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 it》的火紅皮褸跟MJ其他經造型一樣,一見難忘,也只有他駕馭得了。
(寫在2025:說起MJ,人們通常只想到他的舞跳得有多勁、歌唱得有多好,但我最欣賞他的心態。6月了,除了想起他,還該多多認識他。)
Moonwalk with you--<Moonwalk>的讀後感
終於看完了MJ的Moonwalk。
別訝異我怎麼現在才看完這本書。其實我應該說,終於從頭到尾看了一次。
但也不是連續看的。
(到底我在說什麼呢?)
其實我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時,是電子版的(我還特意買了電腦用的電子辭典來看!),英文版雖很原汁原味,但不太好讀,很花時間,加上電子版不能bookmark,結果看來看去,都是頭幾十行!熟到快背得出了。
後來在書店買到書的繁體版,不是無心思看,但我不知怎的很喜歡跳來看,有時看看他的小時候、有時又看看他長大。有段時間真的從第一頁開始看,但過後又沒時間看,所以我今年的其中一個目標是:盡快看完這本書,不准那麼多藉口。結果我便由第三章,大約是我上次停下來的部份開始看。
這本書是MJ的唯一自傳。有人說他是找人代筆,這我不知道孰真孰假,但這是MJ迷必修的書,其他的人也應該看一看。一直以來,都是其他人、傳媒在講論他,所有都是人們看到和聽到再報道,都是二手的;讓他有機會說一說吧,也讓自己有機會得第一手的資訊。沒人甘願做奴隸,讓人牽著鼻子走,讓人喜歡塞什麼進肚子就塞什麼吧?是時候拿回選擇權了。
這本書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這本書只提到約三十歲的他,因為是他差不多這個年紀出的,往後的廿多年提不到,很令人惋惜。
看的時候,不會覺得這是本二十多年前的書。看英文版的話,真的會感覺到他在用他又軟又柔的聲音說著自己的經歷,跟讀者就像談話一樣。你不會覺得這是一堆字,而是一個人、一個朋友在跟你談話。
可能當中有許多的事情大家都聽過很多次,給報道過很多次,但交織起來就是他的人生。
再一次見得到他是個天才,努力不懈的人。
除了他的天份和努力,另一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MJ這個人的思路非常清晰,說的話做的事都很有哲理,不會空談一大堆理論,其實沒人做得到。他本身就是本教科書,令人很折服的一點是:我知道是怎麼回事,我知道要怎樣做才會好,我現在就做給你看,結果他會把做的過程和成功展現在你眼前。可是他會很囂張嗎?他沒這種淫威,也完全不需要,從做的過程和結果,你已明白什麼是實力,讓人甘拜下風。
我說得誇張嗎?好好了解MJ,真的好好了解他,再看看自己,看看身邊的人,看看大家所「崇拜」的人再下判斷吧。我也不想這樣吹捧他,但我會說,越看就越見分別,越看就越覺得這個人不能錯過。
看這本書的時候,真的不覺得那時的他不過三十歲,那麼年輕,但思想那麼成熟。我發現很多三十歲的人都混混噩噩,包括年紀不輕的自己。
看他長大後的工作,有很多精警的語句抄下。你會看到是什麼心態讓他成功;他是如何對待手上的工作。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妥協地做到盡善盡美才交貨。現在三十歲的還會這樣想嗎?當他想著如何令自己的產品物有所值,讓人甘心情願掏錢出來買和收藏,怎樣為一個專案去獻出自己的時候,普遍的人只會盤算怎樣用最小的心力得到最大的報酬,怎樣可以不負責任地抽身而退,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内騙到顧客最多的錢!
可能有人會說:「他是MJ嘛。他有錢、有機會,當然做得到,換作是我也可以。」他從小就在受訓。他說「彷彿永遠都在做這事」。一首歌錄好幾十個版本。光是這種重覆的生活,一般人受得了嗎?
我有他作為榜樣,知道要怎樣盡力盡心去做,可他是沒榜樣也知道要如何做哦。
書中的他像一個三十歲的人嗎?他比大家心目中高深莫測得多。正如大家看This is it的時,也不會覺得這位兄台已五十歲了。
我常在這裏說,光聽我在說沒用,要自己去看去感受才會見到是怎麼回事。他已離開了地球,也不認識大家,基本上地球上的一切,包括大家對他的想法已跟他無關。可是大家還有機會去認識他嘛,讓自己有一個機會去認識這個世界級的明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