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投資就是要一直盯盤,追高殺低,才能賺錢。
但《超級績效》談的是:
勝率來自好的進場點與波段操作紀律,不是每筆都賺,而是控制風險下穩定累積報酬,讓總和維持正數,為自己穩定增加財富。
然而多數上班族無法隨時盯盤,要顧家庭、兼職、學習,還要陪孩子,已經很努力生活了,哪還有時間精力天天研究投資?
那還能讓資產穩定成長、不被通膨吞噬嗎?
如果你也是這樣,那你可以考慮「存股」。
但「存股」並不等於「隨便買股放著不管」。
隨便聽名嘴或朋友推薦亂買,買到虧損公司或被掏空,最終可能腰斬、再腰斬,變成壁紙。
沒時間看財報的上班族,要如何避免踩雷,靠存股真的能致富嗎?
答案是可以的,但務必要做好下列五件事:
1️⃣ 選擇穩定配息、體質健康的公司
所謂的「穩定配息」,就是每年穩定發股息、金額固定或緩步成長。
例如:
A 公司近 10 年配息:0.5、0.5、0.4、0.6、0.6、0.7、0.6、0.8、0.8、0.8(穩定且微幅成長⭕️)
B 公司近 10 年配息:1、1.5、0.1、0、0.5、0、2、0.3、0.1、0.5(上下波動大❌)
⭕️適合標的如:電信股(台灣大、遠傳)、民生股(統一超)、能源股(新海)、高股息 ETF(0056、00878)等。
❌ 景氣循環股(如鋼鐵、石化、水泥、消費性電子)則不適合存股。
2️⃣ 在股價相對便宜時分批買進
股價越低,殖利率越高。
可用【三年平均股利 / 股價 ≧ 5%】做為參考。
沒時間計算可設定「定期定額」。
3️⃣ 長期持有,不急著賣
除非公司基本面惡化,否則景氣好壞、股價漲跌都持續買進,穩定累積股數,持續滾大本金,啟動複利。
4️⃣ 股息再投入,創造複利
配息再買股票,讓股息變成滾雪球。
5️⃣ 大跌時善用槓桿
如遇黑天鵝內需股被錯殺(如今年四月的川普對等關稅),若公司體質無虞,懂得抓時機可用槓桿進場,等市場回穩賺機會財,再投入股市持續放大複利。
那麼波段和存股,你該選哪一種?
波段操作,本質屬於主動操作,賺取是資本利得(價差),必須需要盯盤、積極研究,適合能花時間學習、操作的人。
而存股屬於被動防禦,打造的是穩定現金流(股息),它不必你緊迫盯盤,你只需要定期投入,適合生活忙碌、無法盯盤、或注重高品質生活的上班族。
所以,你不必被「只能做短線才能賺錢」限制。
如果你願意花時間研究,跟我一起閱讀《超級績效》、學習波段勝率操作,提高資產成長速度。
如果你沒時間看盤,也能透過存股,搭配低點分批買進,讓股息和時間替你工作。
👉今天想問你:颱風天在家想好好重新規劃自己的財務嗎?你是屬於【波段派】還是【存股派】?
留言告訴我,讓我知道你現在的狀態,如果不確定自己適合哪種,也留言告訴我你的生活狀況,我會分享適合你的起步建議。
當然我一樣會每天持續分享閱讀心得,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快速抓到書中精華,搭配現股實例,持續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