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粗獷派建築師:人、建築與時代,當建築成為民族復返的路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2025|Brady Corbet

raw-image

匈牙利猶太裔建築師Tóth自猶太大屠殺中逃過劫難,飄洋過海移居美國賓州,他等待著與受困的妻子和姪女相聚,同時在輾轉之下,意外得到當地富豪Harrison的賞識,開啟了一座紀念建築的開發設計案。然而,權力的競逐成為了一場無止盡的迷失,身分的失所竟帶來了更劇烈的苦痛。

《粗獷派建築師》以三個小時半的漫長篇幅,投影著二戰後的浮動時代,虛構的個人傳記式故事不僅包括角色的生命轉折,也橫跨了一座建築的誕生。我們總是說,建築不朽,建築帶有思想且蘊含時代意義,建築也產生於意識形態鬥爭和詮釋之中,人、時代與建築三者相互交纏,電影緊抓著這之中的關係,藉以戳破美國夢的幻影、描繪民族的漂流,並刻寫家土的永恆。

raw-image

《粗獷派建築師》的母題無非是民族的離散,而離散後的復返終點,是建築、是故土,也是母親。一如文學影像常用的譬喻手法,女性又再次作為故鄉召喚的比擬,妻子Erzsébet與姪女Zsófia先是受困歐洲,兩人逃離美國後,一人虛弱得無法行走,而另一人近乎失語,此時的民族是殘弱且失聲的,仰賴他人相救,還時而遭受美國的紈褲子弟戲弄。相較之下,Tóth的經驗則是背棄家鄉的流離,而且這場流離並不僅限於身體,還包含了精神上的迷失。他是包浩斯(Bauhaus)畢業的建築師,其背景意味著對現代主義的信仰和烏托邦的憧憬,可同時,他身為匈牙利的難民,也終將赤裸地直面國際主義的謊言。明明自身崇尚的建築式樣消抹了國族差異,美國卻仍是容不下異族的他鄉,電影開頭穿越一片昏暗人群後,觀眾所見的自由女神像在鏡頭下顛倒錯置,混亂與失所便已在此明示。聘用Tóth的Harrison無疑是資本社會與帝國的縮影,「美國」被比喻成無母的資本家,連紀念喪母的建築都是現代主義的大理石混凝土,建造的過程看似灑脫慷慨,實則是隨興任意、蠻橫無比。美國作為移民國家的無根,既無法安定流離的靈魂,更甚以錢財欺壓他人,《粗獷派建築師》是如此誠實坦白地直指國家的惡霸與可悲,也若有似無的隱射了資本社會對於建築創造力的侷限。


Tóth靈魂的失所,在故事裡被用性的失能(或說失常)替代,他拒絕了妻子的慾求,另一方面又被Harrison侵犯。在一部意圖成為沉著史詩之作的電影中,這般的劇情處理不免稍嫌粗糙地過分,然而,卻也是藉因這樣的基礎,才得以成就整部電影最是完美的鏡頭、也是集大成的轉折——當Tóth時隔多年終於願意和妻子交歡,交纏的身體化成了彷如方正潔白建築的型體,此時妻子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母親」,而母親又成為了近似現代主義建築的型態,於是,透過視覺語彙寫盡了整部電影的核心比喻,身份和設計的再賦權終於成立,民族在流離之處得以復返,此段章節命名為美的核心,所意便正是在此。

raw-image

作品從家具到建築設計,建築意涵從服務他人到化為自身民族的詮釋,Tóth的一生,像是近代建築史的切片,回望CIAM、TEAM X和其發展的粗獷主義,現代主義發展的路途,既是依附著戰後的經濟與社會需求而生、帶有大同理念的改革意識,也是歷經不斷顛覆拆解後,尋得地方性和回應戰爭動盪的堅韌力量。片名引出的弦外之音,以粗獷主義(Brutalism)建築的特質奠定了故事認肯的核心價值,這些用混凝土或磚石建造的宏大量體,是因戰亂而生的產物,乍看粗糙混沌,實則卻是堅固難摧、是近似於永恆的狀態。在電影的尾聲,透過建築設計概念的詮釋,Tóth重新賦予自身民族敘事的權力,《粗獷派建築師》第一顆鏡頭直視的正是姪女Zsófia,其實從此便已清楚地揭示根源和家鄉的重要性,它試圖闡述的是,對於人類集體而言,這股重建與回望故土的力量,才是真正永恆美麗的事物。

