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軍成功轟炸伊朗3處核設施。美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軍派出B-2轟炸機, 從美國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不間斷飛行37小時 ,攜帶有碉堡剋星之稱的「GBU-57」巨型鑽地彈,轟炸「福爾多」與「納坦茲」鈾濃縮廠, 這是美軍首度在實戰中,動用碉堡剋星 。再從美軍潛艦上,朝「納坦茲」跟「伊斯法罕」發射30枚「戰斧巡弋飛彈」,力求完全摧毀這3處核設施。美軍公布更多細節,行動名稱為「午夜重錘行動」,為美國史上最大B-2轟炸機任務,及首次實戰使用的「巨型鑽地彈」。行動期間,伊朗毫無所覺,戰機並未起飛。(See:2025/06/22,中央社,華視,美正式參戰!B-2轟炸機攜「碉堡剋星」 炸伊朗3核設施美「午夜重錘行動」襲伊朗 首次使用巨型鑽地彈)
中國軍事網站則稱,B-2這類「完全匿蹤」遠距離重型轟炸機,為中國缺少,也是若遭敵國攻擊會較難應對的戰略武器。(See:2025/06/22,三立新聞,美國證實B-2轟炸機「完全消滅伊朗核設施」 中國剉:若我們被炸…)
美中貿易戰陰霾揮之不去,中國經濟前景不明,儘管北京當局今年2月推出穩外資20條措施,外資仍持續減少對中國的投資。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前5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FDI)金額年減13.2%,減幅較前4個月的10.9%擴大。(See:2025/06/22,自由時報,北京穩外資措施沒效 中國前5個月FDI減幅擴大至13.2%)
中國經濟疲弱不振,許多產業處在「內捲式」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中持續承受巨額虧損,近年不少在中國有投資的台灣少上市櫃公司也難倖免。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靠中國的傳統產業到了算總帳時刻」為題在臉書發文寫道,每次選舉時,中國都會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拿出來威脅台灣,很多政治人物及企業家都會跳出來恐嚇政府,但這些喜歡出來罵政府的企業如今都「泥菩薩過江」。
謝金河表示,當時他提到ECFA的危機與轉機,指台塑集團未來幾年會很辛苦,必須轉型求變;同時也對台泥充滿期待,不過時隔3年回頭看,台灣的傳統產業提升有限,反而在期待對岸釋出善意,對ECFA充滿期待下,一步步走向困境。他進一步說,最近台股彈升5000點,很多績優公司股價再創新高,但多數傳統產業股價都創新低,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泥跌至25.4元,台塑四寶都在低檔。
謝金河說:這幾天,汽車,自行車廠股價紛紛破底,像裕隆日產在盛況時可以在中國賺近百億,今年開始賠錢,股價從449元跌至54.1元。自行車的巨大過去每年在中國賺50億以上,如今一季剩3億,美利達過去可以賺10.9億,現在快損益兩平,股價紛紛創新低。
