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趨勢
Amazon 成立於 1994 年,在美國市場建立電商龍頭地位後,曾嘗試進軍中國市場,雖最終退出,但成功擴張至歐洲與其他主要市場,並透過 Prime 生態圈與 AWS 雲端服務,鞏固其全球電商與科技平台的領先地位。
Alibaba 成立於 1999 年,在中國建立電商霸主地位後,積極推動國際化,透過 AliExpress、Lazada 等平台布局東南亞與新興市場。同時,旗下螞蟻金服深入數位支付、信用貸款與財富管理,打造中國最具規模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
不論是 Amazon、Alibaba,都曾經為投資人創造可觀的投資報酬,但就當大家依然聚焦在 Amazon、Alibaba 和 京東 等電商巨頭的同時,少數頂尖投資人卻已經開始將目光轉移到 電商產業正快速發展的拉丁美洲。近十年隨著拉丁美洲的 網路滲透率 和 智慧型手機滲透率 明顯提升,加上拉美人口結構整體偏年輕化,拉美電商產業已加速進入快速成長階段。根據股市歷史,一個產業的快速成長階段 通常會出現幾檔超級潛力股,而拉美最值得關注的 超級電商成長股,絕對是目前的拉美電商龍頭 Mercadolibre ( MELI-US )。為什麼這麼說呢 ? 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下面這張表格吧。

Allen 自行整理
首先,2014年,Mercadolibre 正式推出 Mercado Envios ,成功進軍 產業供應鏈上游 物流市場。長期而言,推出物流服務不僅能提升營收空間,也能強化競爭優勢,完全符合商業邏輯。但短期而言,鉅額物流成本 卻會明顯壓低毛利率。因此,2014-2020 年,企業毛利率一路從 67 降低到 43%。
其次,2017-2019 年,Mercadolibre 進入超級投資週期,針對拉美三大經濟體 ( 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 ) 大幅提高行銷費用。第一個目標是要 橫掃拉美本土的其他電商,第二個目標是要 對抗國際電商巨頭 ( Amazon、Alibaba 和 蝦皮 ) 的入侵。從營收角度來看,2017 年後,營收確實進入新一輪的成長,投資效益相當不錯。但需要付出的代價則是 營業費用率 明顯提升 ( 從 42% 提高至 55% )。
我們在這邊稍作整理,2014-2019 年 營收成長、毛利率降低 和 營業費用率提升。最終導致 營業利益率由正轉負,也就是 營運狀況由盈轉虧。
如果沒有研究過 量化數據背後的邏輯,多數投資人都會對虧損的股票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但如果 Mercadolibre 的超級投資週期 開始出現明顯效益,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
時間來到 2020 年,也就是全球 Covid-19 疫情爆發年,電商產業絕對是 受惠產業,物流市場 也是供不應求。以巴西而言,多數電商業者 當時的主要物流合作對象是巴西郵局,但卻因為疫情和罷工等因素,幾乎陷入停擺的狀況,也就是幾乎無法做生意的狀態。
就在這個時候,從 2014 年就開始自建物流體系的 Mercadolibre,開始展現出強大的物流競爭優勢,成為拉美市場 極少數能維持物流服務量能的企業。因此,2020 年多數線上消費者都集中到 Mercadolibre 進行線上購物,不僅為企業大幅增加 電商獨立買家,更為為企業帶來 超級強勁的成長動能。
2020 年,企業因為疫情和優勢的關係,營收 YoY 高達 73%,物流服務供不應求 也讓企業幾乎不需要花費行銷費用 就能快速成長。營業費用率 大幅降低的同時,營業利益率也開始由負轉正,這是 最關鍵的營運轉折點。
我們在這邊稍作整理,2020-2024 年 營收成長、毛利率提升 和 營業費用率降低。營業利益率一路從 3% 提升至 13%,這是 營收和獲利 同時高速成長的黃金階段,不論是 華爾街的法人機構 或 全球的頂尖投資者,都會非常關注這類股票。
商業模式
說到 Mercadolibre 的商業模式,就必須提到一個極其特殊的營運戰略,那就是 Mercadolibre 並沒有打算進軍 拉丁美洲之外的國際市場 !!!
換句話說,Mercadolibre 成長動能 並非來自於 外部的國際市場,而是幾乎全部來自於 內部的拉美市場。身為全球第七大電商的企業,執行這樣的營運戰略,絕對是多數投資人難以理解的,但卻是分析這家企業的關鍵核心。
為什麼不執行國際擴張 ? 答案其實很簡單,打不贏 Amazon、Alibaba、京東 和 蝦皮 等等全球電商巨頭。既然打不贏,就不應該浪費營運資源在這上面。但話又說回來,投資人肯定會質疑一個關鍵點,那就是 如果不執行國際擴張,真的能夠實現長期成長嗎 ???
為什麼只執行拉美內部擴張 ? 該怎樣擴張才能實現長期成長 ?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 產業供應鏈垂直整合 和 進軍與電商擁有極高契合度的產業。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下面這張圖表吧。

