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寫於 2024 年 11 月 22 日,重新整理收錄於此)
這趟來日本,是為了參加「明石海峽大橋登頂體驗」。起因是上個月在ITF旅展時,被三宅先生熱情推薦,說這是堪比雪梨大橋攀登的、一生一次的體驗。我也被說動了,立刻上網查詢,幸運地搶到今年最後一個梯次的名額。於是順道規劃了岡山兩日小旅行,接著一路往神戶走。
BUT!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登橋活動前一天傍晚,主辦單位來信通知,因預測有強風,活動取消了……💔😭當下雖然失落,但旅程還是得繼續。決定啟動備案,從岡山搭普通電車,慢慢往東移動。中途在明石市停留片刻,特別去品嚐當地的名物「明石燒」(あかしやき,Akashiyaki)。
明石燒是兵庫縣明石市的地方特色小吃,使用雞蛋與麵粉製作成柔軟的糊狀內餡,內包章魚塊,再倒入鐵板模具中煎烤,口感比章魚燒更鬆軟,一般會搭配熱高湯食用。

明石燒看起來像章魚燒,但其實內餡是蛋汁打成的玉子燒,口感比麵粉做的柔嫩滑順。吃法有三種:原味、搭配熱高湯、沾日式醬汁。
這真的是我目前吃過最好吃的「章魚燒類」料理!(大阪的朋友們對不起了🙇🏻♀️)晚上跟在地人提到「たこ焼き」,他立刻糾正我:「這是明石燒,不是章魚燒喔!」😂
吃飽後在明石市散步閒晃。這裡有明石城、港口、百貨公司,還有天文科學館。比較特別的是,東經135度子午線——也就是日本標準時間的基準線,正好通過明石。在港口邊還能看到子午線的標誌,讓人一邊吹海風一邊思考時間的意義。


明石市不是熱門觀光地,但卻有一種「離塵不離城」的安穩感。有現代高樓,也有寧靜節奏,是個讓人會想長住、放空的地方。

傍晚搭車回到熟悉的神戶鬧區,check in後前往湊川,和日本朋友吃晚餐。沒想到湊川竟然成了這趟旅程的另一個驚喜。
這裡幾乎看不到觀光客,反倒有兩條熱鬧的魚市商店街,滿滿都是在地人,甚至騎腳踏車的人比汽車還多,有一種日版阿姆斯特丹的錯覺。

晚餐選在一家號稱「神戶廚房」的居酒屋。老闆每天從附近的魚店、肉舖、菜市場採買食材,甚至把這些店名製成布條高高掛在店門口,超有個性。每道料理都令人驚艷,不只新鮮,料理方式也創意十足。
像是「滷豆腐佐牛筋肉塊」這道菜,一入口竟讓我瞬間穿越回台灣,想起麻辣豆腐的滋味。牛筋Q彈得像蒟蒻,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還有「醬炒內臟」,完全是熱炒店路線,香氣十足、下酒一流,根本是假居酒屋,真台味!

這趟旅行讓我重新認識兵庫縣。神戶不只是三宮那一帶,也不只是神戶牛。像明石、湊川這些小地方,都有各自獨特的魅力。下次想去六甲山走走,聽說不只可以登山、滑雪,還有藝術季活動呢!
旅行的意義,有時不在於目的地是否如願,而是沿途那些不期而遇的風景與人情。被取消的登橋活動,意外開啟了更多新體驗。這些小小的插曲,反而讓旅途多了些餘韻與記憶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