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阿姆羅親自親自開發,搭載翼狀感應砲與精神感應框架的最終座機。」
- 組裝複雜度:B
- 英文名稱:Hi-ν Gundam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劇場版:逆襲的夏亞
- 型號:RX-93-ν2
- 類型:新型新人類用泛用型專用機MS
- 用途:新人類專用機機體驗證
- 全高:20.0米
- 重量:27.9噸
- 塗裝:藍、白
- 所屬勢力:地球聯邦軍
- 駕駛員:阿姆羅·雷
- 模型類別:HGUC
- 模型編號:095
- 年份:2009
- 板件數量:7+PC件+單張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209(PC廢件2)
- 貼紙:7張、標誌貼紙9張
故事背景
RX-93-ν2 Hi-ν鋼彈最初在亞納海姆電子公司位於馮·布朗附近的設施中開發,其基本設計是對過去鋼彈型MS的升級版,回歸聯邦製MS的設計原點,反其道而行地避開當時MS日益大型化與複雜化的趨勢。其最顯著的特徵是背部安裝的六枚全領域武器,稱為「翼狀感應砲」,具備攻擊與防禦雙重功能,使其成為首台全規格為新人類設計的鋼彈型MS。
Hi-ν鋼彈同時搭載了由其主要駕駛兼技術人員阿姆羅·雷所設計的精神感應系統。該系統原本僅用於控制翼狀感應砲。然而,在隆德貝爾部隊奪取了新吉翁的MSN-03-2 精神感應德卡後,從中獲得的精神感應骨架技術也被導入Hi-ν鋼彈,使其能透過腦波操控,進一步強化機體的反應速度與操作性能。由於阿姆羅對機體進行了多項修改,原型號RX-93也因此加上了「-ν2」的後綴。除了翼狀感應砲之外,Hi-ν鋼彈還配備了多種武裝,包括頭部雙聯裝火神砲、一把光束步槍、新型高出力火箭炮、三把光束軍刀(兩把收納於背部浮游炮掛架、一把收納於左前臂的軍刀架)、一挺安裝於右前臂的機槍,以及一面內建遠程火力裝置的盾牌。Hi-ν鋼彈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這得力於可動骨架技術的成熟、技術人員的全力投入,以及阿姆羅對MS的深厚理解。
作為對布萊特·諾亞晉升為隆德貝爾部隊指揮官的「賀禮」,地球聯邦軍將一台由亞納海姆電子公司開發的新型MS配發給他的部隊。這台機體隨後被安裝上由阿姆羅親自設計的精神感應系統,成為了Hi-ν鋼彈。由於聯邦高層並不希望像阿姆羅這樣的新人類駕駛鋼彈型MS,先前的鋼彈皆被封存如同核武器般,因此Hi-ν鋼彈也成為隆德貝爾部隊最珍貴的機體。
在夏亞·阿茲納布爾的艦隊離開甘泉的隔天,阿姆羅出發前往太空,與隆德貝爾部隊會合,而貝托蒂嘉·伊爾瑪則前往月球,為Hi-ν鋼彈進行最終檢查。
在「月神五號之戰」後,阿姆羅成功俘獲一台由新吉翁駕駛員葛雷夫·古斯棄置的損壞MSN-03-2 精神感應德卡。在閱讀其操作手冊後,阿姆羅驚覺其精神感應系統幾乎像是為鋼彈而設計。就在這時,貝托蒂嘉親自駕駛Hi-ν鋼彈,連同幾位亞納海姆技術人員與尚未測試的翼狀感應砲一同將機體送至拉·凱拉姆號。
與Hi-ν鋼彈僅用於控制翼狀感應砲的精神感應系統不同,精神感應德卡搭載的是精神感應框架(Psycho-Frame)——一種直接內嵌於駕駛艙周圍機體骨架的精神感應機構,能更直接地限制與引導駕駛員的意志。得知精神骨架不會與自己設計的系統產生衝突後,阿姆羅下令將精神感應德卡部分骨架切下,安裝至Hi-ν鋼彈駕駛艙周圍,以期提升翼狀感應砲的控制精度。
