷阱,並強調了多元思維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成為「專家」或騙子操控的對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日,巴菲特再次「出手」引起市場的注意。這主要是因為,波克夏在短短幾天內,一邊在美股市場增持了256.55萬股西方石油普通股,一邊又在港股市場以每股平均價格230.46港元,減持了134.75萬股比亞迪股份,合計套現3.11億港元。 「一增一減」之間無疑為當前變幻莫測的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思考。
Thumbnail
近日,巴菲特再次「出手」引起市場的注意。這主要是因為,波克夏在短短幾天內,一邊在美股市場增持了256.55萬股西方石油普通股,一邊又在港股市場以每股平均價格230.46港元,減持了134.75萬股比亞迪股份,合計套現3.11億港元。 「一增一減」之間無疑為當前變幻莫測的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思考。
Thumbnail
波克夏現金水位高是看空全球股市後市嗎?~查理▪︎蒙格:「如果人們不經常犯錯,我們就不會那麼富有。」 巴菲特動見觀瞻,其實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國際投行,想利用其名聲特定炒作 現金佔整體資產的比例約為15.7%,相較於今年均值15.5%並未明顯偏高。 因此手頭現金變多,或許只代表公司的規模持續擴大。
Thumbnail
波克夏現金水位高是看空全球股市後市嗎?~查理▪︎蒙格:「如果人們不經常犯錯,我們就不會那麼富有。」 巴菲特動見觀瞻,其實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國際投行,想利用其名聲特定炒作 現金佔整體資產的比例約為15.7%,相較於今年均值15.5%並未明顯偏高。 因此手頭現金變多,或許只代表公司的規模持續擴大。
Thumbnail
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6010941 我是一位信仰「價值投資」的人,股神的故事我幾乎倒背如流,當初股神要投資波克夏紡織廠的時候,他親自登門拜訪鄰居,希望鄰居可以出資一起拯救波克夏公司
Thumbnail
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6010941 我是一位信仰「價值投資」的人,股神的故事我幾乎倒背如流,當初股神要投資波克夏紡織廠的時候,他親自登門拜訪鄰居,希望鄰居可以出資一起拯救波克夏公司
Thumbnail
有朋友提到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大多不配息居多,幾乎都是成長股居,自己的波克夏也不配息,元大用價值投資的名義又用十塊錢上架,吸引投資人,高息就高息,又冠上價值投資,這樣不是很奇怪的手法嗎?我覺得篩選機制是一個重點,台灣跟美國的明情不同,不妨來研究一下篩選機制是否如大家所想,覺得合理才做投資,這集一
Thumbnail
有朋友提到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大多不配息居多,幾乎都是成長股居,自己的波克夏也不配息,元大用價值投資的名義又用十塊錢上架,吸引投資人,高息就高息,又冠上價值投資,這樣不是很奇怪的手法嗎?我覺得篩選機制是一個重點,台灣跟美國的明情不同,不妨來研究一下篩選機制是否如大家所想,覺得合理才做投資,這集一
Thumbnail
巴菲特加碼日本五大商社,是看好日本未來市場嗎? 巴菲特近期的高位加碼,與過往一貫的作風不同,這是否代表背後有隱藏更深的原因呢? 我們梳理一下巴菲特近年的異常投資動向 會發現每次的異常操作後,就有大事發生
Thumbnail
巴菲特加碼日本五大商社,是看好日本未來市場嗎? 巴菲特近期的高位加碼,與過往一貫的作風不同,這是否代表背後有隱藏更深的原因呢? 我們梳理一下巴菲特近年的異常投資動向 會發現每次的異常操作後,就有大事發生
Thumbnail
⭐訂閱每週【🔗投資週報】:即時行情分析不漏接 上週五,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發佈了素有“價值投資者聖經”之稱的致股東信發佈了。巴菲特在信中照慣例誇了誇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和保險業務的優秀業績,同時也表示在鐵路和能源上的投資失敗。不過罕見的是,巴菲特還在信中描繪了他心目中完美投資者的樣子。
Thumbnail
⭐訂閱每週【🔗投資週報】:即時行情分析不漏接 上週五,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發佈了素有“價值投資者聖經”之稱的致股東信發佈了。巴菲特在信中照慣例誇了誇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和保險業務的優秀業績,同時也表示在鐵路和能源上的投資失敗。不過罕見的是,巴菲特還在信中描繪了他心目中完美投資者的樣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