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在暮夜的星空下,雷電劃破天際,一條金光閃閃的飛龍似乎在雲海中舞動。卡爾·薩根(Carl Sagan)曾經提出過類似的構想:氣態巨行星如木星的大氣層裡,或許懸浮著奇異的生命 。於是,在傳說與科幻之間,龍與「大氣生物」的形象藉由想像油然而生,從古代神話到現代科學,人類對於天際未知的想象,始終縈繞在想象力與科學探索的交匯處。
1970年代,天文學家薩根與同事薩爾皮特(Salpeter)就推測,木星濃厚的有機氣體大氣中可能孕育生命 。他們想像存在未知生物。這些構想充滿創意,也讓思緒在空中奔騰飛舞。
薩根以無限的想像力描繪了這些空中巨獸的模樣,也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巨行星天空生態的奇幻畫面 。在中國古老的神話裡,龍與風雨緊密相連。龍被視為掌控降水和天氣的神祗,「神話中,龍是專管雨水的神」 。龍居於深海龍宮,或者棲息在河湖之中,隨時聽候天意降雨或收雲。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各有龍王,分別掌管風雨雷電;每逢大旱或洪災,古人便祭拜龍王祈求雨水或平息災難 。
由此可見,龍的形象本就伴隨著天地自然現象:牠們盤旋於雲海之上,呼風喚雨,象徵天地之間陰陽調和的力量。古代先民也把從地下出土的巨骨稱作「龍骨」,反映了他們對這種神秘生物的崇拜與想象。
儘管高空中確實可以檢測到微小生物和特殊現象,現有研究並未發現任何巨大的生物實體。時至今日,人類科技都沒有捕捉到類似傳說中龍的「飛行生物」。
薩根的想像力以及後來的科學研究都提醒我們,科學探索從來不排斥想像 。龍的傳說本質上是一種對天空未知的敘述:古人目睹暴雨雷電,便以龍來解釋自然;現代科學則試圖用實驗和觀測去尋找答案。
但無論從神話角度還是科學觀察,龍究竟來自何處?是古人對大氣玄妙的想像,還是高空中可能存在某種我們尚未認識的生命形式?
面對無垠蒼穹,我們在想象與事實之間繼續抬頭仰望,下一次從天而降的異象,又將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也許,當人類的精神及道德都提升一個維度後,傳說中的「龍」自然會現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