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2023年2月,那時的我對未來還抱有憧憬,所以字裡行間充斥著欣悅之情,還請見諒)
在準備推甄的時候受惠於網路上的分享,因此決定錄取之後也要發一篇文聊聊我的心路歷程,希望能幫助到想申請台大歷史所的考生~
先放個成績:
- 備審資料:93.6
- 口試:93.8
- 總分:93.7
- 名次:1/6
- 最低錄取分數:89.6
接下來會分成背景、事前準備、備審資料以及口試四個部分介紹。
一、背景
我就讀於臺大歷史系,輔系中國文學系,學程有知識管理學程,系排1/78,因為剛入學就有讀研究所的想法,所以一直努力讓成績好看一點,在推甄之前也拿過五次書卷獎。雖然我成績是很好,但在準備推甄的時候仍絲毫不敢鬆懈,畢竟對於歷史所來說,提出好的研究計畫絕對是最重要的(但我周遭的人就會一直說我成績那麼好怎麼可能不上,壓力山大QQ)。
至於其他經歷,老實說這就是我比較不足的地方了,因為我沒有參加過任何研討會、讀書會或研習營,也沒有什麼很亮眼的專題研究,比較特殊的就是大專生計畫(稍後說明)和暑假去歷史博物館實習(應該沒甚麼用),所以這塊我當初是有點擔心的。
順帶一提,我只有申請臺大歷史所一間而已,雖然這樣很冒險,但我當初是覺得還是想留在臺大讀研,加上又不急著畢業,沒上就延畢一年,還可以多做探索。只申請一間的好處就是寫備審資料會輕鬆不少XD。
二、事前準備
這裡的事前準備,指的是大三之後為了推甄而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大專生計畫跟日文檢定。
先說大專生計畫,如果有志於推甄的話推薦可以做一下,累積寫研究計畫的經驗,對之後寫備審資料很有幫助,同時也可以看看自己究竟喜不喜歡做研究、對哪個領域感興趣,而且計畫通過的話除了可寫進自傳中,還可以拿到錢錢(重點)。因為我大三上學期末才確定要讀研究所,也才確定要投大專生計畫,所以很晚才開始準備,從必修課程的報告中發想,花了一整個寒假趕快把它生出來,幸好最後有通過。
這裡就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也是我的導師,我不認識任何歷史所的學長姐,好朋友也都沒有讀歷史所的打算,所以對於推甄我是完全不知道該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從哪裡下手,幸好有老師為我指點迷津,並指導我的大專生計畫,還充當生涯諮詢師,他是我的恩人QQ
再來說日文檢定,因為我很確定我要走的領域是中國中古史,所以具備閱讀日文著作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大三下的時候就把日文撿回來唸,趕在推甄之前考個N3,這樣就可以在自傳中向評審證明我有一定的能力。
三、備審資料
備審資料包含自傳、研究構想書、代表作與有利審查資料,須注意的是有利審查資料這次改成了一份。
自傳字數為1000字以下,我的內容包含學習歷程、我具備哪些能力、為什麼想進行學術研究和我進入研究所之後的目標,前面提到的背景、大專生計畫與語言能力都有寫進去,因為我要走的領域是中國中古史,所以自傳中也有緊扣這一點。
最重要的研究構想書字數為2000字以下,很容易爆字數,這就是教授在考驗我們抓重點的能力了。最困難的就是想題目,要想一個大小適中、自己有興趣、前人沒做過的題目真的不容易,我七月開始準備,但因為白天要實習,所以只能晚上抓緊時間看資料,看了一個月之後我還是決定以大專生計畫的題目為基礎,擴大研究範圍與對象,也將思路理得更清楚。其實有想法之後很快就寫出來了,但之後修改也花了不少時間。
代表作正文5000字以內,我選了之前寫的史料解析報告,但其實時間足夠的話也可以寫一份新鮮的出來。
有利審查資料正文5000字以內,我選擇的是大專生計畫,並在指導教授的建議之下把計畫改成研究討論,不過內容是差不多的。我的本意是展現我從大專生計畫到研究構想書之間的進步,然而缺點就是會讓評審看到一些重複的東西,如果能重來我應該會選擇交別的東西。
需要特別說一下的是,我的研究構想書、代表作和有利審查資料都屬於相同領域,這樣能向評審證明我對這個領域有一定的了解,也寫出了一點成果,總之就是想辦法證明我已經準備好要做學術研究就對了~
這裡要再次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和我meeting討論研究構想、幫我逐字修改備審資料,還主動說要幫我寫推薦信,他是我的恩人QQ 找對指導教授真的很重要啊啊啊!
四、口試
再來就是最可怕的口試了,我大概在口試的兩週前開始把研究構想書裡面提到的史料和二手研究又找出來看一遍,確保被問到的時候都能講得出來,然後擬出可能會被問的問題並自己回答,也請同學幫我練習,其他就是做足心理建設了。
口試總共20分鐘,前2分鐘是敘述報考動機和未來的學習與研究方向。可以帶備審資料進去(我是沒用到),桌上會放紙筆,建議教授在問問題的時候可以記一下,因為除非時間不夠,否則教授不會只問一個問題,而且他們都是一口氣問完,所以不記下來真的會忘記。
面試教授有五位,我一進去直接傻眼,因為我一個都不認識,我們系上教授也才二十幾個而已欸。不過雖然不認識,但只有一位比較嚴厲,其他教授都很溫和。教授們的問題主要圍繞在研究構想書,只有一位針對我的修課紀錄提問,我認為問題不算難,只要對研究構想書和該領域的相關著作夠熟就回答得出來,教授也說我答得很好,讓我慶幸口試前有做充足的準備;不過,真的回答不出來也沒關係,像是有一位教授問到了我研究構想的漏洞,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我就很誠實地回答是我想得不夠周全,之後會再進行改正。
其中四位教授都是在我回答完之後就結束了,但比較嚴厲的那位教授就是和我一問一答,而且會用反覆詰問的方式,還越問越快,所以到最後我也有點當機了,那位教授應該是看我當機才放過我,還說了書名讓我回去看。補充一下被電的點,大概就是我研究構想書的研究回顧裡英日文成果不夠,還有怎麼沒修相關的課程。
整體而言,就是口試前做好準備,然後盡量抱持輕鬆的心情應對口試,見招拆招,等事後回想起來,會發現其實滿好玩的XD
結語
得知正取之後鬆了口氣,但也知道未來的路更不好走,我必須要努力提升自己,同時不能停下探索的步伐。
非常感謝家人朋友的支持,還有我的指導教授(恩人!),我想唯一回報他們的方式,就是好好地把研究所唸完,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到有志於此的人,如果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留言。與大家在通往夢想的路上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