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思維:中國景氣下滑,市場蕭條!內憂外患十大挑戰!台灣經濟寒冬警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中國正面臨著房地產危機、銀行業危機、青年失業危機、資金外逃危機、債務金融危機!產業更面臨產能過剩危機、債務通縮危機!台灣產業的投資也應非常特別謹慎小心才行!中國陷入持續結構性通縮、正步入經濟蕭條...美國則經濟動能趨弱,正逼近技術性衰退...全球經濟同步放緩,邁向中期停滯...台灣也進入由熱轉冷,可能邁入經濟寒冬的嚴峻時刻


產經新聞報導,知名迴轉壽司「藏壽司」2日表示,計劃在今年底前關閉中國的全部3家店鋪。(See:2025/07/03,壹蘋新聞,藏壽司等不到中國經濟迴轉 無奈宣布「年底分店全關門」)

中國製造業景氣連續第三個月下滑。根據30日公布的一項官方調查顯示,儘管部分指標略有改善,但整體數據仍反映出工廠經理在面對疲弱的國內需求及動盪不安的對美貿易關係時,難以提振產能與訂單。(See:2025/06/30,優分析,中國經濟|製造業PMI連三月下滑,內需持續疲弱壓抑產能與訂單!)

中國6月官方製造業PMI再次落在景氣榮枯線以下,連續數月呈現收縮,反映出內外需求疲弱、出口壓力升高與企業信心低迷的現況。儘管北京當局持續釋出刺激政策,包括加碼基建與鬆綁房市限制,製造業回升仍顯乏力。《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以及美中科技戰持續拉鋸,都是拖累中國製造業復甦的核心挑戰。(See:2025/07/01,風傳媒/金牛幫幫忙,中國經濟復甦再受考驗!6月PMI連續下滑,製造業景氣持續承壓)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與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指出,中國經濟的問題在於,生產過剩內需不振。過去依靠出口與國家主導投資的模式,已導致國內產能嚴重過剩。當內部消費無法吸收這些產能時,便引發了劇烈的內捲化價格戰,例如電動車市場的殺價競爭。為了消化過剩產品,中國將廉價的商品傾銷至全球市場,而這種掠奪式競爭的模式已經引發全球性的反彈,導致許多國家開始對中國商品實施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壁壘。(See:2025/07/02,中央廣播電台,【蔡明芳時間】中國經濟陷困境:內捲加劇,全球反彈)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製造業企業產能過剩以及為清倉而採取的降價措施引發了價格戰,有跡象表明,這些價格戰正在影響消費者行為。分析人士擔心,這可能會導致進一步降價,從而引發人們對通貨緊縮可能固化的擔憂。通縮將阻礙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穩定其增長的努力。(See:2025/07/02,風傳媒/德國之聲,官媒都承認「內卷」玩不下去!習近平出手救經濟,下令整治「自殺式價格戰」)

中國結婚率、生育率下降,已成為社會、經濟的重大議題。在中國的研究顯示,經濟形勢愈差,民眾的性活躍度愈低。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直指「性蕭條」,是消費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See:2025/06/30,財訊 740 期,今天沒「性」趣,中國經濟蕭條的警訊!從婚戀冷感到嬰兒車、奶粉股暴跌的連鎖反應)

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斷崖式下跌,不再是經濟成長引擎,也從財富象徵轉變成債務負擔。近日,摩根士丹利發布了一份報告,推測在2021年至2024年間,中國房地產行業累計相關損失約7兆人民幣(約新台幣28.7兆元)。(See:2025/06/25,自由時報,中國房地產危機損失金額?大摩估28.6兆變壞帳)

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許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大跌,導致家庭財富縮水進一步加劇通縮。《亞洲金融》(Asia Finance)6月30日在X平台發表「2025年中國城市房價跌幅排行榜」,顯示與房價歷史最高點相比,中國有50個城市的房價跌幅超過30%。中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跌0.1%,為連續4個月負成長,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跌3.3%,為連續第32個月下降,顯示房市持續低迷加上企業大打價格戰,使得消費信心低迷,通縮問題持續惡化。(See:2025/07/03,自由時報,中國50城房價跌幅逾3成 若再跌30%九成中產階級將消失)

根據週四公布的財新/標普全球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6月指數自5月的51.1下降至50.6,創下自2024年9月以來最緩慢的擴張速度。儘管仍處於50以上、顯示活動持續擴張,但顯示增速明顯減弱中國五星級飯店五年少掉了114家!金融研究院金融穩定中心主任陳鴻達認為,除了反映經濟的困頓,外國人不來了以外,也反應房市景氣,「成也房地產,敗也房地產」,飯店失去背後金主支撐,骨牌效應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See:2025/07/03,優分析,中國經濟|財新PMI警訊:中國6月服務業擴張速度創九個月新低!、Yahoo財經,5年消失百餘家五星級飯店!金研院看中國大陸通縮「死亡螺旋」輸出海外將掀倒閉潮)

