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時興起,把家裡的貓塞進貓包,來個傍晚的散步。怪小時候沒有經歷過社會化訓練,我們家的小貓膽子不大,從逐漸熟悉家裡陌生人到來,到牽繩在家外頭適應,再到躲貓包由我們帶著出門,這期間耗了不少時間和耐力。
這天,我們難得繞遠了些。牠在貓包裡很安分,偶爾露出個腦袋看看外頭的風景。鼻子抽抽更是沒停過,特別可愛。
怕牠覺得顛簸,我們還刻意放緩了腳步,像是老奶奶的步伐,一點點挪去了公園。無奈,這個時間的公園喧嘩吵鬧。我們想說來都來了,先到涼亭坐一會兒。
我們繞過了一個大家庭,小貓把腦袋躲到了最深處,我察覺到了牠的緊張。那夥人職中一個像是父親的男子正在大聲斥責他的小孩要玩不能和其他小孩打架,嗓門洪亮,全然不顧他人視線。
我加快了腳步,回過頭一看,我妹背著貓包,卻是先顧慮貓貓的安穩,沒有加急行走。我們到了涼亭坐下,剛要緩口氣,發現那家庭裡走過來了一對男女孩。
女孩稍大,她猶豫著接近,隨後驚喜地輕呼:「是小貓?是小貓。」
小男孩聽見了動靜,他沒有女孩的小心翼翼,直接走到了我妹的身邊。
「我可以摸嗎?」他問。但是手早已蠢蠢欲動,從貓包敞開的小口袋伸手進去,碰到了貓貓柔順的毛髮。
「不可以。」我妹神色一暗,她的手也跟著伸進去,安撫著小貓。
「可以摸欸。」男孩絲毫不顧,他轉頭和女孩說。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憤怒,即使對象只是個小孩。禮貌和教養哪裡去了?
女孩沒有因為小男孩的行為而做出什麼越界的舉動。她仍然隔著一段距離觀察,沒有回應。
「走了。」我妹對著我說,明顯也被他們影響了心情。我們在涼亭坐下不到五分鐘,因為這一出搞得心情很糟糕。而小貓,小貓也變得懨懨的。
可惜牠沒有嘴可以說話。我還真希望牠支棱起來,咬一口男孩的手都好,後續我們來解決。可惜,牠是個脾氣好得不行的小貓,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貓。
我從牠的身上看見了曾經把委屈都往肚子咽的自己。
為什麼不反抗呢?面對無禮的小孩,反擊是可以的。我就算對牠這麼說,牠只是瞪著大眼睛看著我,我看不出牠的情緒,不知道牠有沒有因為這次事件受了影響。
我猛然想起了一個說法。把自己當作小孩來疼。這是愛自己的開始。
小貓是我和妹妹的孩子,這毋庸置疑。而這種忍受不了孩子被欺負的心情,其實也應該套用到自己身上。誰生來就為了受委屈的?
回到家後,小貓尋了個涼爽的地板躺下,依舊和往常一般吃飽喝足玩玩具。牠沒受影響嗎?我不太確定。過去我受委屈,可不會這麼快調適過來。
我坐到牠的身旁,撫摸牠的毛髮。意圖把剛才的不愉快都給抹去。
小貓沒有抗拒,也沒有多餘的反應。也許牠壓根沒有把這件事放心上,也許牠在這場散步中記得的是路上花草的芬芳,涼風吹拂的感覺。
也許這是牠反擊的方式——不當一回事。
這或許是牠想要教會我,學著愛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