謝金河說明,這幾天看了一下鄉林建設的股價(跌破10元),嚇一跳,鄉林是從124元跌下來的,這些年,鄉林建設努力在台灣推案,他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提到台灣到處都是他蓋的房子,但是很多營建公司都賺翻了,只有鄉林每年都賠錢,原來是被中國的虧損吃掉的,但是賴正鎰仍然不改其志,希望中國的事業可以賺大錢。
(See:2025/06/21,民視新聞,赴中發展的「台灣傳產」準備完蛋?謝金河全說了、風傳媒,傳產算總帳時間到?台塑、裕隆快破底 謝金河見「這一檔」股價嚇一跳、三立新聞,過去卅年「在中國發展的傳產」慘了!謝金河示警:算總帳的時刻來了、Newtalk新聞,ECFA發大財? 謝金河:在中國發展的台灣傳統產業面臨算總帳時刻、太報,台股反彈傳產股卻創低 謝金河:靠中國傳產到了算總帳時刻)
美國對等關稅態勢未明之際,美中科技戰似又進一步升溫,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正考慮撤銷三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三星(Samsung)與SK海力士(SK Hynix)3家的在中國工廠使用美國技術的特殊授權。消息一出,重挫半導體類股。專家指出,若確定實施,中國可能加速國產進口替代,讓台積電等晶片大廠失去中國訂單,營收恐受衝擊。白宮官員強調,這並不代表貿易戰局勢升級,而是把晶片設備的許可機制與中方現有的稀土原料許可機制保持一致,美中雙方對於完備倫敦協議持續有所進展。
(See:2025/06/21,台視新聞,傳美國擬撤銷晶片豁免權!台積電ADR收跌1.87% 恐衝擊中國廠訂單、鏡新聞,美擬撤銷台積電中國廠「技術豁免」 專家憂:衝擊營收、風傳媒,台積電重傷?美國擬撤中國晶片廠豁免 學者提3警訊:台灣半導體影響恐比韓國慘)
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週三(6月18日)登場,週四進入第二天的議程,在此次峰會中,因應民眾對全球經濟市場走向感到不安,請到《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專講,謝金河大膽提出預測表示:「川普關稅豁免一定會延期,可能會延很多次。」謝金河直言,2025年肯定是大家一生中變化最劇烈的年份之一。「這個世界現在倒轉過來,大家都在築高墻」,他指出,美墨邊境築牆只是表象,關稅、移民政策,都是川普築起的更高的牆。「川普2025年1月20日上任,給大家很多驚嚇,但我們千萬不要被他的驚嚇擊倒,因為山不轉,川普會轉,最後會跪下來的一定是川普。」謝金河這樣強調。
他也跟大家分享,事實上,在川普年輕時的著作《交易的藝術》中,即揭露這位狂人總統的談判邏輯:「先漫天喊價嚇死對方,然後觀察對方反應,最後在混亂中達成協議。」在有心理準備後,他提醒大家:「你千萬不要緊張,為什麼?因為最後還是會回來。」(See:2025/06/20,今周刊,台灣大未來》90天關稅豁免7/9到期,謝金河預測會延很多次:別被川普嚇倒「最後跪的一定是他」)
辜朝明則認為,川普的崛起並非偶然,數十年來,高達41兆美元的損失,重創了美國的製造業和藍領工人,使他們成為「自由貿易的失敗者」。川普之所以能獲得支持,走進白宮,是因為他提出了「保護主義」以解決這些人的困境。
辜朝明指出,不公平的關稅制度來自歷史問題,起因是二戰後美國為幫助歐洲和日本經濟復甦而允許其設定高關稅。儘管這種不平衡導致美國長期貿易逆差,但辜朝明仍然強調,匯率才是導致美國貿易逆差的「最大問題」。然而,匯率調整必須謹慎進行......
