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悅讀古典

68公開內容

坊間已不知有多少古典文學讀本,何須再添一本?我一直想引領嚮往古代文學世界的一般讀者盡點力量,尤其是針對沒有太多文言素養的讀者;我很願意盡一份力量,以當代語境、審美習慣,為可敬可愛的讀者銷除文本障礙,使「閱讀」古典成為「悅讀」古典。本專題並不為專業讀者設計,是為嚮往神交古代詩家文人的一般讀者而服事的,敬祝大家閱讀愉快!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九) 李賀這首短詩猶如一枚時光膠囊,將「歷史記憶」、「當下體驗」及「未來想像」壓縮在短短28個字之中。從表面的文字來看,詩人似在表達一種隱逸情懷,但細讀之下,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更為複雜的時光辯證。
Thumbnail
麋鹿林-avatar-img
6 天前
看文章用時間空間流動穿梭來解釋詩人的的構思,甚至驚嘆。我忍不住直接想到那首「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詩人直接給自己畫了座標啊😊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麋鹿林 李賀的詩如果不從「時間空間流動穿梭」所形成的意象結構加以探索,很難説清楚。李商隱詩亦然。謝謝妳讀得這麼仔細。💐👍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夏,杜甫來到成都,已經兩年多。承成都尹嚴武的資助,生活逐漸穩定。和村野父老往來,承鄰里村民見贈一籠櫻桃,杜甫非常開心,作了《野人送朱櫻》一首抒發他的欣喜及飄泊西南的複雜感受,此為杜甫七律的精品。
Thumbnail
麋鹿林-avatar-img
2025/02/22
杜甫寫詩描寫鄉人贈櫻桃,突然感覺他不再是離我們遙遠的的古代詩聖,生活是接近的。真是奇妙。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2
麋鹿林 甚是甚是。一切大詩人的古典作品,某種意義上,都可視為「現代文學」。🤔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最近因討論台灣中華郵政《麗人行》郵票,溯源至台北故宮博物院宋代畫家李公麟的《畫麗人行卷》,進而追本至詩聖杜甫的新樂府詩《麗人行》,這樣的巧合,無疑是經典的奇妙聚會。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5/02/11
楊國忠應該不是楊貴妃的兄弟。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2
薇亦柔止 的確不是親兄弟,是族親。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韓愈的五古中,《秋懷詩》十一首是一組很特殊的作品。因為韓愈運用高度精鍊的語言,展現一貫豪宕的本色,但是意匠經營之間,也兼有阮籍、陶、謝的姿釆。古代詩評家對《秋懷詩》十一首評價甚高。
Thumbnail
津涔-avatar-img
2024/09/17
這句話,今年才有所體悟,也道盡所有的.時光一點一滴在走.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7
感謝津涔~🙏😇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韓愈的五古中,《秋懷詩》十一首是一組很特殊的作品。因為韓愈運用高度精鍊的語言,展現一貫豪宕的本色,但是意匠經營之間,也兼有阮籍、陶、謝的姿釆。古代詩評家對《秋懷詩》十一首評價甚高。
Thumbnail
津涔-avatar-img
2024/09/17
最近也是有悟道這點!何需糾結呢.突然就想要大笑.想通了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8
津涔 好棒~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漢代古樂府原本就有〈短歌行〉,屬於〈相和歌˙平調曲〉,依據樂曲的長短,又有「長歌」、「短歌」之別。曹操共有兩首〈短歌行〉,其中一首為雜言體,本詩則為四言體。在結構上每四句自成樂章,並更換韻腳,八句為一段落,全詩共四段,結構非常清楚。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9/17
嗨,晚安!年少與晚來也“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但心境對象等卻決然不同了!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7
頗能了解漢清兄的心境。🤔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曹操的歷史形象複雜。章回小說《三國演義》裡,曹操呈現梟雄的形象,這是傳統民間的見地。正史《三國志》的紀錄,則是一位宰輔重臣,在漢末政壇表現得幹練有為。《曹瞞傳》或《世說新語》的記錄,則又呈現特異的性情和複雜的人格。然而最能真實呈現曹操內心世界的,當推他的詩文。〈短歌行〉正是契入曹操內心世界的名篇。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9/17
野史 戲劇都把曹操說成“白臉” 是小人級別 但最近有許多的文史研究考證曹操並非那般不堪 反倒有勇有謀 也有情有義 待關羽如上賓 灞橋挑袍都見“愛才”心切 相同的秦始皇也被“平反” 焚書焚的是邪淫簡策 坑的是神棍邪異人士 其他統一文字 度量衡 建長城 從未殺過朝臣 終生只娶一后別無妃嬪 絕非暴君之流。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7
彼得潘 非常認同您的高見。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登高〉寫於杜甫滯居夔州的第二個秋天,他登上高臺寫出所見江上秋色,抒發鬱積已久的情懷和旅思,非常悲憤蒼涼。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9/17
嗨,晚安!悲兮?歡兮?時間長河裏實難下判斷!如若少了子美似少了些什麼!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7
詩人之不幸,詩家之幸也。漢清兄詩人,當能體之。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盛唐詩歌以氣象宏大取勝,李白與杜甫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兩大詩人。杜甫較之李白,更富於社會寫實精神,後人盛讚為「詩史」。杜甫終其一生未曾顯達,卻始終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其仁者襟懷、「一飯未嘗忘君」的人格特質,後世推尊為「詩聖」。整體詩風沉鬱頓挫、體制完備,詩論家盛讚為「集大成者」。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4/09/17
潦倒新「亭」?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7
薇亦柔止 新停。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王維詩佳作甚多,清代蘅塘退士選錄《唐詩三百首》,在「五言古體」項下,卻選錄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清代詩律專家董文煥,也在《聲調四譜說》書中,將此詩定為「五古總圖」,亦即:此時在五言古體的詩律表現,具有典範意義。