然而,阿姆羅很快意識到,由於精神感應德卡與Hi-ν鋼彈皆由亞納海姆開發,夏亞必然早已了解Hi-ν鋼彈的性能,因此故意留下精神感應德卡,希望阿姆羅能用它來強化機體,好與自己一決勝負。
在離開隆迪尼翁後,Hi-ν鋼彈的駕駛艙周邊最終檢查完成,此時所有未塗裝部分也已重新上色為隆德貝爾的制式配色。
在隆德貝爾部隊對阿克西斯的突擊作戰中,阿姆羅首次駕駛Hi-ν鋼彈出擊。在激戰中,凱拉·蘇駕駛RGZ-91 Re-GZ被重新駕駛另一台精神感應德卡的葛雷夫·古斯俘虜,他誤以為凱拉是阿姆羅。葛雷夫以凱拉為人質,要求阿姆羅交出Hi-ν鋼彈,並命令數台基拉·德卡用鋼索纏住Hi-ν鋼彈。阿姆羅答應,並聲稱自己會丟棄光束步槍與翼狀感應砲,將感應砲卸除。然而葛雷夫誤以為那些只是散熱板,便下令基拉·德卡駕駛員直接殺了阿姆羅。
當基拉·德卡們將高壓電通過鋼索傳輸時,阿姆羅本能的反應引發翼狀感應砲自動開火,將鋼索切斷。葛雷夫大怒,憤怒之下用精神感應德卡的手直接捏碎了凱拉,當場將她殺死。面對這殘酷一幕,阿姆羅沒有立即追擊,而是選擇回收凱拉的遺體。當他抱起她時,遭到多台基拉·德卡與新吉翁旗艦留露拉號的聯合砲火壓制,被迫撤退。
在第一次對阿克西斯的攻擊失敗後,隆德貝爾擬定了新的作戰計畫:即便阿克西斯墜落失敗,夏亞仍可在地球低軌引爆內部核彈頭,造成核冬天。因此,必須摧毀其後方推進器改變軌道,並透過引爆拉·凱拉姆號所剩的四枚核彈將小行星一分為二。為此,隆德貝爾艦隊將在假目標氣球的掩護下正面衝向阿克西斯,而阿姆羅則從另一方向以Hi-ν鋼彈,使用由拉·凱拉姆主引擎供能的超級Mega光束火箭砲進行狙擊。
作戰期間,阿姆羅遭到駕駛精神感應德卡的葛雷夫·古斯與駕駛NZ-333 α·阿吉爾的葵絲·帕拉雅襲擊。雖然阿姆羅占上風,葛雷夫仍成功切斷其中一條電纜。當葵絲逐漸壓制阿姆羅時,他啟動了Hi-ν鋼彈的翼狀感應砲防禦場,抵擋住攻擊,接著接上備用電纜,並從金字塔狀結界底部的空隙成功發射超級Mega光束火箭砲,瞄準阿克西斯的其中一具推進器。然而,穆薩卡級戰艦「穆薩庫」擋住了光束。雖然穆薩庫被摧毀,推進器卻毫髮無傷。隨後,葵絲使用最後一枚浮游砲熔斷備用電纜,使超級Mega光束火箭砲無法再使用。
最終決戰中Hi-ν鋼彈的翼狀感應砲已全部耗盡,阿姆羅放棄無用的高出力火箭砲,改用光束步槍,直奔阿克西斯與夏亞對決。夏亞的MSN-04II 夜鶯擁有更強的機動性,逐步壓制阿姆羅。就在此時,Hi-ν鋼彈突然被極光般的光芒包圍,阿姆羅聽見有人喚他「爸爸」的聲音,這道光擋住了夜鶯的浮游砲攻擊。隨著夜鶯浮游砲能量耗盡,裝置墜落至阿克西斯表面。
當阿姆羅在阿克西斯表面閃避夜鶯光束步槍射擊時,意外發現新吉翁艦隊的第四艘艦艇,艦內裝載核彈,是夏亞打算在低軌道引爆的工具。察覺其意圖後,阿姆羅開火,引發核爆,將夜鶯吞沒。他接著攻擊阿克西斯的核脈衝引擎,但光束步槍僅摧毀一具,能源便耗盡。他接著以機體雙臂摧毀第二具引擎,但此時遭到一架基拉·德卡襲擊。此時,Re-GZ出現並撞開對方。
拉·凱拉姆號此時已降落至阿克西斯。正當阿姆羅接近時,一發夜鶯的火箭炮擊落在他身旁。夜鶯棄掉火箭炮,夏亞宣告阿克西斯將被地球重力吸引墜落。雙方以光束軍刀展開激戰。
