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之下》#06|記憶不共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六章|〈記憶,不共享〉

「當我選擇不再共享,我的人生才真正開始歸我所有。」

她深夜坐在桌前,燈光像一小塊私域的結界,切斷過去所有交錯的手臂與陰影。

筆電裡的簡報檔案還開著,是她三年前為知遠設計的博士口試模擬題庫。每一頁的註解都是她寫的,標記語氣轉折、教授習慣、論證陷阱。他只負責講,而她負責讓他像會講。

她關掉檔案,沒有一絲猶豫。

第一步,她寫下一封電郵給自己曾經推薦過知遠進入的海外合作實驗室主任:

「因個人對該研究助理近期專業倫理及資料歸屬狀況之觀察有所疑慮,正式撤回所有關於其推薦信內容之背書,並建議未來對相關報名內容進行再核對。」

落款簡單,沒有解釋,也沒有指控。因為撤回,不需要理由。她撤回的,是她曾經的信任,而非對方的資格。

第二步,她打開學術資源清單,一筆筆刪除自己幫語蓁加入的共享權限:

  • 她曾整理的資料庫對照表
  • 自己編排過的研究年曆模板
  • 當年她翻譯過的一份國外期刊內部通訊信件

通通退出、移除共享、轉為個人私密。 她微微頷首,那是一場靜默卻堅定的告別。

第三步,她拉出一個沉睡已久的文件夾,裡頭是她親手為語蓁編寫的推進建議函——當時語蓁哭著說:「我只是缺一個人開口證明我值得留下。」而芷汐開口了,寫了三頁情理兼具的回函。

她現在打開、閱讀、再親手撕掉。紙張撕裂的聲音像冬夜的雨,斷斷續續,卻不可逆。

「如果我寫下的一切可以被轉用,那我就選擇不再書寫任何不是為我而寫的文字。」

那夜,她還寫了一封信,卻沒打算寄出。收件人寫著:林知遠。

「你知道嗎,我最初寫給你那封推薦函,其實一半是寫給我自己的。我以為那是我們一起要去的地方。現在我知道,我只是替你鋪了我本來該走的路。」

「所以我收回了,不是為了懲罰你。而是我要提醒自己——我值得擁有完整的路徑,不必為誰讓位。」

她將信存成草稿,沒有按發送。她明白,不送達的話語,有時才是最堅定的宣告。

凌晨三點十五分,整個資料夾清空完畢。她泡了一杯橙皮拿鐵,這次不是為了提神,是為了慶祝。

她重新命名筆電桌面上的那個主資料夾,名稱是:

「Zishi_Only(不共享)」

她喝了一口咖啡,微笑。

這是她為自己重新劃下的邊界,沒有痛,也沒有恨,只有極其清楚的宣示:

「你們從我的世界離開,不是我失去什麼,而是我終於完整。

就在她退出語蓁資料夾後三小時,一封簡訊緩緩跳出。

【芷汐,不好意思打擾,是周頌誠教授。剛剛語蓁過來提到,資料庫共享權限似乎失效了,不確定是否妳這邊誤操作?不急處理,只是想確認。】

她盯著那個名字看了一會兒。 周教授是她過去論文發表時最早邀她參與核心研究群的人,從未要求她回報什麼——但也從未問過她最近過得好不好。

她打開備忘錄,輸入了一句簡訊草稿:

