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親愛的你~☁️ 最近天氣好像總是有點任性,一下子出太陽,一下子又開始飄雨。我這裡也是,剛剛還在下著小雨,空氣裡有一種潮潮的安靜。我泡上一杯喜歡的茶,坐在窗邊,看著雨點一顆一顆落下,就想跟你聊聊一件藏在我們日常裡、特別溫柔,也特別有意思的事:關於「看」。
-
你一定聽過莎士比亞那句浪漫到不行的話吧?他說:「眼睛像畫師,將對方的樣貌刻進心中。」聽著是不是覺得心頭都軟了?但悄悄問一句——這位畫師,在我們心裡勾勒出的,到底是對方的輪廓,還是那個帶著呼吸、有著故事的「真實存在」?我們常以為「會畫」的人就是「會看」的人。但其實,在創作裡,「看見」並不只是辨認形狀,而是一種與生命互動的方式。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重複「喔~我看過這個」、「嗯~我知道那是長那樣」,卻從未真正讓觀看這件事,在我們的生命裡溫柔地「發生」。
那種真正的觀看,不是眼睛與物體之間的直線,而更像是一場探戈。你的位置、光線的律動、與周遭的關係——這一切構成了一種感知的舞蹈。而這樣的舞,需要我們整個人都柔軟地「在場」。

就像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她那雙眼睛看著你,但也彷彿在等待你看回去。不是匆匆一撇、不是「啊我知道這幅畫」,而是那種能靜下來,慢慢走進她的神情裡的凝視。你會發現,觀看不只是接收,更是一種邀請:去靠近、去理解、甚至去被打動。
我們今天聊的是創作裡的「看見」,但這段旅程還沒結束。下一篇,我想帶你從創作者的眼睛,回到心——一起走進觀看與情感之間微妙的距離感。篇二|眼睛與心靈的距離:你看見的,是對方,還是自己?我們會聊聊那些被投射的情感、那些其實是我們內心風景的「他者」面孔。
❍ 記得,有時候真正的凝視,不是往外看,而是透過對方,看見自己。
我們下一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