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又一個合邏輯的理論越可能是陷阱
投資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要用複雜模型與多面向的分析解決。生活難題有多重因素,所以也適用複雜模型。 然而,當人們遇到風險、損失或情緒上的痛苦時,為了緩和自我的痛苦,往往會傾向尋求一種快速、簡單的解法,期望用單一方法解決眼前所有困境。但這種「快速解法」其實是最危險的陷阱——問題沒有被真正解決,甚至會被拖延擴大,最終錯綜複雜地糾纏在一起,讓人完全找不到問題的源頭。 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查理·蒙格強調了建立多元思維模型的重要性,並指出人們應該廣泛地掌握各種學科的基本理論模型,以解決複雜的問題。他認為,僅僅依賴單一學科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跨越學科的界限,運用多種模型來全面理解和解決問題。形成一個強大的思維框架,從而更有效地應對複雜的現實挑戰。

從眾心理
騙子或專家的行為
所謂的騙子或專家總是用單一方法走到底,彷彿手上有一把萬能鑰匙可以解所有枷鎖。他們忽略市場的複雜性,也不談修正與風險管理,總是試圖用話術說服散戶,他們注重散戶的情緒,總是快速提出解決方案。 股市沒有放諸四海的方法,沒有修正就會踢到鐵板。存股、波段、長期投資、計量模型、策略,只要遇到難題不修正就會失敗。 這些「專家」拿當下最熱門的標的當作自己的戰績來包裝。拿當前最好最紅的標的當成自己推薦的績效。股災前推薦大多頭下才能漲不停的ETF、崩盤後推薦美債20正2這種槓桿型股票、黃金大漲後說黃金是最後的避險天堂。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買進那些「被推薦」的熱門股票,但結果卻是連連虧損,那就該警覺了。
羊群效應
灌迷湯的毒害
這種推薦方式的騙術就在於——他們給你的買點看似「買低賣高」,實則總在行情高位。只要不斷推薦新標的,而且推薦時點彼此交叉,你就會誤以為自己只是「慢了點」,卻不知早已被困在操作失敗的迷宮中。 這些話術能維持一段熱度,尤其容易吸引中段加入的散戶。只要有一批人忍不住進場,成交量一高,前期持股的人就可以順利出貨甚至解套。 當然,這其中一定會有人賺錢。但你不知道的是——那人到底是靠實力、靠運氣,還是早已預謀好操作的那一方?而你,身為資金有限、承擔不了本金風險的散戶,若不警醒,很可能就是被收割的對象。
感謝你閱讀我的文章,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或按下喜歡,讓我記住你!
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支持我:
在此雙手奉上滿滿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