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無名-(六)入市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這是一座大房子,比她見過的屋子都大。

院牆高,門口常有人坐著,有些穿得整齊,有些破破爛爛。每天都有不同的人進來,也有不同的人離開。

有些人來的時候氣味很濃,像血、像酒、像泥水腐掉的味道。有些人走的時候身上乾淨了,臉色也不同了。

她不明白這些是什麼,只是記得——

有人離開的時候,空氣會好一點。

有人進來的時候,空氣就變得難聞。

這些日子她幾乎不說話,只看著,看得多了,就漸漸能從氣味和腳步聲中分辨誰是新來的,誰又要被帶走。

有個屋子裡總是有人排隊,排過的人大多會換一身衣服,然後不再回來。

她曾經也站在隊伍旁邊,看著別人進進出出。

沒有人理她,也沒有人指揮她做什麼。

她就那樣待著,像屋子裡的一張椅子,一片磚,一陣風。

她記得那天風特別大。

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往那條路走,只是聞到風裡飄著熟悉的味道——像是吃過果子的香味。

走著走著,路那頭越來越熱鬧。聲音開始多起來,有人在吆喝,有人在笑,有人在罵小孩不准亂跑。

她順著那聲音走過去,看見一條長街,兩邊搭著帳篷,有布、有傘、有菜籃、有糖塊。

那是她第一次見到「集市」。

她不知道這個字,只覺得眼前像某種開花的東西——一夜之間從地底冒出來,鮮亮、熱鬧、張牙舞爪,卻又讓人忍不住想靠近。

她靠近了一點,又靠近一點。

有個小孩吃著糖葫蘆,黏得滿手都是;有個老頭在跟人吵一把銅秤的價;還有個賣傘的婆婆在大聲叫著「剩三把嘍——」

她站在遠處,看著,看了很久。

就在她想再走近一步時,忽然有人從背後摀住了她的嘴。

她想回頭,卻還沒來得及,眼前就一黑,耳朵裡嗡地一聲,像是整個人被打入了水底。

然後什麼都不知道了。

她再醒來的時候,就已經在這裡。

那座大房子。

還有,那不斷進進出出的人。

她原本不知道什麼是「一天」,直到住進這裡之後才慢慢學會。

每天開始的時候,會有一種聲音——高、高、高,像什麼東西裂開似的叫了三聲。

那聲音有時近,有時遠。

聲音之後,是一個又大又熱又刺眼的東西出現在天上。

她抬頭看過一次,那東西太亮了,眼睛被刺得發痛,只能低下頭。亮光會從牆縫照進來,把每個人的影子都拉長。

那個時候,屋子裡會開始有人吆喝,有人排隊,有人端著碗走動,腳步聲也比夜裡響。

她知道——這時候通常會吃一頓飯。

飯吃完後不久,那個又大又熱又刺眼的東西會慢慢變得沒那麼高,然後天色會一點一點地暗下來。

風也會變涼,人的聲音變小,牆角不再熱,連影子也看不見了。

最後,天上會出現另一個圓的東西。

那個不像白天那個那麼刺眼。它是白的,亮得很柔,還會跟著雲朵走,偶爾藏起來,偶爾又出來。

她第一次看見它的時候,覺得有些熟悉。

像她在山洞裡待著的那些夜晚,常常從石縫裡看到這個東西掛在天上。

那時她就知道,今天算是過完了。

有一種叫聲,有一頓飯,有一個熱得讓人躲開的亮東西,還有一個不熱但安靜的亮東西。

這樣,就算是「一天」。

她不會說這個詞。但她知道,這樣的「一段」已經過去。

她還在這裡。又撐過了一天。

她在這裡待了三十多天。

有吃有喝,雖然不多。有時得搶,搶不到就少吃一點。

