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在學習或創作時,腦中一團亂,想法像打結的毛線?又或是靈感突然爆發,腦袋像一顆冒泡的汽水球?
別擔心,這不是你有問題,這是——你內心的毛線生物在活躍。
當我們的心在轉動、打結或跳舞時,也許會像一團亂中有序的毛線...
🧶我們就來畫出你內心的毛線生物吧!
玩心學習,是從一條亂線開始的
在我們的塗鴉筆記微課程中,第一個小任務是:「畫出你的毛線生物」。
你不用參考範例、也不用照著步驟畫角色,只需要拿起一支筆,閉上眼睛,在腦中想像一顆飄浮的泡泡,然後開始畫出一條不間斷、蜿蜒曲折的線。
接著,這團毛線會變身:
加上眼睛、嘴巴、觸角、羽毛……慢慢地,變成一隻獨一無二的毛線夥伴。
看起來像隨便畫畫?其實不然。這是一種極具力量的「視覺思考起手式」。
接著就跟著引導開始玩吧!

Step 1:請閉上眼睛,想像腦海裡有個飄飄的泡泡☁️
拿出你的筆記本,先在空白處畫一個想像中的「毛線泡泡」~
👉 這個泡泡不一定要圓,也可以歪歪的、像雲、像水母。

Step 2:讓你的筆「散步」吧 🎵
選一支淺色筆,在泡泡裡畫出「不間斷的蜿蜒線條」
💡 想像你是一片樹葉,被風吹著飄呀飄~筆就這樣在紙上跳舞,不用太在意好不好看!
⏱️ 限時 10 秒,跟著感覺走!

Step 3:你毛線生物的五官在哪呢?👀
選一支深色筆,幫你的毛線生物畫上:
- 眼睛
- 嘴巴
- 腳腳或觸角
- 想加什麼都可以!(尖牙?蝴蝶翅膀?毛球尾巴?)

Step 4:我畫的是... 💬
🎤 和你的夥伴說說看(或在筆記上寫下):
- 你覺得你畫了什麼?
- 它有什麼特性?像什麼動物?情緒是什麼?
- 畫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平靜?專注?混亂?有趣?)

Step 5:來,幫它取個名字吧 ✨
這是一隻來自你內心世界的毛線小夥伴。
👉 請幫它取一個專屬名字,寫在牠旁邊!
小提醒:可以搭配情緒,例如「緊張毛毛」、「開心泡泡獸」、「煩惱捲捲」…

有人說:「我這隻叫『焦焦獸』,牠是我壓力大時腦中的毛線糾結獸;但牠其實很想幫我理清思緒,只是不知道怎麼說話。」
還有人說:「我這隻是『好奇電球鳥』,牠總是想問為什麼,是我在問問題時會出現的學習精靈!」
是不是可愛又有畫面?
🎉 YA!你剛剛完成了一次「視覺化 × 自我覺察」任務!
有沒有發現,其實你腦中有很多故事與畫面可以長出來呢?
❤️ 下次感到煩躁或靈感卡住時,不妨再畫一隻毛線生物吧!
毛線生物的祕密:它是一種態度的練習
我們不會一開始就教什麼是塗鴉筆記技巧,因為:
學會技法之前,更重要的是學會一種態度:
敢亂畫、勇於嘗試、在混亂中找到線索。
毛線生物,就是這樣的一種「玩心態度」的化身。

Playful mindset 玩心的三大元素
透過這樣簡單的畫畫活動,我們悄悄植入了塗鴉筆記最核心的「玩心學習三力」:
🔴主導學習:我可以自己決定要畫什麼
這隻毛線生物不需要照範本畫,你想怎麼畫都可以。你是創作的主導者,而不是照指令輸出的抄寫者。
🔵 探索未知:從沒有把握的線條中找到驚喜
畫那條蜿蜒的線時,其實沒有人知道會變成什麼——這就是創意的起點,從「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慢慢長出可能性。
🟡 發現喜樂:在畫完之後自己都會笑出來
常常畫完會忍不住笑說:「欸我畫的是……一隻胖鴿子嗎?怎麼有點像爆炸的泡芙獸哈哈哈」
就是這種情緒連結,讓學習更有黏著度。
希望你也有感受到玩心!
從毛線生物走向塗鴉筆記力

從這樣的小小創作出發,我們自然地銜接到下一步:塗鴉筆記的學習練習。
當你已經感受到:
- 我可以亂畫沒關係
- 畫畫不是為了完美,而是為了思考
- 我的圖可以代表我的感覺、想法、態度
接下來要畫一個蛋糕、學習圖解、情緒地圖,通通不再是壓力,而是有趣的挑戰。
學會亂畫,才能真的學會表達自己

我不完美,但我很玩美。
這是我很喜歡的感覺,
你可以看到這張圖上,有塗鴉、草稿、錯字、修正線、亂線堆疊、圖像雛形……這些都不是「美術作品」,而是「思考的痕跡」。
我們不需要畫出完美的圖,而是畫出我們腦中當下真實的樣子。
哪怕是歪七扭八、哪怕別人看不懂,只要你自己看得懂、記得住、願意用,它就是有效的學習筆記。
在這個 AI 可以幫你整理資訊的時代,更重要的是你怎麼表達你腦中的樣子。
塗鴉筆記不是為了畫得像,而是為了畫出你「真的在想什麼」。
塗鴉筆記,就是一個你和自己對話、用線條感受想法的起點。
不完美?亂七八糟?
太棒了,那才是學習正在發生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