Allen 自行整理
先來聊聊 產業供應鏈垂直整合,從上圖可知,Mercadolibre 從 1999 年開始成立 電商平台,接下來分別在 2003、2013 和 2014 進軍 支付、物流 和 廣告。其實這些都是規模很大的市場,進軍這些市場就表示,企業營收的天花板會越來越高,換句話說,企業獲利的成長空間會越來越大,自然就有望實現長期成長。
再來聊聊 進軍與電商擁有極高契合度的產業,從上圖可知,Mercadolibre 從 2010 年開始進軍 平台外支付,這是一個跟 平台內支付 相對的領域。原本 Mercadolibre 開發的支付工具 只能在自家的線上購物平台使用,但考量到支付是一個人一天當中的高頻行為,如果能將支付工具的應用範圍擴大到整個拉丁美洲,不僅能提升營收和獲利成長空間,而且能大幅提高 客戶轉換成本,也就是讓 Mercado Pago 這個支付 App 成為拉美消費者幾乎每天都會使用到的支付 App 就好像 台灣多數消費者 幾乎每天都會使用 LINE 進行支付一樣。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一旦成功,不僅可以從 平台內支付 轉變成 平台內外皆可支付,更可以延伸到更多金融服務。例如,數位錢包中錢很多的消費者,可能需要 理財服務 ( 例如 購買債券 ),Mercadolibre 就能從中賺取 手續費和管理費。還有,數位錢包中沒有錢的消費者,可能需要 信貸服務 ( 就是 借錢消費 ),甚至連 電商平台上面的商家 和 平台外的實體商家,也可能需要 借錢擴張,那麼 Mercadolibre 就能從中賺取 利息收入。
現在大家應該已經能明白,為什麼 Mercadolibre 只執行拉美內部擴張 ,就有望實現長期成長了吧。
但我們千萬不能忘記,幾乎每家企業都會說自己前景大好,但真正能長期成長的企業又有幾家呢 ?因此,評估一家企業是否擁有長期競爭優勢,絕對有其必要性。因為,缺乏競爭優勢的企業,不論是 成長性 還是 穩定性 都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對於投資人來說,並非是能輕鬆掌握並實現投資價值的企業類型。
競爭優勢
其實,建立一個電商平台的門檻相當低,因此在產業發展初期,競爭是相當激烈的。換句話說,任何電商平台想要建立 長期競爭優勢 其實是相當困難,唯有建立 完整生態系統 才可能擁有 網絡效應優勢。
什麼是 網絡效應優勢 ? 主要指 企業產品價值 能夠隨著 使用者增加 而快速提升,使用者愈多 → 網絡價值愈高 → 使用者更多 → 網絡價值更高,最終有望成為寡頭壟斷的巨頭。
想要觀察 Mercadolibre 是否擁有網絡效應優勢,核心的觀察指標絕對是 使用者數量。
以 電商平台 而言,核心指標是 獨立買家數量。
以 金融平台 而言,核心指標是 月活躍用戶數。
我們可以從下圖觀察到,不論是 電商平台的獨家買家數量 或 金融平台的月活躍用戶數,近9季皆持續提升,這表示 Mercadolibre 可能擁有網絡效應優勢,且優勢正持續擴大,最終有望成數壟斷產業的巨頭,而目前拉美電商龍頭也確實是 Mercadolibre。