歐洲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資深研究員艾莉西亞.加西亞.埃雷羅發表分析報告《中國經濟面臨的十大挑戰》指出,中國經濟問題本質屬於結構性,並非短期景氣波動所能解釋。而三年前疫情期間,中國官媒新華社發布《當前中國經濟十問》,但在三年後,問題非但沒改善,反而更惡化。(See:2025/07/04,自由時報,百孔千瘡 內憂外患/中國經濟十問與十大挑戰)

《南華早報》4日披露,根據顧問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研判,由於中國電動車產業面臨價格戰和產能過剩的問題,每月銷量不到 1000 輛的車企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See:2025/07/04,自由時報,中國電動車自相殘殺 港媒曝「這些車企」快倒了)

汪浩整理出中國經濟現狀6大重點,包含房地產崩盤成系統性風險核心、地方財政惡化刺激政策乏力製造業通縮高槓桿製造投資不可持續實質經濟成長遠低於官方數據、對美出口驟減,外需支撐失靈...(See:2025/07/04,放言,中國經濟陷困境!汪浩提6大現狀:房地產崩盤、地方財政惡化、對美出口驟減、實質經濟成長遠低於官方數據、製造業通縮、高槓桿製造投資不可持續...質問「比亞迪會是下個恆大?」)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指出,展望今年下半年,世界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當前情勢可概括為「三個確定」與「三個不確定」。確定一,世界經濟復甦壓力顯著增大。確定二,關稅驅動美國通膨反彈。確定三,多重因素推動美元繼續走弱。至不確定因素,首先,對等關稅談判懸念猶存。其次,Fed 降息時間仍不確定。最後,地緣政治風險多點共振前景難料。(See:2025/07/02,鉅亨網,美對等關稅大限將至!專家:全球經濟面臨「三個確定」與「三個不確定」)

台灣經濟上半年雖有川普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但在提前拉貨與AI需求帶動下,經濟成長尚熱。7月1日,時序進入下半年,盡管近期美股標普與那斯達克指數雙創新高,但分析各機構預測數字,台灣下半年景氣轉冷,讀者宜保持警覺。(See:2025/06/30,商周,台灣經濟「前熱後冷」:三大警訊顯示,下半年寒冬才剛開始)

景氣燈號亮出今年第一顆綠燈的警訊下、新台幣展現的強勁升值力道,為即將進入下半場的2025年奏起序曲,這個不平凡的一年,也從產業飽受驚嚇擴及到市場失控的焦慮。(See:2025/07/02,工商時報社論,當前經濟情勢下的匯市轉型)

全球股市上半場結算!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今年世界波動很大,盤點一下,最亮眼的市場在南韓,以色列,德國及香港。但台股今年上半年下跌3.38%,櫃買指數下跌9.57%,表現屬於後段班,台灣的軍工產業在全球奔馳中獨自掉隊,看起來和在野黨刪除預算有關!(See:2025/07/02,太報,全球股市上半場結算! 謝金河:南韓亮眼、台股淪後段班軍工業掉隊)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今天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將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下修為2.93%,較上次預測微幅下調0.17個百分點。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合聘研究員林常青指出,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上半年出口激增、投資成長。最糟情境是對等關稅談到20%,232條款(關乎晶片稅率)也課徵20%關稅,新台幣則升值到28到28.5元之間,此時經濟成長為2.54%。(See:2025/07/04,自由時報,中研院估今年經濟成長 最糟情境2.54% 新台幣28字頭)


美國作家艾利斯·哈利 (Alex Haley)嘗言:「如果你不面對現實 ,現實就會來對付你。」("If you don't deal with reality, reality will deal with you.")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引申說道:「若你不願意在問題可解決時著手解決,而在等到問題無法解決時才去解決,那麼可以說你太愚蠢了,活該你遇到這個問題。」("If You Won't Attack A Problem While It's Solvable And Wait Until It's Unfixable, You Can Argue That You're So Damn Foolish That You Deserve The Problem.")


中國正面對房地產崩盤、內需消費不振、製造業景氣連月下滑、人口與勞動力結構失衡等深層問題,若未正視根本矛盾,只靠短期刺激政策,顯難以逆轉長期下行趨勢。
台灣則開始進入外部需求尚熱、內部轉冷的「前熱後冷」格局當中,台灣下半年經濟景氣開始轉冷,需要未雨綢繆、審慎布局。
正如哈利蒙格所言,唯有誠實面對問題,並制定務實策略,著手應對處理,才能避免被問題給反撲。


過去二十年以來,馬英九一再把台灣推向中國,2010年的ECFA便是被套入中國的枷鎖!即使2014年太陽花學運將服貿協議擋下來,但也擋不住流向中國的資金、人力與技術!2015年是兩岸關係最好的時刻, 正好是台灣經濟最慘的一年!紫光集團還想跨海併吞!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理論、全球化反而是侵蝕台灣經濟競爭力的根源!同樣道理,也正是美國總統川普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反全球化經貿政策的緣由所在!

