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靜思筆記

59公開內容

哲理思維的心得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最近台灣社會最大的看點是長期鼓吹「武統台灣」的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被移民署取消長期居留權,並且被驅離台灣。由於離台前亞亞大動作舉行記者招待會,許多潜藏在台灣各階層的中共代理人組織及統派政治人物、媒體,都紛紛現形。不止執政當局,連一般百姓都看傻眼。
Thumbnail
hadasa-avatar-img
2025/03/31
李建崑-avatar-img
1
國家安全永遠大於意識型態
李建崑-avatar-img
1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1
hadasa 甚是。中共歸中共,中國歸中國;可以愛中國,絶不能信中共。🤔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靜思筆記
貓咪是高冷的寵物,作為貓奴,我時常反思這種特質。從人際關係到社會現象,甚至國家安全,高冷的影響無所不在。以下,我將慢思快想的一得之見,細細道來。 人是情感動物,真誠與熱情是建立關係的基礎。高冷帶來情感互動的障礙,使人難以接近,難於建立深厚的連結。
Thumbnail
王峰-avatar-img
2025/03/27
李建崑-avatar-img
4
想請問如何發文到格友大廳呢?第一次用不太會
李建崑-avatar-img
4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7
2
王峰 請在方格子檢索,上面有版規。平常發文,#方格子。試試~
2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靜思筆記
  提到「次文化」,許多人直覺認為它只是小眾的文化現象,無足輕重,不值深究。但事實上,次文化並不局限於校園、社群或某個特定階層,它是整體社會變遷的風向標,常常率先展現出與主流文化不同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如果我們輕忽,就會錯過文化潮流最前沿的變化。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3/22
李建崑-avatar-img
2
嗨,晨安!您提的“哥倫布日”個人沒注意到!
李建崑-avatar-img
2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2
1
林漢清 早安漢清兄,這件事情,英文媒體報導較多。
1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靜思筆記
夢,既虛幻又真實,既飄渺又深刻。有時荒誕不經,有時却精確無比。當人們説道:「夢中什麼都有」,表面帶著戲謔,訴說夢境之荒唐以及無所不包,但是深究下去,這句話卻揭示夢的無限可能性,映照出人類深沉的潛意識,甚至可以是對現實世界微妙的反思。
Thumbnail
我真的常問"在這場夢境,到底想告訴我什麼?" 因為我已不跟妹妹們往來(故事太長 省略)只是父母都走後常夢見爸媽與她們。對她們沒有怨恨,真誠給予祝福但不會再與她們有任何交集。 照顧好自己,我願意把愛回到自己是近60歲的醒悟。
李建崑-avatar-img
3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1
1
魔法森林裡的鹿 感謝主。😇
1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Trust then verify」(先信任,再驗證)的概念源自美國前總統雷根,並在近期被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引用,以回應媒體對川普總統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係的質疑。盧比奧的言論暗示,儘管川普稱普京為「好朋友」,但這種信任仍需透過實際行動來驗證。這反映了一種務實的外交策略:在給予信任的同時,保持質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現代社會無論生活、工作、學習、交誼都已高度仰賴網路社群,網路社群可謂深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以我而言,就曾參與十多個不同性質的社群,也累積一定程度的社群經歷。深刻感受到,無論是自建的社群,還是參與他人經營的社群,都應思考:如何讓社群更加健康?如何促進成員間的真誠互動?
Thumbnail
玖伊氏-avatar-img
2025/03/03
李建崑-avatar-img
5
中興湖真的很美!
李建崑-avatar-img
5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4
3
玖伊氏 説不定會在校不期而遇~😀💐
3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這段話,原指擁有穩定資產或經濟基礎,才能擁有穩定的心志與道德操守。然而,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經濟面,也能延伸至職業發展、教育、家庭乃至精神層面,全面影響個人與社會的穩定。
Thumbnail
慕風-avatar-img
2025/02/27
李建崑-avatar-img
2
在這一切講究快速的時代,孟子這篇文有如醍醐灌頂。巴菲特也能為此見證。
李建崑-avatar-img
2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7
1
慕風 謝謝慕風兄點評。傳統思想中,有些不免流為渣滓,但仍有不少精粹,深具意義。
1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靜思筆記
我原來是避談政治的,因為我並不是政治人物,也非狂熱的政治運動分子,但今天看到旅美律師盧正邦在YouTube 三分多鐘的短視頻,真的很有感觸,不免破了先例,談談我對最近兩岸政情的觀察和感受。
Thumbnail
玖伊氏-avatar-img
2025/02/13
李建崑-avatar-img
4
希望真正的正藍軍能清除那些披著藍皮的共產黨!
