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洋-KY(5907)其實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意外,我從來就沒想過會投資這家公司過。
這是2017年的事了,我當時已結束開設投資公司好一陣子,基本上都是以手上的資金在操作,加上有親友請我幫他們,所以我就過著忙碌的小股東生活,常常去參加各種法說會。
法說會這事兒其實一開始並不流行,至少與一般散戶投資人無關,因為它是有門檻的。記得剛開始投資的時候並不知道原來券商會定時與上市櫃公司舉辦法說會,而且因為是法人限定,所以我也不太放在心上,也很少去接觸。但因為有開過投資公司的關係,慢慢我學會運用過去公司印製的名片報名參加各種法說會,也因此瞭解到法說會其實對投資人來說,含金量很高。
但大洋-KY(5907)不是因為聽法說會知道的,我記得2017年某次在參加櫃買中心舉辦的法說,我聽著台上發言人講解公司資訊與近況很認真的作筆記。題外話,很遺憾地我回想不起來當初聽的這場是哪家公司了。會後所有人忙著前去講台前跟發言人探詢各種不能在公開場合說的小道消息,甚至會後還有可愛的小房間供公司經營階層與有興趣的投資人或研究員、記者對談,而這是當時法說會最值得參與的部分。
可能我聽不懂這公司的營運模式(常常會這樣),也可能是覺得很無聊,(老闆說大家可叫他"送十元"),會後休息時間我坐在位置上沒有一同前往小房間聆聽小道消息,也沒有去貪婪地拿取各種小點心與茶點來享用。這時隔壁的投資人來與我攀談,聊著彼此是什麼樣的身分。
通常,這種場合會有幾種人存在,第一種是最常見的法人聘請的股票研究員,他們會隨著召開法說會的公司名氣高低不成比例的增加或減少。如果是電子股又是當紅炸子雞,就常常滿場都是他們的人。標準配備是筆電與西裝,而且通常不會聽完整場,忙碌匆匆地似乎要再趕往下一個相同的地方做同樣的事。
如果是普通非電子公司,櫃買中心或證交所又有附贈茶點或小點心餐盒時,大媽阿伯們會不成比例地增加。我不知道他們怎麼知道這裡有免費的點心可以吃又有冷氣可以吹,他們會很團結地出現又整團地消失,常常我很懷疑其中有一些人是流浪漢(看穿著打扮與拿著一大堆塑膠袋),但這是自由民主的社會,既然人人都可以參加而飯店工作人員也沒有趕人,那我想自己也不須太小心眼去看待。
最少見的就是一般真正的散戶投資人了,我想主要是平常大家都要上班,而法說會都開在平日下午,有工作在身的人是很難在這時段出現。也因此散戶投資人的出現通常很珍貴彌稀,而真正懂得正在法說公司營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做這工作(自己跑法說)如果沒有人付出報酬,要主動花力氣參加真的很困難。畢竟看不到收穫,而且通常一個人也很難評估整理太多家公司的各種資訊。所以,我常常也是很懶得跑一趟,不想在看不到收穫的地方著墨。
回到隔壁的投資人攀談,經過寒暄問候後,該投資人原來曾是國泰人壽的研究員,回歸家庭後孩子大了想說來從事老本行,所以來聽法說看看。原來是法人出身的老師傅,我真的很開心遇到這樣的高手,會後我們聊了很多並提到,他原來手上有一檔最大持股套牢叫做大洋-KY(5907),從50幾塊跌到20幾,他感到很不開心想直接到公司約訪發言人,但一個人去又覺得怪怪的,所以他找我一起去。
大洋-KY(5907)2017年k線(週線)

*(k線圖擷取自XQ全球贏家)
事實上,直到前往拜訪的前一天我都提不起精神去研究這家公司,因為我覺得他實在是太爛了。大洋-KY(5907)在這之前2017年前三季因為受到匯損影響第三季呈現虧損,第三季匯損達1.48億新台幣,約每股虧損0.75元,本業因淡季小幅虧損約0.2元,第三季每股淨損0.83元。前三季匯兌損失共約5億新台幣,原因在於今年歐元大幅升值,致歐元貸款產生匯兌評價損失,前三季公司合計每股淨損0.38元。
另一方面,由於母公司是益航(2601),該公司的過往劣跡斑斑,當時有在投資的人大概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可是就跟參加法說會一樣,你可能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巧克力是好的還是壞的!」所以我還是提起精神來研究一下。我努力試著找出一些問題作為拜訪大洋-KY(5907)的Q&A,希望透過與財務長的訪談能釐清一些資訊。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