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論》云:「福報滅時,離所樂事。」這說的是什麼呢?言簡意賅地說,就是沒有福報,一切安樂就都將離你遠去。觀音山住持──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所以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
攝影並不是會拍出照片即可,而是要能拍出好照片。拍照需要經過理論的學習與長時期的練習,才能拍出好照片。如果未經學習也能拍出優等照片,那必定是數千張中挑出一張。這所謂的美照,充其量只不過是單憑運氣好拍到的而已。
很多人學佛修行總覺得佛法簡單,處處可入門,就輕忽聽經聞法、深入解門的重要性,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盲修瞎練,花了很長的時間,卻沒有得到功德。此時,不自我檢討是否方法有誤,反而一味埋怨佛法不靈感,我們身邊實在不乏這樣的人!
佛家話:「三寶門中福好求,一文種下萬文收!」什麼是福田,我們清楚嗎?如果不了解,那又該怎麼耕耘福田,獲得功德?
「福田」分為三種:
一、恩田:對我們有恩的人。父母於我們有恩,若能孝敬父母,功德最大。報答父母恩情,同時也是培植自己的福田。
二、敬田:凡屬於我們恭敬的對象,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都是敬田的範疇,我們都要供養承侍他們。
三、悲田:指我們要慈悲對待的對象。有生活困難、需要救助的人;心靈惶惶無依的人,縱使沒有物質上的困乏,但是在心靈上不安定,我們都要以慈悲的心,去幫助、利益他們。
從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在教我們付出、幫助別人,事實上,這是在幫助自己累積福報。佛教把培福稱為「種田」。俗話說:「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有耕耘,才會有收穫。
所以我們學佛修行,每週聽聞慈悲 龍德上師的珍貴開示,就要明白這些因果道理,以正確動機來自利利他、廣植福田、廣修善緣、行善布施。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對學佛修行人而言,出離苦輪、具足解脫與成佛的資糧是重中之重。我們必須精勤修持,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利眾精神,勇猛精進才有機會。
若只是想投機取巧、當一個自私自利的慳吝鬼,這種慳貪自私的習氣,怎能有福報呢?這是屬於三惡道的種姓。而上述的三種福田,就是我們最好累積資糧的方式。
2025年5月28日至6月25日欣逢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觀音山舉辦「萬燈、萬水、萬花、萬果 天天薈供法會」,連續一整個月,每日以清淨心、恭敬心、歡喜心來共同圓滿萬盞燈、萬杯水、萬朵花、萬顆果,上供諸佛菩薩、空行護法諸聖眾,為在世或往生者廣修供養、積聚善因,必招感不可思議果報。
法會圓滿後,薈供品由本會代表捐贈至需要的單位,與十方大眾、機關團體、愛心弱勢族群等免費結緣,廣修布施功德,與眾生結佛緣、法緣,善緣充滿!
──────────
👑觀音山 2025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 萬燈、萬水、萬花、萬果 天天薈供法會
✦ 我要登記▸ https://s.fazang.org/dailytsokoffering
──────────

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 觀音山 祈福除障系列大法會
https://www.fazang.org/sagadawa/
2025年5月28日~6月25日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