交戰中,夜鶯擊毀了Hi-ν鋼彈的光束軍刀。然而,阿姆羅突然中止戰鬥,轉而奔向拉·凱拉姆,令夏亞驚訝。阿姆羅降落後離開座艙,進入阿克西斯內部通道。夏亞此時才明白,阿姆羅是要從內部將阿克西斯分裂。他隨即也離開夜鶯,追入通道。隨後,阿姆羅反駁夏亞的理念,並使用火箭筒發射火箭彈,與夏亞腰部掛載的榴彈發射器同時開火。就在阿姆羅再次聽見「爸爸」的聲音時,爆炸將他震飛回阿克西斯表面。他奇蹟般地毫髮無傷,並自語「被救了」,接著回到Hi-ν鋼彈座艙。
但就在他進入座艙時,夜鶯襲擊並將他擊倒。雙方都已無武裝,接著展開以機體肢體互搏的肉搏戰。阿姆羅重拳擊中夜鶯頭部駕駛艙時,葵絲駕駛α·阿吉爾現身,猛撞Hi-ν鋼彈。眼見葵絲即將將其壓碎,哈薩威·諾亞駕駛傑剛及時開火,擊中α·阿吉爾駕駛艙,當場擊斃葵絲。
夏亞隨即脫離夜鶯駕駛艙,企圖逃脫,但阿姆羅成功抓住。此時,拉·凱拉姆引爆安置於阿克西斯內部的炸藥,成功將其一分為二。
然而,阿克西斯的一半仍持續墜落地球。阿姆羅帶著夏亞的駕駛艙,移動至其正前方,嘗試阻止其落下。隨著其他聯邦MS陸續趕到,受阿姆羅精神激勵,他們也加入推阻作戰。然而即使超過五十台MS齊力推擠,阿克西斯仍無動於衷,而機體們一台接一台因過熱爆炸。
此時,Hi-ν鋼彈釋放出強烈脈衝,將其他MS全部震開。阿姆羅高喊「不需要再犧牲更多人,只要我和夏亞就夠了」。此時,無數光芒從地球每個孩子的身上彙聚而來,並被包圍Hi-ν鋼彈的白光吸收。阿姆羅最後一次高呼「貝托蒂嘉!」,在光芒之中,一條引領阿克西斯兩半前往太陽的「光之道路」出現。Hi-ν鋼彈的最終命運不明。
武裝介紹
- 60mm火神砲
安裝於頭部的兩門實體彈火神砲,具有高射速但火力不足,無法貫穿MS的裝甲,但可破壞感應器等輕裝甲部位,適合用來對付飛彈、小型載具等輕裝甲目標。 - 機槍/光束加特林砲(光束軍刀)
根據設計不同,Hi-ν鋼彈右前臂可能搭載的是機槍,或是可從中心發出光束軍刀的光束加特林砲。雖然機槍口徑較小,但能有效壓制敵軍行動,且因設置於前臂,射界範圍廣。 - 光束軍刀
Hi-ν鋼彈共配備三把光束軍刀,兩把收納於背部翼狀感應砲掛架中,一把收納於左前臂。掛架中的軍刀為特製型,可從握柄底部釋放第二道光刃,左前臂中的為標準型,作為備用武裝。 - 翼狀感應砲
共六枚,以翅膀般的形式裝設於背包上的掛架中。每枚感應砲內含開放式Mega粒子加速條與小型發電裝置,並由三個區塊構成,具AMBAC機能。因此,儘管體積較大,其機動性、運作效率與稼動時間遠超過一般以推進力移動的Bit或感應砲。
由於Mega粒子壓縮系統與I力場產生器原理相通,翼狀感應砲亦可形成光束力場進行防禦。透過靈活佈置感應砲位置,可改變防禦區域範圍;最少使用四枚時,可在MS周圍形成正四面體構造的全方位防禦。不過若敵方的全域攻擊兵器干擾此力場,則可能引發精神波逆流,對感應砲與操作者造成生理傷害。
初期曾有提案將所有感應砲串聯成板狀、披風狀或集中在單一砲塔上,但考慮到能源補給與整備平衡,最終採用兩組三連座掛架的形式。 - 光束步槍
主力射擊武器,輸出可變。最大出力時足以媲美戰艦所使用的Mega粒子砲,也能切換為光束機槍模式。 - 新型高爆火箭炮(New Hyper Bazooka)
地球聯邦軍的高爆火箭炮經過改良後適配Hi-ν鋼彈,口徑280mm,擁有更遠射程與更高破壞力。 - 超級Mega光束火箭砲(Hyper Mega Bazooka Launcher)
Hi-ν鋼彈最強火力兵裝。透過能源電纜從拉·凱拉姆號主引擎供能,能一擊摧毀戰艦。未使用時安裝於拉·凱拉姆號側面。據《貝托蒂嘉的孩子》漫畫記載,它是由拉·凱拉姆級主砲改裝而成。 - 盾牌