米飯總是半涼的,菜是咸的,湯很稀,有時只有一點油星在水面漂著,但比山洞裡的根莖與昆蟲好太多了。這裡的東西不會讓她吐,也不會讓她發燒。

每隔五天可以洗一次澡。

其實就是一桶水,人輪著往身上潑,再拿舊布擦乾。水冷得像從井底舀上來的石頭味,但她不覺得難受,反而覺得那是這地方難得的「乾淨時刻」。

有時她會站在角落,看那些水從自己身上流下去,灰色的、髒的,最後都滲進地縫裡,不再回來。

她還是不說話。也沒人指使她說話。

這裡的人來來去去,有的過幾天就不見了,有的會留下來更久。她不記名字,只記得幾張臉。

大家都知道什麼時候該排隊,什麼時候該躲開管事的腳步,什麼時候該用最快的速度搶下那碗飯。

她也是一樣,跟著別人做。

那天天氣很好,日頭剛升上牆角。

有人一早就過來吆喝,讓人全都出來排隊。

她和其他人一樣,被人從房裡推著走出來,站到院子中間,按身高與年紀排成兩列。

她不知道為什麼要站著。但她看別人站了,她就跟著站了。

總是一臉臭的管事來了,手裡拿著一塊板子,邊走邊罵。

誰沒站直,就一板子拍過去,總是拍屁股。

有個少年歪著頭沒理會,被拍得往前踉蹌一步,隨即縮回去重新站好。

「站直!頭髮撥開!把臉給我亮出來!牙齒張嘴,看清楚沒蛀沒缺!」

老闆一邊吼,一邊走過每個人身前,像是在挑貨,目光快速又不耐煩。

她站在隊列中,不明白這一切是為了什麼。

但她不想被打,她不喜歡被打的感覺。

所以當她看到別人撥開頭髮,她也撥開;看到有人張開嘴,她也跟著張開。牙齒乾淨與否她不知道,只知道要讓人看到就行。

她學著他們的樣子,不快,也不慢,不急,也不亂。

牙行門口,一名身形豐碩、面白無鬚的中年男子早早候在檻前,一身錦紋半新不舊的短襖緊勒著腹肚,走路時腰間玉佩晃得叮噹響。他兩眼滴溜溜轉,見那身穿青襖、步履穩重的婦人一腳踏入門內,立刻堆起滿臉笑意迎上來,身子微躬,口氣格外殷勤:

「哎呀哎呀,這不是阮府裡的四娘嗎?貴人今日駕臨,小鋪真是蓬蓽生光、生光啊!」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拂去門檻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嘴角的笑意幾乎擠出皺紋,語氣裡又敬又媚,活像一隻肥滑的商鼈,拚命擠進對方袖口裡討好。

他說話聲不大,語氣卻極熱,雙手拱得極低,連身後幾個牙行夥計也跟著哈腰。

四娘只淡淡點頭,不帶多話,也不看他臉,只伸出一張細長的令牌,手腕微轉,鋒利的眼神掃過帳後一排屏風。

「你知道我來做什麼,免寒暄。」

老闆連忙點頭哈腰:「知、知道,府裡每年例挑的時辰到了,小的早備好了人選,年齡、來歷、活口、手腳都清清楚楚,保您滿意。」


他手指一擺,身後立刻有夥計拉開屏風,一排小姑娘與少年便被驅趕著站好隊列。


四娘走得極慢,每一步幾乎無聲。她的眼,像是老鷹在挑穀中找石子,慢慢掃過一張張臉。

有人低頭,有人偷瞄,也有幾個見她不開口便趕緊搶著行禮開口叫人。這些反應她都習慣,只略看便走過。

直到她眼角餘光掠過最角落,才在一瞬頓了步。

那孩子立著,不哭不笑,身上掛著明顯改小過的舊衣,袖口反摺,像是誰匆匆給她披上的。面上無懼色,卻也無神情,眼神空空,像是從別處借來的軀殼。

四娘側了頭,看向老闆:「這個?」

她語氣輕,眼神卻沒什麼溫度。

老闆一看她指的是那孩子,先是一怔,隨即臉上笑意更盛了幾分,兩手一攤就開了口:

「哎呀,四娘好眼力,這丫頭雖不起眼,可實是塊好料子。您瞧,身段標準、骨架清秀,也不嬌氣,據送來的牙人說,是個逃難官家的庶出,母親病故後無人照看才被轉賣出來的。家教雖斷,但底子乾淨,沒染風寒,也沒痘症,小的還特地養了她一月才拿出來見人……」

他話說得熱切,眼裡卻隱有盤算。像這樣乍看無病無殘、卻又無背景的小丫頭,說不定還真能糊弄出去換口好價銀。

然而話未說完,四娘便抬手打斷他,語氣清冷:「別轉彎抹角的,說實話。」

老闆賣笑的臉一僵,眼神飄了飄,這才壓低聲音靠近了些,嘆道:

「說句掏心話,這孩子在小的這兒已近一個月,照理說該摸得個七八成底細,可偏她……什麼都問不出。也不哭,也不鬧,誰吩咐什麼就做什麼,做得還算利落,但也沒個笑臉,連飯也要喚她三聲才肯動筷。說白了,就是一張臉空空的,看久了讓人發毛。」

他斜眼看向那孩子——那孩子正筆直站在牆邊,眼神沒焦沒散,只靜靜地盯著牆角一處小裂痕。

「不是奴樣不對,也不是有病。就是……像木頭似的,人是活的,可總覺得哪兒少了點東西。牙人送來那日也奇,沒身契、沒話頭,只說是過手的,急著出貨。我怕她是從哪兒逃出來的,擱這兒太久惹事,原本想過幾日就送去佛寺或雜役場,隨便處理了。」

他一頓,補了句:「四娘若是喜歡,小的也不拗,價錢好說,只是……」

他眼珠一轉,換上一臉真誠勸說的樣子:「咱這邊今兒個還有好幾個機靈的,年紀差不多、來歷清楚,也乖巧肯說話,挑哪個都比她省心。」

說著話,眼角餘光卻悄悄盯著四娘的臉色——這種怪模怪樣的貨色,誰肯收是誰倒楣,若真能賣出去一個,就是少個麻煩,多賺一筆。

四娘聽完,只冷冷睨了他一眼。

「原來你是打算把她送去佛寺,好洗手不管了?」

老闆被看得一僵,臉上笑意有些掛不住,搓手道:「唉,小的也只是圖個清靜……這年頭牙行混進來的雜人越來越多,小的也怕……」

「怕?」四娘語氣忽一沉,「我看你是膽子越來越大了。來歷不清的孩子你也敢收,還想往寺裡一推了事?你這鋪子是想做多久?」

老闆額上冷汗浮起,笑容有些僵:「四娘教訓的是,小的只是——」

「我勸你,這兩年少做些打擦邊的勾當。京城那邊已經開始查人牙、查私契,聽說有幾個大鋪子被抄了,人也被抓去問話,還有人連夜關門。你若還想賺寧川府這些大戶的銀子,就別做那種過夜睡不安穩的生意。」

她說得不快,但字字帶著冷意。

老闆連連稱是,額角一滴汗滑下來,原本還想說幾句圓話,又被四娘掃了一眼,只得閉嘴退了一步。

四娘語氣不再多言,往前緩步幾丈,依次指了三人,口氣平平:

「這個,還有那個,再加這一個。」

她腳尖微偏,最後落在那個站在牆邊不動如木的女孩身上,語氣仍舊平淡:

