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無形無相,古人卻能憑藉其聲、其勢、其向,以觀天察地、推知吉凶,這便是「風占」之術。風,不僅是自然現象,更是天地陰陽變化的具象顯現。根據古代陰陽五行與八卦之理,風有「八方」、「八氣」、「八性」,合稱「八風」。 八風從何而來? 我個人對「八風」最初的印象,來自蘇東坡與佛印的一則趣聞。相傳東坡自誇修行已達「八風吹不動」之境界,佛印聞言,只回一句「狗屁」。東坡氣不過,怒渡長江理論。這便是「大風吹不動,狗屁過江來」的典故來源,滑稽中藏著機鋒。 近日觀看YouTube頻道〔文昭思緒飛揚〕,提到自2024年3月至2025年5月,中國多地颳風下雹,風勢極為強勁,以致災情頻仍。文昭以傳統「天人感應」之說,結合八風理論,深入分析其意涵,頗有見地。至於信與不信,終究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 那麼,什麼是「八風」? 八風,是隨著四季流轉、從八方吹來之風,分別為: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每一方位的風,對應八卦與五行,也承載其獨特象徵。古人觀察風勢,可推知氣候、社會、乃至國運之走向。 八風與其象徵意義 東北曰炎風/融風: 出自艮方,寒熱不定,正如杜甫詩中「炎風朔雪」之對立。風勢難測,象徵局勢多變,宜審慎應對。 東方曰滔風/明庶風: 震氣所生,與春雷同至,萬物始生。若時機得當,事業可望有成;若來勢不合時宜,則徒具聲勢而無實。 東南曰熏風/清明風: 巽氣之風,溫和柔順,多見於暮春初夏。象徵和平與仁愛。但若過度,則如林升所諷「把杭州作汴州」,恐為國運下滑之徵兆。 南方曰巨風/凱風: 自大洋來,炎夏盛勢。主突發之災變,若遇此風,宜慎行為低調,躲避鋒芒。 西南曰淒風/涼風: 炎夏漸退,坤氣轉涼。若季節未至便起淒風,如陸機所言「迕時序」,多主困厄與低潮,宜反省內觀,靜候轉機。 西方曰飂風/閶闔風: 秋風興起,萬物收歛。象徵結束與轉折,也預示該有的放下與整頓。 西北曰厲風/不周風: 乾氣之風,猛烈剛勁,如《莊子》所言「萬竅皆鳴」。象徵孤高與剛正,若太過,則顯偏執與乖張,常見貴人難親、志士獨行之象。 北方曰寒風/廣莫風: 坎方之風,寒氣逼人。草木凋零,萬象歸根,象徵收束與潛藏,是終結亦是孕育再生的開端。此時宜靜守、蓄勢。
風占之理與現代啟示
風占之法,不止於預測氣候,更在於觀察自然,審時度勢,甚至反觀自心。風無形,但風向、風勢、風性皆有跡可循。古人觀風,是為了解天意,也為看清人事。 即便今日已不再憑風決策,但從八風所蘊含的邏輯,我們仍可感知自然與人生之節奏起伏:熱中有寒、順中藏敗、剛中現危。若能靜觀風起風息,一如古人之察覺環境與內心的微變,無論處順境或逆境,都能趨吉避凶,與風同行。■相關視頻■
罕見!北京連遇風雹異象 是大變 之兆? 【文昭思緒飛揚446期】
■相關文字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