標準防禦裝備,用以抵禦實體與光束攻擊。外觀類似ν鋼彈,表面繪有阿姆羅的個人徽章。內建一門7.8MW光束砲與四枚飛彈。重新設計版本則僅內建光束槍。
特殊系統
- 推進劑/機動增強單元(Propellant/Thruster Unit)
安裝於背包下方的兩組推進劑儲槽,側面具備多具姿勢調整用小型噴嘴,機能與吉翁公國的「衝鋒加速器(Stürm Booster)」類似,能提升機體機動力,同時避免消耗本體燃料。燃料耗盡後將會丟棄。 - 精神感應框架(Psycho-Frame)
從俘獲的MSN-03-2精神感應德卡回收移植,為一種將微型精神感應晶片鑲嵌於機體骨架中的特殊材質,安裝於Hi-ν鋼彈駕駛艙周圍。能提升對全域兵裝(如翼狀感應砲)的反應性。阿姆羅指出,該裝置也有讓駕駛員思想趨於激進的傾向。
模型介紹
多少也是因應G世代:永恆的熱銷,因而從山積裡翻出了這台之前沒做的Hi-ν,其實Hi-ν鋼彈我算是第二次做,但看到他精美的盒繪,就忍不住多買了幾台備著,Hi-ν作為超高人氣的MS之一,也是大學長阿姆羅的最終最完美的坐駕,但在HG的模型上很顯著的讓許多人認為沒有達到他應有的水準,相較於同時期不久前出的ν鋼彈,不管是只提供兩組的感應砲,抑或是臉型的精緻度,或是比例與身型上,都有著算蠻明顯的落差,雖然還是基於本身的人氣因此有不少人購買或後期依然出了不少的衍生模型,但還是可以顯著地感受到來自模型玩家的不少「指教」,可以說是愛之深責之切吧。
而在模型上,大致上就是剛剛提到的幾個缺點,Hi-ν鋼彈在四肢比例上有點稍短,給人一種矮子的感覺,另一方面則是臉型上也稍嫌不夠銳利,最後則是稍早發售的ν鋼但在感應砲上算頗大方地給出了完整的6組感應砲,然而本套件的Hi-ν只給出了2組,另外4組則是完全固定的偷懶設計是讓許多人頗有微詞的地方。
在手型的部分可以看出萬代想在這時候引入制式化的通用手型,手型部分跟對應的設計幾乎與後來出現的獨角獸鋼彈一模一樣,可以從這些細節看出萬代希望進行的許多嘗試。但在握持火箭砲的時候很明顯的出現了握持手鬆垮,難以握緊的情況,這樣的缺點也在後續的模型當中被繼承。
總而言之,這款套件不能說是一個很差的作品,我認為整體的評分水準算中規中矩,特別是盒繪好看,翅膀帥氣,不能說真的很差,算是膠佬對於整個重要作品的期待當中,期待大導致對應的失望有點大的狀況,加上本身的價位也並不算便宜,在現在的模型選擇上,同價位可以有許多更好的選擇,但如果對大學長有愛,然後比較不善於做RG的情況下,這台還是可以購入的機體。

基本的正面照,有點難拍出翅膀的張力,相較於自由鋼彈,Hi-ν翅膀的浮誇程度還是差了一點。

俯視照,其實整體看起來還是不錯啦。

主要還是Hi-ν沒有給人一種應有的精壯感。

斜照。

手持的光束步槍,但是Hi-ν的頭部干涉過大,也限制了整體的造型擺設自由度。

俯視照。

也可以手持大學長的標誌性武器火箭砲,但可以說是非常不穩。

算是勉為其難找到一個還可以的角度。

盾牌的不規則設計其實算頗好看。

結束這一回合。
板件開箱

A板件-33個零件

B板件-25個零件

C板件-22個零件,共兩片

D板件-14個零件,共兩片

E板件-37個零件

PC件-35個零件,2個廢件

貼紙-7張

標誌貼紙-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