「還有這個。」

這傻丫頭,還撥著頭髮張著嘴。

四娘眼角餘光掃過那一幕,不由得暗自哼笑了一聲。

她回身看向身後之人,那人立刻從腰間挽袋中取出一小包銀錠,壓手托起,待命交付。

四娘不動聲色,眼神卻落回牙行老闆身上,眉峰微挑,示意他開口。

老闆連忙點頭哈腰:「好說好說……這幾位,年齡都合用,手腳乾淨,且經過本鋪篩檢調教,向來一口價六兩銀子。」

他頓了頓,眼神飄向那一包銀,又看了看四娘身後人,語氣忽轉:

「不過阮府素來與咱們有交情,小的也知四娘您常年費心,是咱們牙行的大主顧。今日識得府中添人不易,小的就讓利,算作五兩一口——三人共十五兩銀,契文一應備齊。」

他說完,笑得眉開眼笑,圓臉上幾乎擠出兩道川字紋,像是這點折讓成了什麼天大恩惠似的。

說話間,身後牙行夥計早已拿出契紙與小印,一邊核對名年,一邊將人押去後間換衣服、點附藥、登錄編號。

老闆親自送上新研好的朱筆與筆墨,小心翼翼地雙手奉上:「四娘若有不便,小的這便替您填上名目,回頭也好留存入冊。」

四娘未置一詞,只點了點頭,眼中神色卻已然轉冷,像是這樁生意從一開始就無需討價還價。

牙行老闆見銀子落袋,立刻吩咐人送來契紙、朱筆,一旁小廝則催著四人進去後間洗換。


四娘未言語,只從袖中取出簽印,俐落在紙尾一蓋。


「她們原名是什麼?」身後雜役低聲問。

四娘頭也不回,只留一句:「回府再記。」

午後陽光暖得過分,牙行門外塵光浮動,一台板車已候在路旁。車上鋪了厚帆布,簾子未放下,車前站著一名身形結實的少年,見四娘出門,立刻垂手候命。

那車是牙行自備的板車,兩輪低平,用粗木釘合,前頭掛著一條拖繩,由一名壯實苦力牽拉。這種車本是運貨用的,偶爾也拉人,但拉的不是貴人,是貨一般的新買人役。

四娘自然不會坐。她走在車側,不快不慢,與福旺押後兩側,左右護住,一路未發一語。

四個新買的孩子已洗整過,被換上了簡單潔淨的粗布襖褲,頭髮重新紮了髻,臉與手都抹得乾乾淨淨,四人被一個個送上車。

只有一人坐在車角,一言不發,眼神不飄也不動,像是還未從牙行的牆角裡被完全取出來。

與她同車的三人——一個瘦高的少年、一個皮膚黝黑的小子,還有一個滿臉雀斑的小姑娘則明顯神色不定。

車才走出牙行幾丈,三人便你看我我看你,終於忍不住壓低聲音竊竊私語起來。

「你們說……我們要去的地方大不大?」

「肯定大,剛那個女管事一出手就買四個,咱們牙行頭兒臉都笑成豬了……」

「那大戶人家,是不是飯比牙行好吃?是不是能吃飽?」

「我聽說有的府,每人每天一碗飯,還有湯!還有……菜!」

「哇……那要是能留下來就好了,我不求月錢,別再餓肚子就行。」

雀斑小姑娘一臉盼望地抬頭望著車帘外的陽光,像是那光裡藏著蒸籠熱氣似的。

「你傻啊,咱們這樣的,新買進去哪有月錢拿?能撐過三個月不被打回牙行,就算命好。」

話聲一落,三人齊齊轉頭看向坐在角落裡那個女孩。

她還維持著原本的坐姿,手交疊放在膝上,背直得像根竿子。風掀起車帘,照出她側臉,依舊毫無表情,像還在等著下一道命令下來。

三人一陣靜默,說不清是怕她,還是覺得她古怪。

車行過牙行街口,轉入寧川府最熱鬧的正街時,陽光正好落在簷角與石磚之間。街上人聲鼎沸,貨郎扯開嗓門吆喝,油條攤上的熱氣夾著麻油香撲鼻而來,鐵匠鋪的打鐵聲節奏鏗鏘,還有孩子笑鬧從前頭巷口穿過。