博學的高手,可以鑑古知今,預見未來的趨勢!真正的高手,可以察言觀行,明其得失!最早看出馬英九缺失的,當屬政論家南方朔無疑,嘗謂:「馬英九二○○八年當選第一任起,我就已驚覺到他之成為領導人絕對不是台灣的福氣,而是台灣噩運的開始。」
馬政權的開場、中場與收場(上)開場【新修版】
馬政權的開場、中場與收場(中)開場【新修版】
馬政權的開場、中場與收場(下)開場【新修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nnis Lee(阿丹哥)的沙龍
6會員
332內容數
EMBA研究;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2025/07/04
韓國瑜在臉書就彭夫人憾事發文,「台灣曾經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再次受到巨大的震盪。」遭陳揮文砲轟:硬扯!「彭夫人的悲劇和不幸」「跟台灣民主自由的關聯性」「我完全察覺不出來」! 賴總統:「中共從未統治過台灣任何一天」!盧秀燕竟稱:「這是賴清德的個人史觀」!引起一片譁然!眾人都想知道她的「史觀」究竟如何?
Thumbnail
2025/07/04
韓國瑜在臉書就彭夫人憾事發文,「台灣曾經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再次受到巨大的震盪。」遭陳揮文砲轟:硬扯!「彭夫人的悲劇和不幸」「跟台灣民主自由的關聯性」「我完全察覺不出來」! 賴總統:「中共從未統治過台灣任何一天」!盧秀燕竟稱:「這是賴清德的個人史觀」!引起一片譁然!眾人都想知道她的「史觀」究竟如何?
Thumbnail
2025/07/03
國防部公告,偵獲解放軍共機53架次與共艦8艘在台海空域活動。中共公告運載火箭發射活動,3日下午5時35分,發射基地中心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持續關注並掌握動態。北約擔心台灣情勢!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表示,中國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和規模擴大軍力,並企圖在台灣海峽實施「區域拒止」戰略,在衝突爆發時封鎖台海。
Thumbnail
2025/07/03
國防部公告,偵獲解放軍共機53架次與共艦8艘在台海空域活動。中共公告運載火箭發射活動,3日下午5時35分,發射基地中心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持續關注並掌握動態。北約擔心台灣情勢!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表示,中國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和規模擴大軍力,並企圖在台灣海峽實施「區域拒止」戰略,在衝突爆發時封鎖台海。
Thumbnail
2025/07/02
柯文哲任內京華城容積弊案正在北院審理中,北院1日傳前副市長彭振聲出庭勘驗偵訊錄音檔,彭的妻子卻驚傳墜樓身亡! 民眾黨旋即號召小草北檢集結!聲援彭振聲?還是聲援柯文哲?很多媒體報導都分不清楚北院或北檢?很多小草也都分不清楚聲援彭振聲或聲援柯文哲? 民眾黨過去都把事情推給彭,現在又假裝是彭振聲的好朋友?
Thumbnail
2025/07/02
柯文哲任內京華城容積弊案正在北院審理中,北院1日傳前副市長彭振聲出庭勘驗偵訊錄音檔,彭的妻子卻驚傳墜樓身亡! 民眾黨旋即號召小草北檢集結!聲援彭振聲?還是聲援柯文哲?很多媒體報導都分不清楚北院或北檢?很多小草也都分不清楚聲援彭振聲或聲援柯文哲? 民眾黨過去都把事情推給彭,現在又假裝是彭振聲的好朋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經濟成長帶動房市:房價只要GDP超過2%,房價就會飛 先說好消息吧!根據房市專家何世昌的分析,只要台灣的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房價就會跟著往上爬。2024年的經濟前景相當不錯,GDP預期成長達3%以上,這意味著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Thumbnail
經濟成長帶動房市:房價只要GDP超過2%,房價就會飛 先說好消息吧!根據房市專家何世昌的分析,只要台灣的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房價就會跟著往上爬。2024年的經濟前景相當不錯,GDP預期成長達3%以上,這意味著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持續波動的大環境下,台灣這個亞洲小巨人如何在不確定性的海洋中穩健前行,成了廣大讀者關注的焦點。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展望未來兩年,我們不僅需要關心台灣經濟的增長動力,也必須正視潛在的風險。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旨在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析,明確其增長動力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持續波動的大環境下,台灣這個亞洲小巨人如何在不確定性的海洋中穩健前行,成了廣大讀者關注的焦點。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展望未來兩年,我們不僅需要關心台灣經濟的增長動力,也必須正視潛在的風險。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旨在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析,明確其增長動力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Thumbnail
大陸房市低迷,連帶影響從業人員的生計,三年來已有50萬人因此失業,甚至有員工自願降薪90%,悲喊產業沒有未來,已被拋棄了! 中國當局計畫進場收購庫存成屋救房市!但此猶如「滄海一粟」!2千萬間爛尾房,完工得花14兆! 中國泡沫經濟情況恐比日本糟!其迅速老化的人口將成為其經濟成長的障礙!復興恐需幾十載!
Thumbnail
大陸房市低迷,連帶影響從業人員的生計,三年來已有50萬人因此失業,甚至有員工自願降薪90%,悲喊產業沒有未來,已被拋棄了! 中國當局計畫進場收購庫存成屋救房市!但此猶如「滄海一粟」!2千萬間爛尾房,完工得花14兆! 中國泡沫經濟情況恐比日本糟!其迅速老化的人口將成為其經濟成長的障礙!復興恐需幾十載!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