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是一個擅長華麗詞藻的人,但我始終相信,真誠的文字會自己長出溫度。

film : me in 華山 shot by 小欣@31/10/2009.
對我來說,寫字像是深夜裡的一盞燈──它不喧嘩,卻誠懇地陪我走過許多靜默與不安。
我寫遠方,也寫歸途。旅行,是我這兩年用來靠近自己最直接的方式,而文字,則讓這一切變得有跡可循。我喜歡用克制卻深刻的語句,去觸碰那些內在長年未被梳理的情緒;像是時間裡的沈香,燒得越久,越懂得用安靜來說話。
總有人說我的文字總帶點哀愁,在浮誇的時代裡難得的戀戀回首,而其實在這些戀戀回首裡,藏的是一顆經過碎裂才更完整的心。我不急著給答案,只想在句子裡陪你走一段路。我的語言,也許慢,但總是誠實。
這幾年,我習慣把情緒安放在日常裡的風、島嶼的輪廓、他人的笑聲與寂寞中。我學著用自己的方式說話——想學著既溫柔,也堅定,像一道浪在記憶的岸邊緩緩推進,從來不強迫,只願陪伴。
如果你也曾在深夜因為一句話而落淚,那麼,也許,我們就是彼此的一盞燈。
2025/07/05 Ligang time 23:59,Emma.
【 後記 】
因為那天寫了這篇記錄,一直想要搭配一張合適的照片,便想起了這張直到現在我仍很喜歡的一張照片,那是 2009 年我第一次北上正式與時常交流也喜歡的北部攝友們第一次奔現,所留下的紀錄。
那也是我第一次去華山,跟幾個攝友前往看展逛逛這個大台北人們口中所謂的文藝匯集地。至於當時看的什麼展已經不復記憶,畢竟時光流逝已經 16 年。我只記得,當時我隨處坐下拿著自己隨身攜帶的小冊子,突然記錄下當下想要寫下的隻字片語。我甚至不曉得當時這樣的片刻已被記錄下來,而是小欣過了一個月後將這張照片傳給我時,我才得知,於是更加喜愛。
以前的確身上隨時都帶著本小冊子,就是零碎時間的紀錄和亂寫。後來智慧手機盛行了,我也越來越輕便自己出門的行頭,漸漸不再帶小冊子,而是改在手機的便條貼或記事本裡塗塗寫寫。有時候根本忘記那些曾經的紀錄,畢竟都太零碎。
多半是在夜裡,沒事整理手機內存想要刪刪減減時,會再去看看舊紀錄,我有時甚至都想不起那些個片段為何記錄下這樣的字句 ? 當然有些是記憶深刻的。
這兩年較「 有意識 」整理自己,於是紀錄就比較有印象。因為我的確企圖由這些片刻文字中捕捉自己,也企圖更了解自己。
於是,我便想起了這張照片,也想起了自己寫字的樣子。
2025/07/07 Kaohsiung time 21:52,Emma.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