辜朝明認為,資產負債表衰退是許多經濟體面臨的核心挑戰,不能簡單的用消費疲軟一語帶過。 同時,辜朝明也揭示了美國在低失業率表象下,民眾實質薪資停滯所導致的不滿情緒。 最後,辜朝明也將分析中國發生大規模金融危機可能性。
(See:2025/06/18/19/20,財訊,辜朝明深度解析川普:美國40年貿易逆差 如何推動「保護主義」|人物專訪 Part1、辜朝明:「他們都錯了!」為何匯率是比關稅更關鍵的「自由貿易」挑戰?|人物專訪 Part2、辜朝明直指中國經濟真相:消費疲軟、資產負債表衰退、超低國債殖利率的深層警訊!|人物專訪 Part3)
2027年是中共建軍百年,對解放軍來說有象徵性的意義,有外媒指稱中國將選在2027年武力侵犯台灣,也讓外界關注兩岸局勢。瑞士《新蘇黎世報》一篇評論中指出,中國暫時不會對台灣發動武力攻擊並曝光原因。《新蘇黎世報》報導評論指出,目前台灣地位充滿不確定性,對中國來說比起深具風險的軍事征服更為有利。中國內政上,解決台灣問題是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一大依據,台灣問題在內政外交上都可被掌權者運用。文章中點名台灣也是中國在太平洋擴張軍力的好藉口。中國可以透過台灣知道究竟可以走到多遠、試探西方各國的底線。在國與國的雙邊對話之中,台灣也是一張王牌,矛盾的存在加強中國根據自身利益打造國際秩序的能力。所以,眼下前途未卜、充滿不確定性的台灣對中國來說,比起風險高昂的武力進攻有利多了。(See:2025/06/21,三立新聞,「台灣是一張王牌」中國暫不發動武統原因曝光 專家認得不償失)
川普於美東時間21日突然宣布,美軍已對伊朗3處核設施展開空襲,消息震撼全球金融市場,加密貨幣首當其衝。比特幣聞訊一度閃崩,最低跌至100,866美元,日內跌幅超過5%,其餘主流幣種亦全面走弱。以太幣跌破2,300美元關卡,盤中一度觸及2,232.47美元;Solana與狗狗幣也同步下挫逾3%,反映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投資人轉趨保守。(See:2025/06/22,FTNN新聞,美軍轟炸伊朗3大核設施!比特幣崩跌10萬美元 加密幣市場全線重挫)
美國財經媒體《The Motley Fool》分析,儘管油價近年波動加劇,能源產業前景受市場質疑,波克夏 · 海瑟威卻持續加碼石油與天然氣資產。由華倫・巴菲特領軍的這家投資巨頭不僅逆勢操作,更將能源股納入前五大核心持股,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究竟股神預見了什麼?對投資人而言,巴菲特的動向或許提供一項警示與啟示:在不確定性加劇的時代,能源資產不僅是通膨與地緣風險的避風港,也可能成為長線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See:2025/06/21,鉅亨網,逆勢重押能源股 巴菲特大舉布局油氣資產釋長線訊號)
資深分析師蔡明彰指出,即便台灣經濟基本面穩健,可背後仍隱含三大潛在風險,使台股表現明顯落後其他主要股市,投資人不可掉以輕心。股市為經濟的先行指標。第二項風險來自出口市場過度集中。第三項變數則是「TACO交易」效應遞減。(See:2025/06/22,,台股多頭快結束?川普變數難解 蔡明彰揭「3大警訊」:第3季GDP恐剩1%)
凡此,透露出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市場避險情緒擴大,以及資金流向可能出現結構轉變的訊號。川普轟炸伊朗,美國引爆中東戰火,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正逐漸升高,恐演變成全球大戰!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表示,全球經濟將由5大力量來形塑和創造。他談及第三股力量-「大國衝突」時特別點名台灣。《CNBC》報導,達利歐在新加坡米爾肯研究院亞洲高峰會表示,5大力量彼此相互關聯,且往往是週期性,包括債務、貨幣和經濟週期、美國內部的秩序與失序,還有大國衝突、大自然的反撲、科技。(See:2024/09/19,自由時報,橋水創辦人達里歐曝「五大力量形塑全球經濟」 台灣被點名)
達利歐嘗言:找出最壞的情況並為自己遮掩總是值得的。然後,確保你的錢不是全部放在一個地方。"(It always pays to find out whatever the worst-case scenario is and cover yourself from that, then, make sure your money isn’t all in one place. )
如前所述,就「經濟週期(Business cycle)理論」,全球經濟目前正處於週期性的放緩,部分主要經濟體甚至已進入「衰退階段」的邊緣或初期。「在風暴來臨前,應該修補屋頂;而不是等下雨時才匆匆搶修。」因此,以「投資組合」進行風險分散,應屬合理且必要。重新布局資產的時刻已到!搶救資產的規劃,此正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