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出家後,為何還會受家業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出家要修、要學的很多,居士平常的功課,出家人有沒有他的十倍?有,超過了。出家人還要寫很多事情,還要練很多事情,還要會帶動很多事情,然後出家人要能有閉關,或者本尊法的累積部數。

出家人要為十方除障,做種種的法會:除障的法會、超渡的法會。現代的人捨報死亡了以後,由於生前造罪造業,業障很重,不知懺悔修行來彌補,然後讓家人來給出家人或寺廟道場做超渡。業重得不得了,那一修,出家人立刻感到不舒服。

出家眾還要有很多的修積福德的實修閉關等的學習。如果這些出家人的祖先造了重業,或他的俗家置身事外:「我們家已經有人出家了」,不當一回事,大家都沒有團結起來好好地修行,這個出家人他很痛苦,不好吃、不好睡,真的是這樣子。你跟這些出家人打聽看看,是不是這樣子?

他有善根:「我要出家,我要修行。」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諸佛妄言。這是真的,但是他修不動、修得很痛苦,因為俗家人不給力。

所以跟各位奉勸:你們家裡有人修行,或者有人出家,自己全家人都要持戒了,都要一起早晚定課。甚至全家人早上、晚上,都要換海青或者戒袍做早晚課。

出家人的修行,或他的經歷,或他的心路歷程,跟在家人不一樣。出家人的修行,在家人要想辦法支持他,要給他做功德,給他消殺業。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6會員
3.6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6/22
🔔前往訂閱▸ https://bit.ly/3vjolXf ↑↑立即點擊上方網址↑↑ 訂閱頻道並開啟小鈴鐺,優先收到最新開示與直播課程通知。
Thumbnail
2025/06/22
🔔前往訂閱▸ https://bit.ly/3vjolXf ↑↑立即點擊上方網址↑↑ 訂閱頻道並開啟小鈴鐺,優先收到最新開示與直播課程通知。
Thumbnail
2025/06/22
開臨終前的大的專案,傾盡一生的心力:該還債的還,該報恩的要報恩,未了的善願本願,要去了願。 跟人家有衝突、有過節,有的時候能見到那個人,講開了很好,或送一點禮物、賠償一點錢、付出一些代價,就很好。有些沒辦法,已經捨報,見不到他,但是你只要想到這個人,在心裡跟他懺悔道歉,就有效果。
Thumbnail
2025/06/22
開臨終前的大的專案,傾盡一生的心力:該還債的還,該報恩的要報恩,未了的善願本願,要去了願。 跟人家有衝突、有過節,有的時候能見到那個人,講開了很好,或送一點禮物、賠償一點錢、付出一些代價,就很好。有些沒辦法,已經捨報,見不到他,但是你只要想到這個人,在心裡跟他懺悔道歉,就有效果。
Thumbnail
2025/06/21
💎隨喜助印佛經善書 ✦登記助印▸ https://s.sakya.org.tw/sutra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幸福安樂靠自己 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多為他做助印佛經、戒殺護生的功德,迴向給小孩。靠佛菩薩來保佑,靠這小孩有福。為什麼?因為你修福給他,多給他助印佛經開智慧、印善書開智慧。
Thumbnail
2025/06/21
💎隨喜助印佛經善書 ✦登記助印▸ https://s.sakya.org.tw/sutra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幸福安樂靠自己 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多為他做助印佛經、戒殺護生的功德,迴向給小孩。靠佛菩薩來保佑,靠這小孩有福。為什麼?因為你修福給他,多給他助印佛經開智慧、印善書開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家人沒有學佛修行,也沒做善事,一生還很多的殺業,還做殺業、淫業這些。現世子孫有很多的違緣、逆境或子孫不優秀、不出色,就知道祖業要懺悔。消一個人的業障不是一、兩件小善事可以消。「供千僧」一千多個出家人的功德來為你祈福,為你消除業障,那就很快!讓現世父母或已經捨報去世的父母,往生到比較好的境界去
Thumbnail
家人沒有學佛修行,也沒做善事,一生還很多的殺業,還做殺業、淫業這些。現世子孫有很多的違緣、逆境或子孫不優秀、不出色,就知道祖業要懺悔。消一個人的業障不是一、兩件小善事可以消。「供千僧」一千多個出家人的功德來為你祈福,為你消除業障,那就很快!讓現世父母或已經捨報去世的父母,往生到比較好的境界去
Thumbnail
很多人遭遇到工作、家庭不順,求助於神明時,神明通常會指示是「祖先的問題」。祖先境界不好,需要幫助,只能找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或是有冤欠的對象索討了。以先亡祖先等名義來做功德、恭立超薦蓮位或是念經迴向等,這對他們而言都有莫大的幫助!令他們得到功德利益,提升境界,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很多人遭遇到工作、家庭不順,求助於神明時,神明通常會指示是「祖先的問題」。祖先境界不好,需要幫助,只能找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或是有冤欠的對象索討了。以先亡祖先等名義來做功德、恭立超薦蓮位或是念經迴向等,這對他們而言都有莫大的幫助!令他們得到功德利益,提升境界,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很多事情要深思熟慮!有的時候嫁錯了一個老公、娶錯一個太太,雖然很麻煩,有的幾十年,但還是慢慢會挽回,走上正道。但是,違背了密乘的戒律給你長劫帶來苦惱,所謂:「今生受灌頂,違背上師的教言,今生受很多的災難,來世會墮入地獄中。」所以,網路上對某某上師開始冷嘲熱諷、批評亂講...
Thumbnail
很多事情要深思熟慮!有的時候嫁錯了一個老公、娶錯一個太太,雖然很麻煩,有的幾十年,但還是慢慢會挽回,走上正道。但是,違背了密乘的戒律給你長劫帶來苦惱,所謂:「今生受灌頂,違背上師的教言,今生受很多的災難,來世會墮入地獄中。」所以,網路上對某某上師開始冷嘲熱諷、批評亂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