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撰寫一篇關於蟬的貼文《夏天的聲音》,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以及一段童年往事。
知名恐怖文學作家史蒂芬•金所寫小說改編拍攝成的電影,個人最喜歡的除了取材自《四季奇譚》拍攝的電影《刺激1995》之外,另外就是改編至同本著作另一篇章〈屍體〉拍攝而成的電影《Stand by me》。

這是部上映於1986年的電影,片中描述四個12歲男孩為了去看傳聞中一個小孩的屍體,共同結伴沿著鐵道展開一段小小旅程所發生的故事。看似平淡的題材與劇情,卻是一部對於童年成長有著深思與啟發的作品,這部電影相當經典,推薦大家有機會找來看看。
然而今天我不是要來聊這部經典之作,而是想說說一段小小的往事。約莫在我小學低年級,肯定比12歲小得多。那個艷陽高照的早上,我與幾個同住在巷弄裡的夥伴展開一段小小的旅程,為了去看一具屍體。那天早上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傳聞,附近的甘蔗田裡發現一具喝農藥自殺的屍體,聽說都已經發黑了。對於這樣驚奇的事,小孩子們聽了既有畏懼又有好奇,總之大家都很有情緒非常興奮,於是很快便決議一起去看看那具屍體。
那時候我住在台中市的下水湳,附近有非常多替台糖種植糖蔗的甘蔗田。收成的甘蔗都由一款比利時進口的燃煤蒸汽小火車載運,因此見到冒著黑煙與蒸氣的火車呼嘯在田野之間是我童年生活的日常。雖然物換星移下,蔗田阡陌早已成了都會樓房,但是現在的台中市大雅區還能見到一小段當年的鐵道遺構,足以見證製糖產業在台中市裡曾經的存在。
當時我們幾個小孩有大有小有男有女,稍作集結後,在沒有告知大人的情況下便擅自朝田園邊郊出發,很快一夥人就走上了小火車在跑的鐵道往西而行。那時正值盛夏暑假,還只是早上的時間天氣就已經非常炎熱。小孩子不懂得太陽曝曬及水分流失的危險,雖然每個人都淌著汗水,但心情都是既興奮又開心。沿著鐵道走著,兩邊除了綿延的甘蔗外,還有許多諸如芒草之類的禾本科植物。在炎熱的暑氣下,那個年代有種很常見的綠色草蟬會停留在樹葉上鳴叫,尤其以禾本科植物的葉子上最多。草蟬的體型不大,大概就一截成人指節的大小,也許還要再小一點,叫聲輕細非常悅耳,很快所有的小朋友都被這群葉脈上的小精靈所吸引。
不記得當時我們是如何取得很多塑膠袋,總之後來幾乎人人手上都有個塑膠袋在裝抓來的草蟬,大家還不忘摘上幾條長長的甘蔗葉子放進塑膠袋裡。沒多久每個人都興高采烈地抓了許多草蟬。後來一夥人回到巷弄裡各自返家吃午飯,每戶家門前的鐵窗上都綁著一袋草蟬,那天中午我住的那條小弄四處響著草蟬輕細的鳴聲好不動聽。
一直到我長大出了社會,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回憶起這段往事我才猛然想起,不對呀!那屍體勒?我們本來不是要去看屍體的嗎?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首動人的歌,電影《Stand by me》的主題曲,由Ben E.King所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