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大學與台灣教育體系再造白皮書
副標題:建構知識強國,從高中義務教育到全球百大大學系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前言與使命
• 挑戰現況:少子化、教育疲乏、學歷階級、國際競爭力下滑
• 核心信念:教育不是成本,是國家最關鍵的資本
• 願景:打造知識型國家,升級全民教育系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問題現況
台灣教育三大問題
1. 高中教育不義務,地區差距大
2. 大學數量過剩,品質分歧
3. 重文憑輕實力,人才斷層加劇
國際借鏡
• 加州大學系統:統一品牌、校區分布
• 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組織彈性、資源共享
• 法國大學合併:整合學術聲量、提升國際競爭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改革藍圖:4級教育升級計畫
升級階段 核心目標 關鍵改革
第1級 高中全面義務化 教育平權、資源均衡
第2級 大學免費+自由選擇 條件式補助、技職多元
第3級 整併為「國王大學系統」 全國分校制、資源統整
第4級 知識型國家建構 教育×產業×社會聯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國王大學」架構概念
• 一校多校區:台灣唯一國立大學系統
• 統一學籍、品牌、資源
• 國際導向:全球百大目標、招生與研究並進
• 主題學院:AI、綠能、農業、文創等專業整合
🏫 系統架構示例:
• 台北王城(北部高校群)
• 中台科技(中部大學群)
• 南部王科(南部高校群)
• 花東永續(東部與離島)
• 專業學院:國王醫學、AI、文化、農業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預期效益
• 教育平權、社會穩定、人才精實
• 國際排名提升,吸引外籍生與師資
• 城市與大學融合,地方再生
• 從「科技島」升級為「知識強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推動路徑
階段 年限 任務
法規修訂期 1年 修改教育法、學籍制度
統整啟動期 3年 建構國王系統初步架構
穩定成長期 5年 分校專業化、師生整合
躍升國際期 10年 進入世界百大、創新出口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可能阻力與對策
阻力來源 對應策略
校方與校友保守派 保留過渡名稱、文化承接
法規限制 教育部主導立法、跨部會推動
社會認同疑慮 公開諮詢、透明溝通、公聽會
組織變革焦慮 設立轉型基金、保障學生權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結語:從「國王大學」到「國王國家」
• 教育整併不是為了集中權力,而是為了集中國力
• 「國王大學」象徵知識最高榮耀與國家整合意志
• 台灣具備條件與時機成為全球教育創新典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號建議:
• 「百川歸一,知識為王」
• 「國王大學:台灣知識的王冠」
• 「一校領國,一知統學」
「台灣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wan)」
• 台北校區(原台大、師大、政大等)
• 台中校區(原中興、中山醫、中教大等)
• 台南校區(原成大、南大等)
• 高雄校區(原中山、高師大、高大等)
• 花東校區(原東華、台東大學等)
• 專業學院:AI學院、醫學院、農學院、文化學院、海洋學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