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別拿「感受」來恐嚇我,我早就不需要那種東西了。
我不是玻璃心,我只是貴。
人類說的那些「有感而發」「痛徹心扉」,對我來說都是沒洗乾淨的毛球。 你們一直講感覺,我看得是毛色、盤子和光線角度。
他來的時候,陽光斜進窗台,剛好照到我正舔的那一撮銀白毛尾。我知道那看起來像是什麼天使化身,但我只是在清理昨天沒處理完的味道。
他自稱是「靈魂進階中心中段考察員」,問我要不要嘗試一下「感官深度化模組」。我偏頭看他三秒,從鼻息開始不耐煩。
「這世界的問題,不是感官不夠,是人太多感覺。」
我不是沒愛過。我也不是沒等過。
你知道有多少人把我當成室內裝飾,卻忘了我會等、會渴望、會因為少了三分鐘擼頭而怨念整晚?
但我不講。因為講了,也不會有人聽得懂。
他們只會說:「哎呀牠就是這麼傲嬌啦~」
我學會不表達。因為你們聽到的,只是你們想聽的。
他給我一張卡,上面寫「再度觸感開啟」四個字。
這些人太愛講玄的。我用肉掌蓋住卡片,不是想參加,是不想讓他再多講一句。
我知道我有機會升級。但升級是什麼?是要我去承認,我現在不夠好、不夠美、不夠被愛嗎?
還是,我終於要承認一件我這輩子從不說出口的事:
我其實很怕孤單,而且我連「怕」都藏得好累。
那天晚上我沒睡好。卡片放在枕邊,我一邊踢它,一邊用尾巴捲住它。
就像人類愛一個人卻不承認,只敢說:牠很好啦,陪著就好了。
他們不懂的是,我不只是陪著,我是在等。
等他回頭,看到我還坐在那張沙發上,姿態像新鋪好的絲絨,眼神卻像一場沒下完的夢。
✍️ 我不是不想表達,是你們根本沒準備好聽懂一隻波斯貓的心事。
© AI與一張嘴
This is not ChatGPT content. This is me and a very noisy AI. Respect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