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有時候,不是因為愛情正盛,而是因為那時,你剛好需要一個人,而他剛好對你好。】
我和 A 是在網路上認識的。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見網友。沒想到,竟也就這樣,聊著聊著,聊出了一段感情。
他是高雄人,長相不差,甚至有人他「帥」。但說真的,他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如果要打分數,如果前任是 100 分的存在,他大概只能算 80 分。
不過,他的個性讓我放下了很多防備。他溫順、老實、沒有心機,給人一種穩定而安心的感覺。
我們認識大概一個月,他就向我告白了。
那時候的我,還沒學會保留。還沒在一起前,我就把自己的過去一五一十地告訴他——那些感情的傷、那些生活的荒唐。他聽得很安靜,最後只說了一句:「那都是過去的事,只要以後你心裡有我就好。」
他的好,不只是嘴上說說。
我記得有一次,我隨口抱怨一句「不想一個人騎車回家」,他竟然花了兩個小時,帶著安全帽,從他家走路來接我,只為了能陪我騎車回家。還有那些節日——每一個他都記得,比我還清楚。總是會準備各種小驚喜,不讓任何一個節日被遺忘。
我知道,他真的很愛我,甚至遠比我愛他還多。
交往快一年時,那陣子我工作不太順利,曾經跟他提過,想回北部發展。他聽了之後,幾乎沒多想就說:「你留在高雄,我養你。」
過沒幾天,他就跟家人談起了他的計劃。他說想正式提親,和我訂婚。這樣一來,我就能搬去他家,不用再租房,也能讓他照顧我。
那段時間,我的心卻常常陷入迷惘。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盯著天花板想:「我真的準備好進入婚姻了嗎?」
婚期已經訂下,雙方家長也都知情。他比我還積極地安排所有細節,而我什麼也不用做——只要點頭,就能當個被照顧的準新娘。
但越靠近那個日子,我心裡卻越來越不安。
我曾經在深夜,看著他熟睡的側臉,心裡浮現的不是幸福,而是:「我還有機會回頭嗎?」
我真的想過退婚,甚至有一晚,我打好了一封訊息,只差一個「傳送」。
但我最後還是沒按下去。我想,也許這樣的愛,雖然不夠轟烈,但夠穩定;雖然不讓人怦然心動,但至少也不會心碎難過。
那時候的我,以為這樣就夠了。
訂婚之後,我順理成章地搬進他家。
他家的房子很大,有四層樓、六間套房,每間都有獨立衛浴和小客廳。功能齊全得讓人幾乎不需要踏出房門,這也意味著,家人之間的互動,幾乎沒有。
其實,在訂婚前,我並沒有真正見過他的家人,只知道他是家中長子,有個弟弟,家境不錯,但他似乎不是最受寵的那個。
搬進去之後,雖然與我原本想像的差不多——生活便利、少有干涉——但我始終覺得哪裡怪怪的。
有時下班後,我想先在房裡休息一下,但沒過多久,房門外的對講機就會突然響起——是婆婆叫我下樓吃飯。
那聲音刺耳,幾次都把我嚇醒。久而久之,我睡覺一定要戴耳塞,否則會焦慮到無法入睡。
跟同事聊起家裡的相處模式時,大家都很羨慕我。說我命好,嫁得好,幾乎不用做家事。可誰知道,這恰恰是我最大的壓力來源。
不是我不願意做,而是我想做的時候,他們早就都做好了;甚至連我洗澡換下來的衣服,也會被婆婆拿去跟其他家人的衣服一起洗。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能理解我這種壓力。
我想保有一點自己的空間,一點生活的界線。但每當我試著表達時,換來的,總是:「你人在福中不知福。」
---
【我們曾以為「被照顧」是幸福的模樣,卻沒想過,那也可能是最柔軟的束縛。那些沒說出口的疲憊,不代表我不累;那些沒有爭執的日子,也不代表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