福旺走在車前,時不時低聲與車伕說話,四娘則步履不緩地隨後而行,眼神平靜地掃過兩旁商鋪,對這些熱鬧似是熟稔已極,不曾多看一眼。

她原本靜靜坐著,一如她方才在牙行牆角那般筆直安分。但風攜著香氣與聲音穿入,一陣油香、一聲鈴鐺、一抹青紅飄動的衣角——這些碎光斑影般的東西,從她未曾觸及過的世界裡擠了進來。

她慢慢地,轉了轉頭。

不是猛地轉,而是像草被風推著傾了一寸,她的視線緩緩移向外頭。

街上有個穿紅袄的糖人師傅,正在往竹籤上捏龍,孩子們擠成一團,笑聲直衝天。再過去,有一個挑扁擔的婦人,走過時扁擔輕彈,瓜果在竹籃裡打著滾。

她的目光隨著車輪顛簸,在街道兩旁流轉。

四娘正轉頭吩咐福旺一句,餘光卻忽然捕捉到車上那道視線。

那孩子正仰著頭,眼裡照著陽光下的一排竹簾與招牌。她眼神不空,卻也不深,清清淡淡的,像剛破殼的雛鳥看著天空,無喜無懼。

四娘眯了眯眼,沒說話。

這眼神她見過,像府裡剛出生的那些奴僕的孩子。

她心裡無聲地笑了一下。

街上越走越深,熱鬧漸遠。

原先喧騰的人聲、攤販吆喝與糖煙油香,隨著車隊從牙行所在的南市正街一路轉入東側內坊,逐漸沉了下來。街道變窄了,兩旁多是沿街宅院與舊舖鋪面,行人也從四處奔跑的孩子與挑擔小販,換成了提籃買菜的婦人與執扇緩步的老人。

寧川府作為金陵南境的府治要城,城中以南門至中央為商賈與外來雜役聚集地,而東側坊區則多為早年定居的舊族與文職人家。阮家便落腳在這東坊深處。

那不是什麼飛檐斗拱的貴人府第,卻是一座占地頗廣、結構縱深的舊宅。木牆青瓦,兩進三院,牆角灰磚上還留著風雨侵蝕過的斑痕。這宅子已有數十年歷史,據說當年阮氏尚未分家時,整族上下近三十口人便擠在這裡,東廂西廂皆有人住,灶口晝夜不息。

直到二十年前,那場變故之後——族產分割、支派各立,大房與二房終究分居分帳。阮承讓接下老宅,沒有另起新院,只將西廂封存,東側修繕,帶著妻女與數名下人繼續住在這舊院裡。

如今這宅子雖不復當年熱鬧,卻仍維持得體,牆垣粉白不斑,院落內外日日打掃,井水照舊清冽。大房人丁單薄,卻因阮承讓身為本府主簿,俸祿穩定,加上其名下尚有一間租出的布舖與半座油行舊股,每年入帳不豐不薄,足以撐起整個宅院的體面與運轉。

