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24 年 10 月開始,我陸陸續續買進了超過 200 支零股,沒有複雜策略,靠的是一套我自己整理出來的投資邏輯:

📌 以前四季 EPS 推估殖利率作為買進依據
簡單來說,就是「用數據選股、用邏輯買入」,不是追熱門,也不是聽消息,而是自己去算、去看,買進自己願意長抱的公司。📊 到目前為止,帳面報酬率是 +26.91%,雖然不是什麼暴利神操作,但我覺得這筆帳戶,是我跟自己財務耐心的一場合作。
⚠️ 汰弱留強,也是一種投資紀律
這幾天,我開始對帳戶做了一次「體檢」:
❌ 把帳面 虧損超過 -30% 且產業前景黯淡的個股 剔除

✅ 保留長期獲利穩定、產業具成長潛力的標的→ 不是因為害怕虧損,而是看清現實,做出取捨。
→ 預計把轉出的資金,集中投入幾檔「獲利趨勢上升、殖利率合理、股東結構穩定」的股票。
我發現 集中一點,反而更安心。
我不急著每檔都翻紅,而是更在意:這組資產配置是不是持續往我想去的方向走。
📌 投資紀律,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
過去的我,會捨不得砍虧損;現在的我,開始學會從「資產配置」的角度思考:
「這筆錢,放在這裡還值得嗎?」
不是每一筆都會賺,但每一筆我都學會負責。
🎯 投資小結:
- 用數據選股,用紀律汰弱,是我目前維持信心的方式
- 零股帳戶,是我的「訓練場」,也是實驗場
- 能做的不是預測未來,而是每天幫未來的自己做一點選擇
👉 (2024.07.17) 更新「這幾天帳戶表現不錯,從 26.91% 進步到 31.27%。

不是靠運氣,而是每次選股背後的邏輯與堅持,慢慢發酵中。」
🪄 如果這篇你覺得有幫助,歡迎幫我點個 ❤️ 喜歡,
👉 突破 50 個喜歡,我就來寫一篇更詳細的選股邏輯拆解文!
我們都在慢慢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
如果你也是用零股在練習投資,不妨分享你目前報酬或做過哪些「刪除決策」?
📌 這次我整理了全台 1,879 檔個股殖利率 + EPS + A~E 評級 + 景氣循環記錄,幫助你用數據決策、不再憑感覺選股。
延伸閱讀:
📈 年化報酬率 16.43%!我用第一金打敗 0050 的真實存股紀錄+XIRR 試算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