李建崑-avatar-img
4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3
1
玖伊氏 這也是衆多已清醒的國人共同的心願。🤔
1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二月是初春,那麼,青春便如人生的二月,是一段你我最美好的時光。這段時光稍縱即逝,不加以把握,或將留下懊悔。一句古老諺語説得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春是一段沒有回頭路的單向旅程,唯有奮力前行,方能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璀燦的印記。 青春,是挑戰極
Thumbnail
啊!懷念!想起以前的童軍活動,從國中開始到高職我都是女童軍,這首旋律🎶輕快適合帶動氣氛。 青春年華不復返,但我仍想在未來的日子擁有不留白的夢想😇
3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8
Athena 閣樓裡的月光 好極了,臉書及IG都已加為好友,lG比較少去更新~方格子和PotatoMedia 一樣不容易,我返方格子三年多,才重建一個比較穩固的粉絲團,感謝主。😇😅💐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作為一個數位平台創作者,處身在一個價值世界中,每天都會遇到價值評判;無論是評估藝術、文學、音樂作品,或是衡量歷史、學術、工藝製作,我們總是在賞與鑑之間游移,試圖在美與真、情與理之間尋求平衡。然則,如何避免謬賞與誤判?如何在主觀感受與客觀分析之間找到契合點?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李四郎-avatar-img
2025/02/07
4
撇開傳承、影響 那些條理、系統就不再那麼重要 永遠有其他選擇 永遠有不同可能 想到「可道,非常道」就只好打住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4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8
1
李四郎 引用老子的名言,非常親切。謝謝李兄深刻的留言。😀👍
1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2024是個震動的一年,在文化和政治領域,不難看到某些談話節目名嘴以及公共知識分子,已突然成為魔鬼代言人;某些集團的政客竟然放棄政治信念,毫不避諱地與魔鬼交易;公理是非、道德價值等基本價值觀,正面臨沈重的挑戰。
Thumbnail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7
3
林燃(創作小說家) 謝謝妳,祝福靈感源源不斷。㊗️💥💐💓
3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靜思筆記
在日常生活、尤其在收看政治性談話節目視頻時,最常見到一種隱秘的語言操縱手法——「偷換語言概念」。這種策略使表面的論述看似合理,實際上卻暗藏語言邏輯的漏洞,從而誤導受眾、改變認知取向,達到認知戰的目的。理解這種現象及應對之道,對於提升思辨能力至關重要。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5/01/21
4
自由的迷思,尤其表現在教育子女上,經常讓一些父母困惑。 限制子女的自由,不一定為子女的發展設限,而是爲了保護子女。 傳授子女知識,不是爲了填鴨而扼殺其創造力,而是使其獲得知識,進而得到求知的自由(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下,得到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爲自由)。
4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1
薇亦柔止 早安,謝謝妳深刻的回應。💐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真相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謊言─一個故意製造的不誠實;而是虛構─一個不真實,卻有說服力,緊纏著不放的虛構故事。」此為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名言。我是在E. Loftus和K. Ketcham合著的《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洪蘭教授譯名為《記憶與創憶》)書首次見到。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1/19
5
嗨,晨安!文讀了知。陪伴雙親至其終年這些事日常常也發生!
5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0
2
林漢清 辛苦了。該書曾經舉了很多例子,其中,有女兒指控親父性侵最具破壞力,事實上,該父親是被虛構的記憶害慘了……
2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當代哲學大師唐君毅先生嘗言:「在群眾之中,你生活在當代;在孤獨中,你生活於所有時代。」又說:「孤獨的一個人,在一個人與莫有之間,蘊藏著無限。」短短幾句,已道出孤獨的深邃意義——孤獨讓我們有機會超越當下,進入一片精神的廣闊天地,成就沉思與創造的可能。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1/19
3
謝謝您的分享❤️
3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靜思筆記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我們既非先知,無從預測未來;也非權柄,難以左右風潮。然而,舉世滔滔,侍強凌弱、戰爭吞併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普世價值,搖搖欲墜;公理正義,更是晦暗不彰。作為韮菜小民,處身這樣的世道,當如何自處?私意以為:應以更強大的理性持守基本價值,以更冷靜的態度分辨讕言、誑語、喧囂之論。
Thumbnail
李四郎-avatar-img
2025/01/15
3
想起施叔老師說 這是個缺乏血氣之勇的時代
3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5
李四郎 的確如此。暗黑勢力,非常懸殊,血氣之勇,優先收拾。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是紐約時報評選的21世紀至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不僅因為他精湛的演技和無數影迷讚譽,更因為他以言行足以啟迪人心。他的語錄充滿智慧與哲思,值得細加品味與反思。 以下是他十句經典名言,並附上申論解析,幫助我們更深刻理解這些雋言的內涵。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1/14
3
謝謝老師分享!超讚!
3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There are no facts, only interpretations.‘’--Friedrich Nietzsche 這世界沒有真相,只有視角。--尼采 很多人喜歡引用這句話,對弄不清真相的事物自我安慰。然後以自己的經驗,仍然執持單一角度,或正著看或反著看,或折衷著看,以為這就是真相。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1/07
5
很認同標題的名句,也蠻符合普羅大眾的狀態。
5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7
1
安立格 感謝安兄點評。擔心普羅大衆誤解,還是以個人主觀的「視角」,作了一些探討。🤔
1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這張圖片是文友分享的。滿意的人生勝過成功的人生。是嗎?如果正確,爲什麼?如果不確,又是什麼原因?這是充滿哲理思辯的問題,答案可能因人而異,我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人生在世,什麼樣的人生才算圓滿?是追求世俗定義的成功,還是追尋內心深處的滿足?這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答案也可能因人而異。
Thumbnail
時光-avatar-img
2024/12/31
5
成功的定義每個人不同(怎樣才是成功),滿意的人生也每個人不同(怎樣才是滿意),但絕對是滿意的人生比較重要,那樣才會快樂。新年快樂~
5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1
1
時光 好棒的回應~💥👍
1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靜思筆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價值觀的交織與碰撞,也愈加頻繁;猶如繁星,匯聚夜空,構成當代文明豐富多元的面貌。懷抱多元價值,不僅是理解世界的基石,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4/12/21
3
嗨,晨安!尊重是“原則”還是必需?不談權力利慾••••,不談他國,就今年以來島內的亂象,捫心自問我實難尊重”無心”之人!
3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1
1
謝謝漢清兄的回應。打個比方,不能因為很多人闖紅燈,就覺得可以不罰。原則仍然有需要。至於島內最近的亂象,弟懷疑有外犯的因子介入。
1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在這個資訊如洪流洶湧而至的時代,懂得多元思考的人,才得以在複雜的世界中游刃有餘。多元思考,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利器,更是一種藝術,是創新與洞察的源泉。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