門前無石獅,也無牌坊,只有一塊掛著「阮」字的木匾,邊角已見歲月風蝕,卻不失古樸。

車在門前停下。

這宅子不像是富貴榮華之地,卻也不寒酸。門扉厚重,兩側有燈籠未點,門後似有犬吠聲傳來,一瞬間讓人心頭更緊。

四娘舉步上前,拍了拍門環。

門環拍響片刻,門內傳來犬吠與腳步聲。不多時,門扉開了一道縫,探出一張熟悉的臉——是今日輪值看門的老門房。

他一見四娘,立刻拱手低聲問:「四娘今日出門,怎麼回得這般快?」

四娘不答,只往身後一指:「四個新買的,先送去灶房後側清點登冊,帳房那邊我自會回報。」

說罷,她沒進正門,而是轉身沿著院牆向東繞行,不多時便走到一處塵封木門前,門上無銘無牌,僅繫一條白繩。福旺上前敲了三下,內裡有聲回應,門扇便被人從內推開。

那是一道小門,只容一人側身而入。裡頭是一條通往灶口的石板路,兩側是堆柴與水缸的長廊,幽暗、潮濕,與剛才熱鬧街市判若兩境。

那三人遲疑了一下,然後低頭魚貫而入。有一人走在最後,她沒有遲疑,但步伐極輕,像一片落葉飄入不知深淺的井裡。

門關上,一道聲響,把外頭的人聲塵氣,隔絕在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路路的異想平台
0會員
18內容數
個人創作小說的連載平台,第一次使用方格子沙龍,請多多指教。 相同作品同步連載於「POPO小說原創」平台
2025/07/09
少女於破廟中甦醒,不知道自己是誰,從何而來,又要往哪去。
2025/07/09
少女於破廟中甦醒,不知道自己是誰,從何而來,又要往哪去。
2025/07/09
街巷的石板路還帶著昨夜殘雨的濕痕,福旺走在前頭,一手微抬著袖口,避開低垂的屋簷水。 阿冷緊隨在後,一手提著籃,身子仍有些潮氣未散,但步伐平穩,手中籃子沒發出一絲碰撞聲。 後頭三個孩子跟著走,小皮走在中間,左右各牽著一人,像怕再有什麼風吹草動將誰拉走似的。 稍早之前—— 日頭已過午時,陽光偏西
Thumbnail
2025/07/09
街巷的石板路還帶著昨夜殘雨的濕痕,福旺走在前頭,一手微抬著袖口,避開低垂的屋簷水。 阿冷緊隨在後,一手提著籃,身子仍有些潮氣未散,但步伐平穩,手中籃子沒發出一絲碰撞聲。 後頭三個孩子跟著走,小皮走在中間,左右各牽著一人,像怕再有什麼風吹草動將誰拉走似的。 稍早之前—— 日頭已過午時,陽光偏西
Thumbnail
2025/07/08
屋內燠熱,火盆燒得旺,灶下煮湯的香氣透過牆縫滲進來。 這是灶房旁的一間偏房,原用來堆放舊柴與陶盆,地腳乾淨、牆體厚實,四娘吩咐人清掃後鋪上草蓆與厚被,便暫做了病人歇息之所。 榻上,阿豆躺著,臉色未褪蒼白,額角貼著溫帕,氣息緩慢卻勻,眉心仍緊緊蹙著,像夢裡還沒走出來。 小皮蹲在她身側,一動不動,
Thumbnail
2025/07/08
屋內燠熱,火盆燒得旺,灶下煮湯的香氣透過牆縫滲進來。 這是灶房旁的一間偏房,原用來堆放舊柴與陶盆,地腳乾淨、牆體厚實,四娘吩咐人清掃後鋪上草蓆與厚被,便暫做了病人歇息之所。 榻上,阿豆躺著,臉色未褪蒼白,額角貼著溫帕,氣息緩慢卻勻,眉心仍緊緊蹙著,像夢裡還沒走出來。 小皮蹲在她身側,一動不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他們走上工廈天台,夕陽已然褪去,餘下漫天的紫紅色晚霞,眺望遠景,該區繁密且破舊的工商樓宇如同籠牢,四面圍困。環境昏暗使女生看不清前路,險些被地上綜橫交錯的渠管絆倒,男生見狀上前攙扶。   陳素拘謹頷首,抬手示意不必。受拒的天賜如是悠哉地走在前頭,哼起了歌,每當遇到絆腳的渠管或台階,便跺兩下腳以
Thumbnail