【您好,已確認目前專案內所屬資源為個人研發項目,當初以臨時共享方式開放予研究團隊,時限已屆滿。後續若有合作提案,再另行討論。感謝提醒。】

她沒有急著發送,而是看著這段文字、慢慢修了一個標點。

語氣依然完整、禮貌。 只是話語裡,不再有順從與退讓。

後來那則簡訊從草稿移到「已發送」,再無回音。

她將手機翻面放下,重新打開了那份被塵封許久的期刊計畫檔案,標題是:「信任設計與語境分配研究計畫書V2」。

這一次,她不再當支援者。 她要回到聚光燈之下——不是要求誰讓位,而是她知道:那本來就有她的座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unea|光的旁白
5會員
82內容數
我們都曾是故事裡未被照見的片段。 《Lunea|光的旁白》是一處安靜敘事的空間。 我寫心理深描的女性小說,也寫那些被誤解、被模仿、被錯記的人。 這裡的光不刺眼,它只在你願意細讀時,慢慢亮起。 邀你一起讀句子邊角的溫柔,和每一段「尚未說出口」的意圖。 ——by Y.C. Lunea
Lunea|光的旁白的其他內容
2025/07/02
芷汐意識到自己曾視為親密的語境與習慣,早已成為他人模仿的參數。她不再沉默,開始設計一套測試,揭露誰是真正理解她、誰只是引用她。面對知遠突如其來的訊息,她不再動搖,而是堅定地拒絕回到錯認的劇本中。她不再尋求證明價值,而是明白自己從未被真正取代。這是她「不共用人生」的宣言,也是重新出發的起點。
2025/07/02
芷汐意識到自己曾視為親密的語境與習慣,早已成為他人模仿的參數。她不再沉默,開始設計一套測試,揭露誰是真正理解她、誰只是引用她。面對知遠突如其來的訊息,她不再動搖,而是堅定地拒絕回到錯認的劇本中。她不再尋求證明價值,而是明白自己從未被真正取代。這是她「不共用人生」的宣言,也是重新出發的起點。
2025/07/02
在〈咖啡時差〉中,芷汐偶然發現原本私密的習慣與語境被語蓁模仿、被知遠引用,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記憶正被他人重製。那杯橙皮拿鐵成了她專屬性的斷裂象徵,她第一次對過去的親密關係產生警覺,決心終止那場被排練過的「共同人生」。咖啡未泡,信任已止。
2025/07/02
在〈咖啡時差〉中,芷汐偶然發現原本私密的習慣與語境被語蓁模仿、被知遠引用,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記憶正被他人重製。那杯橙皮拿鐵成了她專屬性的斷裂象徵,她第一次對過去的親密關係產生警覺,決心終止那場被排練過的「共同人生」。咖啡未泡,信任已止。
2025/07/02
在〈薄冰之下〉中,芷汐從與語蓁的一場看似平常的對話中,察覺自己過往與知遠的專屬記憶正被逐步滲透。從語蓁的無心回應與過度熟悉細節,她意識到第三雙眼早已潛入她們的世界,甚至擁有連她都遺忘的片段。那些本該私密的回憶,其實從來不只屬於兩人。
2025/07/02
在〈薄冰之下〉中,芷汐從與語蓁的一場看似平常的對話中,察覺自己過往與知遠的專屬記憶正被逐步滲透。從語蓁的無心回應與過度熟悉細節,她意識到第三雙眼早已潛入她們的世界,甚至擁有連她都遺忘的片段。那些本該私密的回憶,其實從來不只屬於兩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友人啊, 你在歲月長河中, 磨去了獨特的稜角, 青春的熱血, 如黎明前的霧,散盡無痕, 你以純粹之心, 追逐著不確定的繁星, 夢境與現實, 交織成無盡的幻想, 星星之火, 雖渺小,卻有燎原之勢, 成功的畫卷, 往往在沮喪中展現其殘缺之美。
Thumbnail
友人啊, 你在歲月長河中, 磨去了獨特的稜角, 青春的熱血, 如黎明前的霧,散盡無痕, 你以純粹之心, 追逐著不確定的繁星, 夢境與現實, 交織成無盡的幻想, 星星之火, 雖渺小,卻有燎原之勢, 成功的畫卷, 往往在沮喪中展現其殘缺之美。
Thumbnail
六年來的朝夕相處,她中有我,我中有她,融洽的瓜分一副軀體,她替現實鋪路,我在夢裡添光,誰也不凌駕於誰之上。 又或許是顧里的鏡中之我一樣,我是我,她是她,不過是鏡子兩端的虛與實——卻又不分彼此。
Thumbnail
六年來的朝夕相處,她中有我,我中有她,融洽的瓜分一副軀體,她替現實鋪路,我在夢裡添光,誰也不凌駕於誰之上。 又或許是顧里的鏡中之我一樣,我是我,她是她,不過是鏡子兩端的虛與實——卻又不分彼此。
Thumbnail
隔離與放下,是為了讓你們的心重新開始。
Thumbnail
隔離與放下,是為了讓你們的心重新開始。
Thumbnail
一直以來把光放在他人身上, 直到某一天終於醒過來了, 把屬於自己的光拿回來了, 原來愛的一直都是自己, 會喜歡上自己,愛自己, 以前可能不愛打扮. 隨性風格. 不過現在能真心喜歡自己開始為自己著想. 心就會越來越寬廣. 深呼吸~ 能放下走出來的感覺真好~ 能夠慢慢恢復坐在自己的
Thumbnail
一直以來把光放在他人身上, 直到某一天終於醒過來了, 把屬於自己的光拿回來了, 原來愛的一直都是自己, 會喜歡上自己,愛自己, 以前可能不愛打扮. 隨性風格. 不過現在能真心喜歡自己開始為自己著想. 心就會越來越寬廣. 深呼吸~ 能放下走出來的感覺真好~ 能夠慢慢恢復坐在自己的
Thumbnail
在我要發這篇文時,老實說我做好心裡準備了,只因,言論自由,我的文純粹只是個人(日常對許多事情的看法) https://vocus.cc/article/664fe6c7fd89780001499385~ 這篇文,並沒有針對“誰”,老實說,私下的我 是全家裡的,及曾經臉書上的(外星米
Thumbnail
在我要發這篇文時,老實說我做好心裡準備了,只因,言論自由,我的文純粹只是個人(日常對許多事情的看法) https://vocus.cc/article/664fe6c7fd89780001499385~ 這篇文,並沒有針對“誰”,老實說,私下的我 是全家裡的,及曾經臉書上的(外星米
Thumbnail
我希望能把回憶永遠記在心裡頭,不想遺忘任何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你們;我也不希望,自己被世界給遺忘。所以我才在這裡,寫下這些東西,等我老了,青春的回憶被保存在虛擬空間中,願未來好幾年的某天,某位人,打開了這虛擬空間,看到我寫的東西,而有所共鳴時,我就沒被真正的遺忘掉。
Thumbnail
我希望能把回憶永遠記在心裡頭,不想遺忘任何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你們;我也不希望,自己被世界給遺忘。所以我才在這裡,寫下這些東西,等我老了,青春的回憶被保存在虛擬空間中,願未來好幾年的某天,某位人,打開了這虛擬空間,看到我寫的東西,而有所共鳴時,我就沒被真正的遺忘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