Thumbnail
彼得-avatar-img
2024/08/25
著名的《春泛若耶溪》就是綦毋潛的詩作。 幽意無斷絕, 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 隔山望南鬥。 潭煙飛溶溶, 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瀰漫, 願為持竿叟。 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創造了一種幽美、寂靜而又迷濛的意境。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5
彼得回應得好~👍😀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萬山不許一溪奔」是南宋.楊萬里七言絶句《桂源鋪》中的名句,由於富涵深刻的意義,經常在各種場合被引用,今天我們就來讀這首詩。作者楊萬里(1127.10.29-1206.6.15)字廷秀,號誠齋。 吉州吉水(江西.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詩史上地位崇高,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家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4/07/12
從這首詩聯想到台灣(漢人)農村社會,有些村里鄰里人家會半夜截水源,猶如山頭分水嶺般,互相「扯水源後腿」的意象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2
謝謝回應,很有趣的聯想。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今年三月間,應台北文化局之聘,擔任﹝第26屆台北文學獎﹞古典詩創作類決審委員,在3月21日上午赴台北市中山南路﹝張榮發金金會﹞出席由﹝文訊雜誌社﹞主辦的決審會議。近十年來我先後參與過﹝台中文學獎﹞、南投﹝玉山文學獎﹞、彰化﹝磺溪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的評審會議,都是擔當古典詩創作决審委員。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4/06/04
謝謝老師高品質分享。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東漢末年,政局紊亂,朝中有外戚宧官當政,軍閥起事;社會有盜匪興起,四處流竄;整個社會貧富不均,民不聊生。樂府古辭《東門行》,就產生在這樣的背景。 這首詩被收錄在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瑟調曲》之中,是一首雜言體樂府詩。主題在敍述一個男子,陷於貧窮的絶境,已打算為非作歹。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5/16
嗨,晨悅!是的,反觀國內今日不也不勝唏噓!無恥之徒鎮日攪擾社會只為博聲量,去!去!去之猶難消•••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Thumbnail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5/10
心有桃花源,身在桃花源。但,本人的心早就迷失在現實裡,走不出去了。只為了下一份不知道在何處的新工作和新人生而擔憂著。畢竟,不年輕了。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0
築夢人 為您代禱,別失落了盼望。🙏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從詩歌的字句來看,用字非常精簡。高適對他們嚮往原野的心靈、粗獷豪放的性格,英勇崇武的精神,可謂非常之傾倒。高適寫這首詩時,抓住他們的外在行爲以突顯他們的內在性格,意在陳示一種唐代年輕人的典型。
Thumbnail
吳金龍-avatar-img
2024/05/06
耽美風盛行,風行草偃。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本文打算以當代的視角,簡介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絕句,看王昌齡如何化身為班婕妤,代言她的怨情,如何將她的委屈虛擬再現,提升「宮怨詩」的藝術境界,並如何在有限的字句中,展現深度的美感。
Thumbnail
Chung -avatar-img
2024/04/21
加油! 我讚賞並支持你的努力和創作.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2
Chung 謝謝Chung-1的稱賞和長期抖內(讚助),非常之感動。😀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班婕妤原受到漢成帝寵幸,奈何趙飛燕姊妹入宮之後與之爭寵,班婕妤落敗受到排擠,於是,自請供奉皇太后於長信宮,並移居長信宮。現存作品僅三篇,即辭賦兩篇:《自傷賦》、《搗素賦》、五言詩一首即《怨歌行》,題材都與她的宮廷生活內容有關。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4/04/19
沒想到「秋扇見捐」是有典故的,出自班婕妤這首詩。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0
薇亦柔止 感謝留言抒感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
全詩純以女子口吻自敘情節,對於良人的無情,雖感沉痛,然而態度決絕;內心雖然也時十分掙扎、也非常憤怒,也曾有期待,呈現的感情十分錯綜;然而,良人既已恩斷情絕,就只能割袍斷義。展現出一種女性特有的理性與節制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4/12
世間除了婆媳問題 施與受亦是千古難題矣!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3
覺得彼得很努力使用精準的中文寫作,我個人非常讚賞~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閱讀漢魏古樂府,有兩首喪輓之歌非常引人關注。相當程度反映當時的人對於生命、對於時光、乃至對於死亡的看法。根據西晉.崔豹《古今注》紀錄:「〈薤露〉、〈蒿里〉泣喪歌也。本出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為作悲歌。言人命奄忽, 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
Thumbnail
小白-avatar-img
2024/04/09
太深了!
avatar-avatar
李建崑
發佈於悅讀古典
文友分享一張花卉相片作為問候之用,朱紅色花綻放得很美好。經過辨識,得知其名爲「二喬玉蘭」(二喬木蘭)。木蘭是落葉喬木,别名「白玉蘭」、「望春」、「玉蘭花」。 明代文人睦石及沈周,都有題詠「玉蘭」的詩篇。本文試為分析介紹。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3/14
嗨,晨愉!前日上霧台鄉自拍的木蓮花似也如二喬木蘭,剛查確認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