  他們走上工廈天台,夕陽已然褪去,餘下漫天的紫紅色晚霞,眺望遠景,該區繁密且破舊的工商樓宇如同籠牢,四面圍困。環境昏暗使女生看不清前路,險些被地上綜橫交錯的渠管絆倒,男生見狀上前攙扶。   陳素拘謹頷首,抬手示意不必。受拒的天賜如是悠哉地走在前頭,哼起了歌,每當遇到絆腳的渠管或台階,便跺兩下腳以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沿著牆走,後院裡有三間屋舍,左側及中間的門房緊閉,唯有右邊那間屋子房門輕掩,彷彿不久前還有人出入過。
Thumbnail
沿著牆走,後院裡有三間屋舍,左側及中間的門房緊閉,唯有右邊那間屋子房門輕掩,彷彿不久前還有人出入過。
Thumbnail
喝完烏梅汁,兩人又步出懷舊商店,在校園裡四處看看逛逛,很多的回憶,湧了上來,可沿路走來,卻是一個熟人也沒遇到,還真不如偶像劇的劇情,回憶的....也只剩下老舊的建築物還有這些不變的景色,雖然..有幾棟新大樓沒見過,而熟悉的林蔭大道,秘密基地,又再次打進兩人懷舊的心裡。 「你....要帶我去哪
Thumbnail
喝完烏梅汁,兩人又步出懷舊商店,在校園裡四處看看逛逛,很多的回憶,湧了上來,可沿路走來,卻是一個熟人也沒遇到,還真不如偶像劇的劇情,回憶的....也只剩下老舊的建築物還有這些不變的景色,雖然..有幾棟新大樓沒見過,而熟悉的林蔭大道,秘密基地,又再次打進兩人懷舊的心裡。 「你....要帶我去哪
Thumbnail
車駛進微傾的街道,兩側紅磚堆砌的樓房,斑駁的外牆。一群裹著頭巾的婦女、孩童緩步下車。在這個陌生的國度,他們不是觀光客,沒有搖晃小旗的導遊夾道歡迎,迎面而來的,只有當地居民不友善的叫囂。意圖按下快門的女孩雅拉,相機也在衝突中被砸得粉碎......
Thumbnail
車駛進微傾的街道,兩側紅磚堆砌的樓房,斑駁的外牆。一群裹著頭巾的婦女、孩童緩步下車。在這個陌生的國度,他們不是觀光客,沒有搖晃小旗的導遊夾道歡迎,迎面而來的,只有當地居民不友善的叫囂。意圖按下快門的女孩雅拉,相機也在衝突中被砸得粉碎......
Thumbnail
來了山谷那邊 欣賞着遠方的城市 其實有兩邊的 由一道門扉連接 我悄悄的寫着日記 那些筆跡是彎曲的 好像在刻畫一條小巷 偶爾遇上很多樂園 收藏二手長裙的舖子 由一隻貓兒化作店長 我避開了這兒 穿過一個手環 以致失去寫作的能力 我被帶到去一個山谷 竟然被漆黑的
Thumbnail
來了山谷那邊 欣賞着遠方的城市 其實有兩邊的 由一道門扉連接 我悄悄的寫着日記 那些筆跡是彎曲的 好像在刻畫一條小巷 偶爾遇上很多樂園 收藏二手長裙的舖子 由一隻貓兒化作店長 我避開了這兒 穿過一個手環 以致失去寫作的能力 我被帶到去一個山谷 竟然被漆黑的
Thumbnail
在江湖上行走,不可能一直都順遂的,今日造的孽,未來都還是有可能要還的,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Thumbnail
在江湖上行走,不可能一直都順遂的,今日造的孽,未來都還是有可能要還的,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Thumbnail
每天上下班走一段規律的路 清晨容易碰到那名拾荒老婦 賣紙一斤好時五塊歹時兩塊 繳四千元房租勉強餵飽肚腹
Thumbnail
每天上下班走一段規律的路 清晨容易碰到那名拾荒老婦 賣紙一斤好時五塊歹時兩塊 繳四千元房租勉強餵飽肚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