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財務自由不是夢,而是對金錢的重新理解與安排
前言:不是每個人都該「每季買一張」
最近看到媒體報導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強調高配息與快速填息,並提出「每季領息買一張」的策略。對資產累積期的年輕人,這很夢幻;對我——年近50、即將退休、準備靠資本過生活的人,這並不適用。00878對我而言,不是用來「再投資」的,是用來「過生活」的。 我關心的不是複利,而是下一季能否穩定配息、足夠支付房租、水電、簡單生活。
一、財務自由不是口號,而是一種現金流的轉換
從勞動收入走向資本現金流:我的過程
曾經,我相信努力工作可以翻轉人生。加班、接案、進修——我都做過。但慢慢地,身體累了,工作倦了,家庭壓力大了,我發現:勞動收入終有一天會停止,但開銷不會。
所以我開始學習投資,鎖定務實方向:股息收入。可預測、可規劃,風險相對較低,是我退休生活的核心。
金句:真正的財務自由,不是帳面資產數字,而是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依然能靠穩定現金流過生活。
二、00878不是複利工具,是我的生活費來源
網紅常說:「用00878配息再買一張,長期滾雪球。」對年輕人成立,但對退休族,我需要的是穩定現金收入,而非複利。
以目前00878配息水準(每季約0.45~0.5元),若持有10張,每季領4,500~5,000元;100張則4.5~5萬,每月約1.5萬以上,可支持基本生活。這才是退休重點:穩穩配、穩穩領。
三、複利,是年輕人的遊戲;我玩的是風險控管
退休者還有幾個20年可等?
年輕人看複利曲線、夢想20年後翻幾倍,退休族問的是:今年夠不夠用?明年會不會減配?能否撐過下一次市場波動?
目標不同:年輕人追求資產最大化,退休族追求風險最小化、現金流穩定化。
四、退休生活很現實:現金流才是安全網
退休後,沒有薪水,只有帳單:水電、健保、三餐、交通、偶爾醫療費……全靠現金流。帳面資產不支付日常開銷。
我有位國中女同學,16歲進工廠,婚後與先生靠微薄薪資生活,但堅持每年投資「台塑四寶」,靠長期股息養大孩子,退休後靠股息穩定生活。財務自由靠紀律與信念,而非聰明才智。
金句:退休後,保本與穩定配息,比追高報酬更重要。
五、退休後更容易掉入的兩個陷阱
- 消費陷阱:用金錢填補空虛,如高價旅遊、課程或偽健康講座。
- 理財陷阱:追求高報酬而忽略風險,高槓桿ETF、結構債、海外基金本金縮水。
六、我的退休理財原則:穩定為王、配置多元
- 原則一:高股息ETF搭配生活預算。00878、0056、00713提供穩定現金流,符合生活支出。
- 原則二:不信仰單一ETF,分散持有,降低風險。
- 原則三:持續學習與季檢討,每季檢視配息是否足夠,必要時調整持倉。
七、真正的財務自由:是選擇的自由
財務自由,不是年收百萬,也不是幾棟房,而是:即使沒有工作收入,仍能自由選擇生活方式。
00878不神奇,股息收入不是奇蹟,而是長年理財後的一種生活方式。
金句:我不是被動的窮退休人,而是一位用智慧安排生活的現金流管理者。
結語:你準備好過「沒有薪水」的日子了嗎?
退休後的世界,是一場新的修煉。別再被「每季買一張」的複利夢迷惑,也別被網紅KOL的財富自由曲線搞得心浮氣躁。
你真正需要問自己:
- 我的生活能否被穩定股息支持?
- 投資組合能否抵抗市場與生活不確定?
- 我是否有勇氣用理性、耐心與紀律迎接沒有薪水但自由的下半生?
如果你也在為退休現金流煩惱,歡迎留言分享規劃與做法,一起交換觀點、彼此學習。
👉 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身邊正在思考退休生活與現金流策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