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 五寮國小, 1927|新北三峽|詩朗道路上的美麗幽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去五寮國小是到詩朗山的中點休息站。

從三峽往南,五寮村是沿著台7乙兩旁的村舍,剛一個轉彎就看到學校的圍牆在左方對面,往前就看見內縮的校門。

校門高低三柱,高柱在右邊,竹編包圍的竹子上有學校的全銜,左邊外牆更有白色字體的四字名。左邊木梯往上有大樹和警衛室,入內後左邊是運動場,後面配上校舍,校舍整個是站在高崗上。
raw-image

這得要說接下來順著校邊右方市民活動中心插入的外詩朗道路,詩朗二字是泰雅族語「海洋」的意思,正確說應該是形容詞「像海洋」,因為這邊五寮河常在大雨後淹水,乃有這名稱。

那天去走金敏子山奔外詩朗山,山路好行,山標也不高,倒是這邊竹林蒼天,風來竹語呢喃,頗有嵐山風情。

回程上車,就順著這外詩朗路一路東行,一路蜿蜒後接北113道,出口竟在大板根附近了,算是又開箱了一條新道路。

@新北三峽,五寮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05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2
為了某孩想去的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我選擇了南38鄉道一路西行。沒法,因為前一站咱們還在樹林國小附近,喝了一大杯的「好了啦」冰鎮紅茶,這店名讓我停車,解了這熱天午後的渴,某孩看見路邊標示黑面琵鷺保護區,遂有此願。 南38鄉道超級筆直,一路看過去我就是兩個字:哇喔!瞧瞧這路,直奔天際,雙線道不怎寬,卻
Thumbnail
2025/06/02
為了某孩想去的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我選擇了南38鄉道一路西行。沒法,因為前一站咱們還在樹林國小附近,喝了一大杯的「好了啦」冰鎮紅茶,這店名讓我停車,解了這熱天午後的渴,某孩看見路邊標示黑面琵鷺保護區,遂有此願。 南38鄉道超級筆直,一路看過去我就是兩個字:哇喔!瞧瞧這路,直奔天際,雙線道不怎寬,卻
Thumbnail
2025/05/26
2017年廢校時全銜稱「三和國小龍岩分校」,學校走了半世紀後,又重回分校,最後廢校,令人唏噓。 那天一早從梅北國小出發,地圖上顯示兩條路可以到目的地。一條往西轉南,遠,但快;一條往南直走,少了2.5公里,卻多花兩分鐘。 我選了後者,後來一路行來真的是令我膽顫心驚!這是我探訪許多廢校以來走得最是驚
Thumbnail
2025/05/26
2017年廢校時全銜稱「三和國小龍岩分校」,學校走了半世紀後,又重回分校,最後廢校,令人唏噓。 那天一早從梅北國小出發,地圖上顯示兩條路可以到目的地。一條往西轉南,遠,但快;一條往南直走,少了2.5公里,卻多花兩分鐘。 我選了後者,後來一路行來真的是令我膽顫心驚!這是我探訪許多廢校以來走得最是驚
Thumbnail
2025/05/25
學校前面的路叫龍眼路,其實就是嘉151縣道,這路蜿蜒曲折甚是狹窄,南從太平老街一路攀山,北可接雲林樟湖十字關,這次就是去拜訪兩所小學。 路小蜿蜒但不險峻,行車要相當小心,一路是風光旎迤,有些路段還是霧氣裊繞、如入仙境,非常的飄渺,讓我開來甚覺仙氣。 學校在2015年因為村子沒娃子入學而給廢校,剩
Thumbnail
2025/05/25
學校前面的路叫龍眼路,其實就是嘉151縣道,這路蜿蜒曲折甚是狹窄,南從太平老街一路攀山,北可接雲林樟湖十字關,這次就是去拜訪兩所小學。 路小蜿蜒但不險峻,行車要相當小心,一路是風光旎迤,有些路段還是霧氣裊繞、如入仙境,非常的飄渺,讓我開來甚覺仙氣。 學校在2015年因為村子沒娃子入學而給廢校,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從竹山走151縣道往溪頭,在初鄉村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北往集集,這是139縣道,初鄉國小就在這三角叉路上。 進入這小村,就是一個寧靜可以形容,路兩旁就是房子夾著茶園,天際線低矮,還摻著高大的檳榔樹,綠意成了這邊的潑墨,我來時天色稍晚,已經瀰漫著淡淡的薄霧,到這十字路口紅綠燈,就給學校打停。 校門
Thumbnail
從竹山走151縣道往溪頭,在初鄉村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北往集集,這是139縣道,初鄉國小就在這三角叉路上。 進入這小村,就是一個寧靜可以形容,路兩旁就是房子夾著茶園,天際線低矮,還摻著高大的檳榔樹,綠意成了這邊的潑墨,我來時天色稍晚,已經瀰漫著淡淡的薄霧,到這十字路口紅綠燈,就給學校打停。 校門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這裡是個充滿著自然風情的地方,每次來到這裡,都感受到了三芝與四淡水的交融之美。這個地方承載著通往陽明山的脈絡,像是一座門戶,將人們引領至山野之中。 在這片土地上,農村的痕跡尚存,保留著那份純樸與自然的氛圍。停車在農家的空地上,看著眼前的風景,心中浮現了畫筆的念頭。或許,可以畫下對面那幾個樓梯
Thumbnail
這裡是個充滿著自然風情的地方,每次來到這裡,都感受到了三芝與四淡水的交融之美。這個地方承載著通往陽明山的脈絡,像是一座門戶,將人們引領至山野之中。 在這片土地上,農村的痕跡尚存,保留著那份純樸與自然的氛圍。停車在農家的空地上,看著眼前的風景,心中浮現了畫筆的念頭。或許,可以畫下對面那幾個樓梯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學校剛過完百年生日,值得慶賀。校園位在103市道和三和路三段口,但是校門卻是在三和路二段173巷裡,這巷子路幅窄,兩輛車會車的寬度,幸好學校側還留有人行道以利娃通學。 這條巷子其實就是「學校巷」,由路口依次是三重國小、光榮國中、光榮國小然後就見底了。兩小學夾著一國中,挺有興味,更有趣的是:在用鳥瞰
Thumbnail
學校剛過完百年生日,值得慶賀。校園位在103市道和三和路三段口,但是校門卻是在三和路二段173巷裡,這巷子路幅窄,兩輛車會車的寬度,幸好學校側還留有人行道以利娃通學。 這條巷子其實就是「學校巷」,由路口依次是三重國小、光榮國中、光榮國小然後就見底了。兩小學夾著一國中,挺有興味,更有趣的是:在用鳥瞰
Thumbnail
西湖國小位於環山路,鄰西湖國中一個巷道,校地2公頃,但目前學生只有5百位,每生用地相當寬廣。 校門短牆雙矮柱配警衛室二進門,入門後就是教學大樓,再後邊則是操場,校舍左側也有教室和活動中心,並設有泳池。 學校後邊是內湖路285巷,這巷子從南側內湖路口開始左側分別是捷運大樓、西湖國小、西湖國中,接北
Thumbnail
西湖國小位於環山路,鄰西湖國中一個巷道,校地2公頃,但目前學生只有5百位,每生用地相當寬廣。 校門短牆雙矮柱配警衛室二進門,入門後就是教學大樓,再後邊則是操場,校舍左側也有教室和活動中心,並設有泳池。 學校後邊是內湖路285巷,這巷子從南側內湖路口開始左側分別是捷運大樓、西湖國小、西湖國中,接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