raw-image

人、國族與建築的相互映照比喻,《粗獷派建築師》將民族遷徙的路徑,刻劃成更加深刻且具時代性的異地迴返之途。電影本身調度精準且層次豐沛,沉穩的節奏下飽含著對人類歷史的省思回望,同時,它也蘊含了著迷於建築的愛,鏡頭細細地呈現建築空間的結構與細部,剖析又推崇了設計敘事的價值和功能性。藝術創作、國族歷史、個人處境緊密的扣合鑲嵌,三者彼此影響、也互為一體,而電影,竟偉大至此地,能將三者收攏在一起,《粗獷派建築師》想成為史詩之作的野心,實在如那座建築一樣,巨大無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袖子的筆記本
1會員
7內容數
一些搬運過來的電影筆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巴頓芬克》揭露了好萊塢病態的片場體系是如何玷污了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就像厄爾酒店剝落的壁紙,露出背後一堵醜陋又飄散惡臭的牆,使創作和藝術的本質的臭膿重見天日,以及對脫離現實生活的藝術家和知識份子毫不留情地嘲諷。
Thumbnail
《巴頓芬克》揭露了好萊塢病態的片場體系是如何玷污了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就像厄爾酒店剝落的壁紙,露出背後一堵醜陋又飄散惡臭的牆,使創作和藝術的本質的臭膿重見天日,以及對脫離現實生活的藝術家和知識份子毫不留情地嘲諷。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改編自美國傳奇馬戲團大亨巴納姆先生的創業發家史。 背景在十分重視階級的時代,身為裁縫師之子的巴納姆,在因緣際會之下,認識富家千金夏麗蒂。家教嚴格的夏麗蒂被巴納姆的逗趣、幽默給吸引,長大後捨棄富裕生活,決定與巴納姆同甘共苦,攜手共度人生。
Thumbnail
改編自美國傳奇馬戲團大亨巴納姆先生的創業發家史。 背景在十分重視階級的時代,身為裁縫師之子的巴納姆,在因緣際會之下,認識富家千金夏麗蒂。家教嚴格的夏麗蒂被巴納姆的逗趣、幽默給吸引,長大後捨棄富裕生活,決定與巴納姆同甘共苦,攜手共度人生。
Thumbnail
在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下,各行各業都陷入了低潮。職業殺手阿Bart亦陷入了經濟危機。落魄的副導演阿全則是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電影高材生,他的夢想是成為下一個馬田史高西斯,但回港後卻只能當個副導演拍些三級。阿Bart為了吸引更多生意,便決定和阿全合作,一起買兇拍人,邊殺邊拍下殺人過程給客人觀看。
Thumbnail
在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下,各行各業都陷入了低潮。職業殺手阿Bart亦陷入了經濟危機。落魄的副導演阿全則是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電影高材生,他的夢想是成為下一個馬田史高西斯,但回港後卻只能當個副導演拍些三級。阿Bart為了吸引更多生意,便決定和阿全合作,一起買兇拍人,邊殺邊拍下殺人過程給客人觀看。
Thumbnail
本週收錄院線熱映《嗜殺路人甲》、六月院線片《托芙的房間》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本週收錄院線熱映《嗜殺路人甲》、六月院線片《托芙的房間》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環境之中,就不得不被那些過度豔麗的燈火給染色,無處可逃、無法置身事外。任何人在這座輝煌奪目的城市中,都顯得十分渺小、無力。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環境之中,就不得不被那些過度豔麗的燈火給染色,無處可逃、無法置身事外。任何人在這座輝煌奪目的城市中,都顯得十分渺小、無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