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 發佈:2025/06/17
金句: ETF的背後,是一整套「主動策略」包裝成的「被動工具」。
ETF不是完全被動:背後的祕密在「指數設計」
很多人以為ETF就是省事的定期定額工具,但事實上只有一半正確。ETF雖然是被動追蹤指數,但那個「指數」卻是基金公司精心設計出來的:篩選條件、加權方式、甚至反映了市場判斷。
所以ETF看似被動,卻隱藏著一套主動邏輯。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高股息ETF,0056與00918會出現差異巨大的原因。00918爆紅背後的真相:配息多、回本快的策略秘訣
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能在短期內爆紅,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填息優先」的設計:
- 從台灣市值前150大企業中,挑選連續四季獲利的公司
- 檢視過去15次除息紀錄,找出「填息次數最多」的股票
- 最終挑選30檔組成ETF
這種設計不只看殖利率,更強調「配息後股價能快速回升」,對於想要現金流、又不想帳面虧損的投資人,非常有吸引力。
0056經典策略揭密:慢火長煮的存股王道
0056(元大高股息)是許多存股族的第一張ETF,它的邏輯著重於「未來一年預估殖利率」。
優點:
- 策略簡單透明
- 偏向逆勢、低價進場
- 波動小,適合長期持有
缺點: 因為沒有特別考量「填息速度」,所以常見配息後股價回不來,造成帳面虧損。對在意短期績效的投資人來說,這可能是心理壓力。
ETF設計的時代密碼:從0056到00918的轉變
0056誕生於2007年,那時候高股息策略大受歡迎。到了2020年代,市場環境變了:波動加大、利率與通膨影響資金流向,投資人更在意「報酬效率」。00918就是在這種氛圍下出現的新一代ETF,因此更切中時代需求。
多因子策略: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很多ETF主打「多因子」:高殖利率+ROE+穩定配息+低波動+快填息,但現實中這些條件常常互相矛盾:
- 高配息的公司可能缺乏成長
- 高ROE的公司往往少配息
- 填息快的股票,殖利率不一定高
沒有完美的ETF,只有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策略。
投資人速配指南:0056 vs 00918,你的最佳選擇是?
適合0056的投資人:
- 追求長期現金流,投資期限5年以上
- 能接受短期帳面波動
- 重視退休穩定收入
適合00918的投資人:
- 希望配息後股價能快速回本
- 偏向短中期操作,重視報酬效率
- 喜歡季配息,現金流即時性高
結語:ETF勝負關鍵,不在績效,而在認知
ETF很方便,但不是萬能。真正的差別在於背後的邏輯與定位。選對策略,遠比追逐短期績效更重要。
結語金句: ETF再好,如果買錯策略,就像穿著潛水衣去跑馬拉松——一定不舒服。
小提問
- 你主要持有哪一檔高股息ETF?是堅守0056還是看好00918?
- 你比較在意「殖利率高」還是「填息速度快」?為什麼?
- 有沒有自選的高股息組合?分享一下你的心得!
(按讚、收藏或轉發,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