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總開銷、生活狀況及注意事項)
- 總開銷(抵離學校期間)約 20742.96 RMB
- 插隊是常態;
- 在處理各種事情時,有的時候需要主動不斷地重複要求;
- 空氣品質(說是今年沒有像往年有沙塵暴,但霧霾和棉絮還是很嚴重,務必要戴口罩,需要的話可以買副防塵鏡);
- 日夜溫差大;
- 春暖花開的北京到處都很美,哪裡都能拍出好照片,可以平日非假日期間出遊,會少很多人,走起來也比較舒服;
- 出門買東西先多多比價(其他店家或淘寶拼多多等線上購物平台),可以省不少錢;
- 北京天氣非常非常乾燥,一定要每天照三餐擦保濕。
總開銷說明
交通包含了搭乘地鐵、計程車(打車)、腳踏車、機票、高鐵票;伴手禮顧名思義,幫家人帶的東西和送人的禮物;飲食包含了日常三餐、手搖飲、點心、水、水果;3C包含寢室收納、攝影相關東西的工具;生活包含教科書、想收藏的書、衣物日常用品等等;雜項包含影印資料;其他包含景點門票或電影門票。

住宿
辦理住宿時,學校都已經安排好了床位,所以也沒辦法和認識的人要求住同一間。因為是以空房以及從大學部交換生的順序進行排序,身為研究生交換生會最後被分配,而這次也因為同一棟大樓空房不足,而和其他交換生住不同棟大樓,相對的宿舍品質、環境也沒有那麼好(如宿舍空間、設備新舊)。
雖說學校有說登陸人臉辨識系統,但進出宿舍都還是要用到學生證,務必要記得帶;分配到的45樓宿舍衛浴設備和房間是分開的,浴室和洗烘衣機為部分樓層有;使用浴室需要用浴卡,在28樓辦理入住完後,可以到旁邊的澡堂申請跟儲值;洗烘衣則需要使用到微信支付,所以如果還沒開戶存錢和綁卡,可以請同學轉點錢使用,不然就要綁信用卡(但國內加國外手續費頗貴)。飲食
宿舍區有好幾個食堂,食堂都有固定的供餐時間,如果吃早餐一定要早起(早上七點到九點),不然就只能等到中午、點外送或者去吃松林的包子。學校有補助食堂,所以食堂價格遠低於外送及校外的價格,如果想要吃得飽、價格便宜,食堂是好選擇,不過平日午晚餐時段,同學們下課都衝食堂吃飯,人會非常多算是一個缺點,如果能提早當然是另當別論。
除了食堂,宿舍區也有好幾個超市以及手搖飲店(西南門的蜜雪冰城、南門的喜茶),對學生來說,學校提供了很健全、便利的生活所需設施。
如果喝飲水機的水喝不慣,可以寢室一起訂桶裝水,請師父送進宿舍裡,至於要怎麼買、跟誰聯繫可以問問宿舍樓長或隔壁寢室的同學,也可以到超市買水,但平均下來就是比較貴。個人覺得瓶裝水很起來最順、習慣。
網路
每個月學校網路要繳10RMB,除此之外,要翻牆的話要用VPN,網路上也有很多介紹和推薦,但如果要經濟實惠的選擇的話(而且又有了北大學生身份),推薦用Walless,完全免費,如何設定安裝官方都有詳細的指示。但如果是IOS系統的話會需要再90NTD買Shadowrocket。前幾天到北京會需要買國際漫遊或eSIM來處理和設定網路的事情,個人是買了15GB就很夠用了。
在連學校網路或者翻牆時會蠻不順的,而時不時可能就會不靈,就只能再多試幾次、多點耐心了。
如果想要知道北大同學關心什麼、討論什麼,可以用未名BBS,雖然不能發表和留言,但有什麼問題也可以上去找找有沒有帖子討論過。是個找到解決方法的好管道。
出遊
主要放在北京市內的遊玩,把歷史古蹟、建築和自然景點等等,都盡量去走走,除此之外,也去天津、延吉、瀋陽、丹東、圖們、暉春、唐山,總花費 3774.04 RMB。
京內遊玩的點,像是必去的故宮、頤和園、圓明園等等,如果喜歡建築和歷史的話,北京還有好多胡同廟宇可以去參觀了解。京外的話,如果喜歡美食和夜生活,非常推薦去四川、成都和延吉;去天津能看到異國的建築和街道,但要注意因為是觀光區,建議不要跟路邊推銷的包車,可以打車、自己走或騎腳踏車到各個景點;因為自己對中俄朝三國關係頗感興趣,去圖們、暉春看看邊境線、界碑和河對岸的朝鮮、俄羅斯哈桑鎮的景色,非常值得,就算對這部分沒有興趣,基於東北的物價和人文風貌也是非常值得一去。
學業
為了要寫論文、看課堂的閱讀材料,除了網路資源,圖書館資源也是頗重要。但北大圖書館在 2023 年的時候就修改了規定,交換生沒有借書的權限,如果要開通權限,需要找一位校內老師的擔保信,和親自到圖書館辦理開卡(本人和老師都要到)。從了解需要的條件到真正開通權限,大概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處理好。
如果是網路資源的話,因為翻牆很不穩、搜尋結果可能也不一定會符合需求,圖書館的電子資料庫和紙本資料還蠻多的,可以多加利用。但電子資源偶爾也會因為翻牆問題拿不到資料。
修課也是能收穫很多的方法。向老師交流或請教,老師都會很樂意回答。課堂中也可以聽到不同背景同學的想法,既是感受學校的學術風格、思考模式,也是拓展自己的思考,了解不同視角觀點。
謝謝你閱讀這篇文章。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按愛心!也歡迎留言私訊交流!
接下來會寫幾篇個人心得,包含個人觀察、體驗等主觀感受居多的分享。
2025/7/8 @NTNU P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