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普宣布14國關稅延長,美中貿易戰再升級
美國前總統川普於2025年7月8日宣布,針對14個貿易夥伴國的進口商品關稅寬限期延長至8月1日,並將對其中大部分產品課徵25%高關稅,包括日本、韓國、越南、德國等國。此舉被解讀為對中國與金磚集團在巴西舉行高峰會的強硬回應。中國外交部則批評美方「將關稅作為脅迫工具」,強調金磚合作不針對第三方。金磚峰會中,巴西總統公開批評美方「稱霸全球」,中方則強調要擴大本幣結算與去美元化。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幅震盪,標普500指數當日盤中跌幅一度超過5%,科技股與出口導向產業首當其衝。
投資筆記:
這場升級版的「貿易大戰」對全球供應鏈形成長期不確定性。價值投資人一向重視企業可預測的現金流與護城河,貿易障礙一旦升高,製造成本將大幅波動,企業若無法有效轉嫁成本或調整供應來源,其毛利率將遭侵蝕。在這種局勢下,具備品牌優勢、定價權及區域多元布局的企業將勝出。例如消費性品牌如可口可樂、寶僑等,即使成本上升,仍可透過漲價維持獲利能力。而依賴中國製造、單一出口市場的中小製造業則風險大增,長期不具吸引力。巴菲特式的投資會避開受政策波動影響過大的產業,轉向現金流穩定、不仰賴全球化紅利的內需龍頭或品牌型公司。
二、三星Q2獲利大減56%,AI晶片禁令效應浮現
三星電子公布2025年第2季預估財報,顯示營業利益將年減56%,主要受到AI記憶體(HBM)受限出口、與中國需求下滑所致。美國持續限制對中出口高階晶片,三星在高階HBM供應鏈中的角色受到打擊,與台積電、美光、SK海力士之間競爭加劇。三星內部亦警告,若無法快速補足美國AI企業(如NVIDIA)的高階晶片需求,下半年可能持續面臨市場流失壓力。同時,韓國政府擬動用23兆韓元(約180億美元)資金扶持半導體產業應對外部衝擊。
投資筆記:
這起事件反映了高科技產業「地緣政治風險」與「技術競爭力缺口」對企業基本面的衝擊。巴菲特向來對科技股保持謹慎,除非能夠看見持續穩定的現金流與清晰的競爭優勢。在這波AI浪潮中,三星因高階產品認證延誤與對中依賴過高,導致原有優勢轉瞬成為劣勢,正是缺乏「結構性護城河」的寫照。反觀擁有先進製程、掌握技術主導權的企業(如台積電、輝達),才更具價值投資的潛力。長期投資應關注是否具備核心技術、全球客戶黏著與資本回報率穩定的公司,而非單純追逐趨勢。
三、喜馬拉雅洪災沖毀中尼貿易大橋,區域基建脆弱性再現
7月8日,尼泊爾與中國西藏交界的「友誼橋」遭暴雨沖毀,導致跨境運輸中斷,數十人失蹤。該橋是中尼貿易主幹道,每日有大量貨品由中國出口至尼泊爾。此次災害重創區域貿易動脈,也暴露南亞多數基礎設施對極端氣候缺乏韌性。相關水電站、倉儲與貨運設施亦受損。中方已派遣工程單位前往協助搶修,尼泊爾軍方則出動直升機與搜救人員。
投資筆記:
氣候變遷對實體基礎設施的破壞正逐漸成為企業與國家需正視的「潛在成本」。巴菲特投資邏輯中的護城河不僅僅來自品牌與技術,更包含「抗災能力」與「風險控制」。此災害提醒投資人:基礎建設股雖具穩定收入特性,但須精挑細選,選擇那些具備高冗餘設計與風控能力的企業(如大型水電、工程顧問、基建ETF)才值得長期持有。同時,保險產業未來需將極端氣候納入風險模型,那些能有效避險與重新定價的保險龍頭,將在未來十年展現強大價值。
今日長線投資標的:Apple(AAPL)
基本面與估值分析
Apple 今日收盤價約在 210 美元,近一週股價區間為 208~216 美元。以過去12個月 EPS 6.42 美元估算,目前本益比約 32.7 倍。若保守估值落在 28~30 倍合理區間,Apple 的內在價值約在 180~195 美元之間。但考量其強大品牌力、服務收入高速成長與龐大現金流,本益比容忍區可放寬至 33 倍上下,意味著 210 美元仍在合理偏高的價位。
技術面觀察與成交密集區
Apple 現在接近上方 216 美元的壓力區,此處為近3個月多次反彈高點。下方支撐落在 200 美元整數關卡,亦為近期的成交密集帶(Volume Profile密集區),若出現短線回測,預期買盤會於200~205美元區間逐步進場。
投資策略筆記
Apple 具備強大護城河:品牌忠誠度高、現金流穩健、全球生態圈深耕已久。短線雖因AI等科技股熱潮推升股價,但尚未明顯脫離價值區間。若股價拉回至200美元以下,屬於長線價值投資者可逐步佈局的區間。短線觀望、中線續抱、長線拉回即加碼是適合「巴菲特式投資人」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