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10 是圓圓過世後的第二天,我來台北上班,台北上班不若在桃園,獨自一人,很容易想東想西,從早上上班開始,我就心跳一直很快,腦中也一直輪播圓圓在醫院最後的場景,再加上晚上也睡不好,體力消耗很快,一早就有打瞌睡的感覺。
- 對於寵物過世的主人,如何走出傷痛,每天的心境轉換為何
- 一樣患有皮膚纖維肉瘤的貓貓,要趕快斬斷病根,不然蔓延就來不及了
- 安樂死決定的心境轉換
- 主人要更細心敏感,如果發覺寵物睡覺姿勢、習慣有變,就要開始警覺,舉圓圓例子來說,圓圓夏天基本上很隨興到處睡覺,但是這次夏天卻跟我一起睡,以往這是冬天才有的福利
時間來到下午快兩點,因為兩點有一場會議需要我報告,我便振作一下,帶著沒力的語氣完成報告,休息個幾分鐘,來到三點,又是一場會議,不過這次我只需要聽就好,然而這次是英文會議,我便有些聽不下去,開始放空想等等要幹嘛。
會議結束後,我一直在想當初決定安樂死這件事是不是錯的,我能夠決定圓圓的生死嗎,我就在網路上找跟圓圓一樣疾病的資料:皮膚纖維肉瘤,剛好找到一個病例,一隻五歲的貓一樣得到皮膚纖維肉瘤,發生的區域是背部肩胛骨,醫生安排手術切除後背的肉,術後 25 天出院,到第 50 天時,手術的肉仍未癒合,卻發現未癒合的肉開始冒出肉芽,經化驗又是一樣的腫瘤,此外發現也跟圓圓一樣轉移到肺部了,主人不忍開刀、化療的折騰,決定安樂死。
看到這樣的案例,我內心舒緩了一些,一方面圓圓是腳趾截肢而已,不至於大面積開刀切除,二來是病根雖然蔓延,但圓圓還陪伴了我十年,雖然結局不盡人意,但與其看圓圓難受,我也不應該把圓圓強留在身邊。
今天找了好多資料,我覺得有張圖片很有意思,我們以為看到了實物才覺得有存在,但也許就算沒看到,它仍存在,只是以不同形式出現,以下是圖片,說貓貓其實沒有不見,只是換了另一種方式陪伴:

附上一張圓圓夏天陪睡的照片,拍攝於 2022/6/10,這時候圓圓七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