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雅丹地質公園/©Aunt Kaki
為了看雅丹的夕陽美景,下午5點左右到達景區,門口購票時聽說今天有沙塵暴,有90%機率看不到落日,確定還要入場嗎?
什麼?我聽到重點不是看不到落日,而是"沙塵暴"三字,這不是電影"神鬼傳奇"的畫面嗎?我腦內小劇場開始上演:烏雲密布,瞬間沙塵暴襲來,人、駱駝、車隊被掃得人仰馬翻,生存下來只有狼狽的主角…
另外就是還沒出發前,剛好看見新聞:敦煌鳴沙山沙塵暴,交警出動142輛車疏散遊客…這就是我對沙塵暴的印象。回過神,我心中疑惑著,這樣賭命的天氣,不阻止遊客進景區?為何還能賣票呢?
看見買票的人一個接一個,呃…這…我也買一下好了…既然來了就去體驗一下~沙~塵~暴~
說實話,內心存著不安…危急時會有人來疏散我們吧?
大陸旅遊景區一個比一個大,基本上驗票進場後,就必須搭觀光車移動去各個景點,這裡實在太大,容易迷航,亂走就會BYE了吧!於是規定得搭觀光大巴,原車原座跟著遊覽,不得擅自行動。隨車導遊再次告知今日有沙塵暴看不見落日,請全車乘客決定是否要在觀落日點停留,若不等候,遊完景點後提早載回出口解散。導遊稀鬆平常的態度讓我再次疑惑:沙塵暴這麼危險,為何還供參觀?
到了第一個觀賞景點,忐忑不安地走下車,被大風吹得走路東倒西歪,砂礫打在皮膚上超痛的,眼睛也張不開,遊客都縮著頭,拉緊衣服帽子,搶時間拍照,超級狼狽還不斷自我陶侃:都來這麼遠的地方了,不進來太可惜,就來體驗一下沙塵暴吧!
哈!大家都是一樣的心情啊!
遊玩幾個點,漸漸習慣了"沙塵暴",原來不是想像中那樣恐怖,難怪票務人員、隨車導遊都稀鬆平常的樣子,因為這時間點到的遊客都是為落日而來,只是提醒告知而已,我畫錯重點,而且把沙塵暴這一詞與恐怖、致命、災難連在一起啦…
還好有鼓起勇氣買門票入場,親身體驗了,解開對沙塵暴一詞的迷思,它應該跟下雨、颱風一樣有分強弱吧?不是每次都跟電影一樣可怕。
料的沒錯,全車人決議不等落日了,雖然提早返回,但是途中也看了好多不曾見過、不可思議的地貌,沒看到雅丹落日雖然有些遺憾,但,那就是再來旅行一次的藉口囉!
~後話,回到旅館,布鞋襪子裡都進了沙,腳趾頭縫縫也是,別說褲子口袋,背包任何沒有遮蓋的地方都能掏出沙子,最慘的是手機與保護殼之間的縫縫、充電孔…哇(哀號)~我可憐的手機~今天遇見的沙塵暴,對我還是有殺傷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