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部落格裡,我寫了許多關於「財富自由」的文章,但回應不多,所以我其實不太知道大家的想法。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我這種追求財富自由的方式—壓低開銷、看似過著近乎苦行僧的生活—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相信,自己還是有機會賺到更多錢,過上更富裕的生活。對這樣的觀點,我並非完全否定,但也想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
事實上,每個人能賺到的錢都是有限的。我們都希望能出人頭地、財富自由,這無可厚非。但你是否想過,收入越高,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越大?你可能失去時間、健康、家庭,甚至是最愛的人。
根據主計處統計,台灣年薪達 92 萬的受薪族群,已進入前 20% 的高薪行列。你還覺得自己有多大的突破空間嗎?
我曾經是這樣的高薪一族,收入遠高於平均。但我也清楚知道,這樣的生活無法長久。薪資越高,公司對你的要求就越高,你不能只是完成份內工作,還要洞察老闆的情緒、政治的動向、部門的權力平衡,還得承擔許多無解的問題,而那些問題往往並不是你造成的。表面上風光,其實是在無人理解的壓力中孤軍奮戰。
我們為什麼要上班?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現實是什麼?買不起房、睡不飽覺、被工時榨乾,還得強顏歡笑面對職場的壓迫。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我也曾經試圖用身心靈課程、勵志書籍和諮商解開內心的結。它們短暫有效,但無法讓人真正對未來有盼望。直到我接觸「財富自由」的理念,我才重新感受到生活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有才華,也願意努力,但過了一定年紀,就會發現—並非努力就有收穫。機會,不會在你最絕望時敲門;財富,也不會在你陷入資本主義的陷阱時自然增加。這時候你才會明白,與其寄望天降奇蹟,不如腳踏實地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我關注的財富自由案例,不是那些中樂透、成為富二代的故事,而是那些透過節制開支、穩健投資、建立自由心態而達成財務穩定的人。他們有個共通點:活得簡單,卻活得踏實。
我們真的不需要追求社群媒體上看似光鮮的生活。那些片刻的炫耀,換來的可能是長期的焦躁與空虛。甚至可能一步步走向詐騙、高利貸與財務崩潰的深淵,那不是自由,那是枷鎖。
所以,如果你願意看完這篇文章,我給你一個最簡單的建議:
知道自己每個月花了多少錢,計算自己的淨資產,了解自己真正擁有什麼。別去幻想百億千億的財富,那不是大多數人能走的路。真正的自由,是來自你對現況的清楚掌握,是來自你知道自己夠了。因為
生活,是你的選擇。
選擇不再為表象而活、不為他人期待而累,才能活出真正屬於你的人生。 財富自由,從來不只是錢的問題,而是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