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神話補給包07》, by papazaotravel
前言

阿波羅和培冬(科內利斯·德福斯,1636-1638年)
本系列《希臘神話補給包》為《歐洲歷史補給包》的分支主題,是筆者遊歐心得分享前的個人研究,目的在於了解歐洲的所見所聞。若你對歐洲旅遊有興趣又不想走馬看花,可以先從以下內容建立概念:筆者提醒:神話故事版本多樣,很多內容都有不只一種說法,大家當故事聽聽就好了。
摘要
- 阿波羅相關訊息
- 文藝之神阿波羅
- 阿波羅與達芙妮
- 風信子的由來
- 藝術中的阿波羅
1.阿波羅相關訊息

阿波羅神像(公元前4世紀,公有領域)
- 羅馬名:阿波羅(Apollo)
- 常見元素:月桂冠、紅色披肩、里拉琴、弓箭、巨蟒、烏鴉
- 相關主題:《阿波羅追求達芙妮》、《阿波羅和巨蟒培冬》、《海新瑟斯之死》、《阿波羅殺害克蘿妮絲》
2.文藝之神阿波羅

阿波羅與黛安娜的誕生(馬爾坎托尼奧·弗蘭切斯基尼,1692-1709年)
文藝之神阿波羅(Apollo)長相俊美又年輕,他還有位孿生姐姐阿提密斯(Artemis),兩人父母為宙斯(Zeus)和泰坦神勒托(Leto)。懷孕的勒托因和宙斯有一腿,遭赫拉(Hera)派出的巨蟒培冬(Python)追殺,好在最終還是生下了姊弟倆,而阿波羅長大後,也成功用箭術殺死了巨蟒。
阿波羅可謂多才多藝,精通箭術、音樂、藝術和醫藥,他還是預言之神、日光之神,本人的故事屬不勝數,其中《阿波羅追求達芙妮》最廣為人知。
▶︎延伸閱讀:赫拉你到底多愛記仇
3.阿波羅與達芙妮

阿波羅與達芙妮(波拉約洛,1470-1480年)
有次阿波羅因取笑愛神厄洛斯(Eros),便遭報復。厄洛斯對應羅馬的邱比特(Cupid),傳說他有兩種箭,一種是使人墜入愛河的金箭,另種是功能完全相反的鉛箭(白話就是直接讓人解掉)。
厄洛斯將金箭射向阿波羅,並將鉛箭射向在附近的達芙妮(Daphne),於是阿波羅對達芙妮一見鍾情,展開瘋狂追求,達芙妮則反之,不斷迴避人家,兩人上演你追我跑的戲碼。

阿波羅與達芙妮(貝尼尼,1622-1625年)
達芙妮竭力奔逃,仍無法擺脫阿波羅的追求,於是她向父親求助,希望能從中解脫。最終父親將達芙妮化作一顆月桂樹,才結束了這場鬧劇。阿波羅看見達芙妮化作月桂樹,內心十分難過,於是以其枝葉編織一頂月桂冠,紀念這位愛人,至此才有了阿波羅頭戴月桂冠的形象。
▶︎延伸閱讀:厄洛斯、邱比特傻傻分不清
4.風信子的由來

阿波羅教海新瑟斯彈奏里拉琴(路易·德·布洛涅,1688年)

海新瑟斯變成了花(尼古拉-勒內·若蘭,1769年)
另個有趣的故事是《海新瑟斯之死》,相傳阿波羅和美少年海新瑟斯(Hyacinthus)是好朋友,但西風之神仄費洛斯(Zephyrus)也喜歡海新瑟斯,因此產生忌妒之心。有次兩人在玩擲鐵餅,恰巧被仄費洛斯看見,仄費洛斯看的不是滋味,便趁阿波羅投擲時吹起一股強風,鐵餅沉沉地打在對方的額頭,海新瑟斯最終因血流不止而身亡。難過的阿波羅抱著海新瑟斯,而鮮血流入草地,開出了美麗的花朵,阿波羅為了紀念這位朋友,便將此花取名為風信子(Hyacinthus)。
5.藝術中的阿波羅

戰勝培冬的阿波羅(彼得羅·本維努提,1813年)
阿波羅是藝術常見的創作題材,通常衣著紅色披肩、頭戴月桂冠、手持里拉琴、攜帶弓箭...等等,有時身旁可見巨蟒和烏鴉。烏鴉其實是阿波羅的聖鳥,本擁有一身潔白羽毛,但因一場誤會害阿波羅殺死所愛之人克蘿妮絲(Coronis)。阿波羅得知真相後憤而懲罰聖鳥,將其嘴巴封住、羽毛變黑。
▶︎延伸閱讀:是誰送阿波羅里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