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裡蟬聲震響的一個夏日午后。
有一個小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晃呀晃,嘴裡哼著自己隨意編的曲調。清亮的歌聲,像穿過林梢的風,連躲在葉子裡的蟬都伸出頭來一探究竟。
突然,小牧童停止哼歌,眼睛盯著某棵大樹。
原來他聽見樹上有一隻蟬,唱得比他還賣力!
小牧童屏住呼吸,連黃牛也察覺主人的心思,安靜杵在原地不動。一種非刻意的靜止狀態,像一幅畫上的彩筆,停在落筆前那一秒;斑駁的光影,隨微風輕晃,晃到遙遠的童年,悄悄凝結成記憶裡一滴滴... 水彩🫧。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清 · 袁枚
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詩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但畫面富節奏感,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勾勒一幅悠閒的鄉村生活。看得出來上面的詩沒有提到「水彩」,是我自己湊上的。因為水彩練習在六月完成兩張線稿後停滯了好一陣子。雖然沒動筆畫,但欣賞照片與走訪觀音鄉蓮花季時,一直都在心中勾勒可能畫出來的模樣,直到初步完成下面的四幅水彩練習。拍照時又發現一些不足,留未來回顧時提筆再修了~🫧。
Art does not reproduce the visible; rather it makes visible.
藝術並非重述所見,而是創造所見
- 瑞士畫家 保羅・克利 (Paul Klee, 1879-1940)
🫧W85

圖YHCC@水彩練習W85, 26x18cm, AUG2025
🫧W86

圖YHCC@水彩練習W86, 26x18cm, AUG2025
🫧W87

圖YHCC@水彩練習@87, 26x18cm, AUG2025
🫧W88

圖YHCC@水彩練習W88, 38x26cm, AUG2025
🐝... 對哪一幅最有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