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配息ETF有多香?香到連你本金都不剩》
甜蜜陷阱裡的血淚故事,別被「月月領錢」騙了
---
✅ 前言:
# 台股大盤的長期趨勢,才是決定所有績效的主因。
# 月配息,聽起來多美?每個月都有現金進帳,像是在投資中領「零用錢」。
但真相是:
# 月配息ETF可能是把你的本金慢慢吃掉,讓你領著血汗錢看著資產越縮越小。
---
📉 為什麼月配息ETF容易「本金縮水」?
1. 配息來源不單純
* ETF配息來源不只有股票的股息,還包括「賣資產」的資本利得
* 你以為領的是利息,其實是本金在被「挖走」
2. 配息頻率高,成本更高
* 月配息會帶來高頻除息,股價每次都會扣除配息
* 長期來看,股價難以填息,資產淨值逐漸縮水
3. 管理費用和交易成本侵蝕報酬
* 配息頻繁,ETF為了維持流動性和配息,會產生成本
* 費用高,影響長期總報酬
---
🔍 實例警示:
📉某熱門月配息ETF,淨值10元,月配息0.05元,表面殖利率6%。
📉聽起來爽歪歪,但一個月配0.05元,股價除息後理論上會跌0.05元。
📉股價不填息,淨值長期往下走。
你每月領現金,但資產縮水,【 長期淨報酬可能為負。】
---
🧠 如何避免月配息陷阱?
✅ 1. 看清配息來源
* 查ETF年報,分辨配息是靠「股息」還是「賣資產」
* 賣資產比例過高的要小心
✅ 2. 不要只盯月配息數字
* 殖利率看似高,但不能只看表面數據
* 更應該關注「淨值走勢」和「長期報酬」
✅ 3. 適合有穩定現金流需求的人,非長期投資首選
* 退休族或需要現金流的人可考慮
* 但存資本、增值者慎選
---
🧨 結語:
月配息不是福音,要實際去深入了解【有條件的福音】,
不懂背後真相,領到的錢可能是你血汗本金的分期付款。
「別讓月配息的甜言蜜語,成為你資產縮水的催眠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