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隨時會發生,很多時候都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發生,讓大家措手不及,因此時不時都會看到網路上提醒大家平時就要有所準備,特別是所謂的『逃生救難包』。貓主子如同家人,在天災人禍發生時,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驚慌失措,而絕大多數貓主子天性敏感且容易受驚,逃難時若沒有事先準備,很容易造成走失或傷亡。這篇將帶貓奴們建立逃難求生觀念,以幫助貓主子的生存機率。

為什麼要事先準備『貓主子逃生計畫』?
1. 貓咪習性特殊
- 貓在遇到突發狀況容易慌亂逃竄,並躲藏在不易尋找到的地方。
- 平時沒習慣進外出籠的貓,在貓奴壓力下會抗拒、抓咬。
- 貓奴越慌亂,貓就越緊張,因而造成撤離時機的延誤。
- 避難中心、收容所不一定接受寵物入內。
- 臨時安置點可能有缺乏飼料、貓砂、獸醫等資源的問題。
- 若因沒有事先準備、來不及逃離,貓主子只能慌亂並單獨留在危險地區。
3. 緊急時刻你只能帶走『已準備好的東西』
- 如果沒有事先準備好逃生包,你可能只來得及救自己。
- 事先準備『貓咪逃生包』,給貓主子在災難來臨時一線生機。
- 不論是對貓奴或是貓主子,『逃難』不是當下才開始準備,而是平時就要準備,累積『能活下來的機率』。
『貓咪逃生包』怎麼準備?
重點提醒:
- 建議將以下用品裝入輕便收納袋或防水背包,並與貓包放置在玄關或床邊能『一抓就走』的位置。
- 建議每三到六個月定期檢查逃難包內容物,更新過期的食物、藥品或聯絡資料。
- 可在包外貼上貓咪姓名 + 聯絡電話,以方便萬一走失時,其他人可以協助辨識。

貓咪逃生包內容物
- 食物與水(最少三天份):
- 採用小包裝乾糧,例如使用真空夾鏈袋裝,比較容易攜帶及保存。
- 即飲水包或礦泉水瓶 2~3 瓶。
- 可折疊且攜帶方便的貓碗或紙碗。
- 貓砂與清潔用品:
- 小包輕便貓砂,如豆腐砂,約 1~2 公斤。
- 一次性貓砂盆,可用紙盒、折疊型便盆。
- 垃圾袋若干,用來收集排泄物或其他廢棄物。
- 濕紙巾、寵物專用潔膚巾。
- 醫療與基本照護用品:
- 有慢性病貓主子的常用藥品,如胰島素、氣喘藥、止吐藥、胃腸藥等等,依醫師處方攜帶。
- 所有貓主子都可能使用到的基本急救用品:消毒水、紗布、剪刀、止血粉。
- 體溫計以了解貓咪是否過熱。
- 防蚤項圈或滴劑,以備需野外臨時安置時使用。
- 身份與資料備份:
- 貓咪照片(清楚正面照 + 特徵部位照)。
- 貓奴聯絡方式吊牌,含中英文地址、手機、email。
- 項圈,可用作緊急識別用途。
- 疫苗紀錄與晶片號碼影本。
5. 情緒安撫與習慣物品:
- 熟悉的小毯子或睡墊。
- 小玩具或貓草包。
- 費洛蒙安撫噴霧,如Feliway,可噴在貓包或睡墊上。
- 貓奴的耐心陪伴。
- 外出籠與額外裝備:
- 堅固透氣的貓用外出籠,以避震、防水為佳。
- 紗窗布/塑膠袋,可罩住籠子、遮光與防水,同時也可以減少外界刺激嚇到貓主子。
- 背帶/推車,以備需長途步行或移動時方便行動。
- 現金、備用充電器。

貓主子逃生包需準備用品。
災難發生當下怎麼做?
- 地震/火災發生時:
- 第一步『冷靜』→ 保命 → 抓貓 → 出門。
- 地震:先保護自己,再趁餘震空檔迅速抓貓裝袋/進籠。
- 火災:濃煙擴散快,建議以毛毯或是浴巾包住整隻貓身,以減少其掙扎與嗆傷。
- 貓主子不見時不要冒險在危樓久留,可在門口張貼『屋內有貓,請協助救援』。
- 水災/颱風來襲前:
- 颱風預警發布時,若是住在較低樓層或是住家處於低窪地區,請提早將貓主子移至較高安全處或友人家中。
- 若需撤離,貓籠外可包裹大塑膠袋或雨衣,防水防風。
- 切記攜帶:貓糧、水、小砂盆以及日用藥品,如果有事先準備的貓主子逃生包最好,因為撤離後很可能數日無法返家。
- 戰亂/傳染病封鎖區:
- 先確認避難地點是否可接受攜帶寵物,或尋找『寵物友善避難點』。
- 備妥疫苗紀錄與晶片號碼,以防臨時跨區需要。
關於『寵物友善避難點』可分為公立以及民間機構兩種:
- 公立機構:臺灣各縣市幾乎都設有公立動物之家、動物保護處或收容中心,欲查詢寵物避難收容所的詳細列表,可參考全國動物收容管理系統,或上網搜尋縣市動物保護處網站以尋求協助。
- 民間機構:民間收容包括寵物旅館、醫院緊急收容、互助社群及動物緊急救援小組等。建議在平時預先蒐集可臨時安置寵物的口袋名單,以便在緊急時迅速安置寵物,確保其安全。
如果與貓主子走散了,該怎麼辦?
- 立即回憶並記錄走失時間與地點:
- 越早開始尋找,成功機率越高。
- 記錄失散時貓咪的狀態、最後方向、當時的天氣狀況等。
- 發佈協尋訊息(線上與實體同步進行):
- 張貼協尋公告:在鄰里公告欄、便利商店、獸醫院、寵物店張貼公告,內容要包括清晰照片、名字、特徵、聯絡方式。
- 網路平台協尋:當地LINE群組、FB社團、寵物協尋平台網站等等。
- 留意是否有人回報目擊資訊,並準備誘貓工具前往現場。
- 設置誘捕與等待:
- 在失散地點或家門口放上貓咪熟悉的氣味,如:貓砂、睡墊、貓奴的衣物。
- 傍晚與清晨是貓活動時間,可蹲點尋找。
- 必要時可借用誘捕籠,可向動保處、寵物醫院詢問。
- 若長時間未尋回:
- 向當地收容所報案並登記走失貓主子資料。
- 可至可參考全國動物收容管理系統登機走失貓主子資料。
- 定期查詢是否有新收容紀錄。
- 若有晶片,可請獸醫幫忙備查遺失資訊。
- 民間尋貓法:剪刀法、拜土地公或虎爺。如果相信『寵物溝通』,也可詢問寵物溝通師意見。
- 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貓的習性會常在附近躲藏,只是不敢現身。很多貓咪幾天甚至幾週後才被找回。
貓奴平時可以做的準備有什麼?
- 準備以及每月檢查逃生包,定期更換過期物品以及食品。
- 貓主子日常要習慣進籠/搭車,不抗拒人類接觸。
- 有時間可以練習『逃難演練』,例如模擬災難、計時抓貓裝袋,建立肌肉記憶。

平時讓貓習慣入籠,避免緊急時臨時抓貓困難。
最後要提醒所有的貓奴們:面對各種不知何時會到來的災難,日常的準備工作是必要的。只要多一分準備,你與你的貓主子,就有多一分活下來、活得好的機會。貓主子是我們永遠的家人,所以不要讓他們被遺留在危險之中!祝福所有的貓主子和貓奴們,都能平安度過每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