Allen 自行整理
成長動能
Mercadolibre 商業生態系統已橫跨 電商平台、物流、廣告、支付、理財 和 信貸。三大營收類別 分別如下
- 商業服務營收 ( 包含 電商平台、物流、廣告 )
- 金融服務營收 ( 包含 支付 和 理財 )
- 信用貸款營收 ( 包含 商家貸款 和 消費者貸款 )
商業服務營收
商業服務營收的基礎是 GMV ( 電商平台總銷售金額 ) = 獨立買家數量 X 平均購買金額。GMV 越高,平台交易手續費 越高,延伸出來的物流和廣告業務收入 也會越來越高。換句話說,GMV 越高,商業服務營收 就越高。而且因為 物流和廣告營收基期相當低,商業服務營收的成長速度會明顯高於 GMV。隨著 拉美電商規模 持續快速成長,加上 Mercadolibre 強大的網絡效應優勢。我們可從下圖看到,近9季 GMV 和 商業服務營收 持續快速成長 ( 第四季為電商旺季 )。

Allen 自行整理

Allen 自行整理
金融服務營收
金融服務營收的基礎是 TPV ( 金融平台總支付金額 ) = 總支付筆數 X 單筆平均金額。TPV 越高,交易交易手續費 越高,金融服務營收 也就越高。隨著 Mercadolibre 支付工具從 平台內支付 擴展到 平台外支付,TPV 不僅 成長空間大幅增加 而且 成長速度明顯加快。我們可從下圖看到,近9季 TPV 和 金融服務營收 持續快速成長 ( 第四季為支付旺季 )。

Allen 自行整理

Allen 自行整理
信用貸款營收
信用貸款營收的基礎是 信貸總額 ( Mercadolibre 放款出去的總金額 ),三大信貸類別分別是 線上線下商家、消費者 和 信用卡。我們可從下圖看到,三大類別的信貸金額都在成長,其中以信用卡的成長速度最快,主要是因為 多數拉美消費者 無法順利申辦 銀行信用卡,因此紛紛轉向 願意承擔呆帳風險的 Mercadolibre,事實也證明,Mercadolibre 不僅成功管控呆帳風險,信貸業務也成功快速擴張。放款出去的總金額 越高,能夠回收的利息收入 自然越高。換句話說,信貸總額 越高,信貸營收 ( 利息收入 ) 自然越高。我們可從下圖看到,近9季 信貸總額 和 信用貸款營收 持續快速且穩定成長。

Allen 自行整理

Allen 自行整理
Allen 企業觀察結論
我們已經針對 產業趨勢、商業模式、競爭優勢 和 成長動能 進行關鍵分析,重點如下
- 產業趨勢 : 拉美電商和金融科技的市場規模 正在快速成長。
- 商業模式 : Mercadolibre 設計的商業模式是 能在拉美內部持續擴張的生態系統。
- 競爭優勢 : Mercadolibre 擁有強大的網絡效應優勢。
- 成長動能 : 產業成長空間大 和 企業競爭優勢強,這就是成長動能的關鍵邏輯。
成長動能的評估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預測 未來營收的成長軌跡,換句話說,想要投資 Mercadolibre ,必須深入分析 三大營收成長動能 , 才能掌握 企業營運狀況,才能理解並評估營收的 成長空間、成長期間 和 成長速度。
根據 Allen 最完整的企業分析報告指出,Mercadolibre 企業價值擁有三大特性
- 成長空間很大 : 拉美電商和金融科技的滲透率 依然相當低,空間很大
- 成長期間很長 : Mercadolibre 強大的網絡效應優勢 會讓大者恆大,長期稱霸
- 成長速度很快 : 根據 營收成長速度 和 獲利結構優化,企業已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我們可從下圖看到,Mercadolibre 近 4 季每股盈餘 ( 近 4 季 EPS ) 確實正在快速成長,不論是 華爾街的法人機構 或 全球的頂尖投資人,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重點關注這檔 拉丁美洲的超級成長股,身為價值投資人,投資價值在哪裡,我們就應該在哪裡,你也準備好了嗎 ???

文章訂閱 ( 月 )
🥇決策者方案 👉 點我訂閱
資訊洞察文章 6-8 篇 + 多元分析文章 6-8 篇
如果你擁有自己的投資邏輯架構,卻被日常工作佔據,缺乏時間過濾每日的海量資訊;或者你是一位追求極致效率,希望能直接獲取高品質、已篩選情報的資深投資者,此方案就是為你量身打造。
🥈分析者方案 👉 點我訂閱
多元分析文章 6-8 篇
如果你是剛進入市場的初學者,渴望建立一套扎實的分析體系;可以透過我們的多元分析文章,了解如何從單一主題洞察驅動價值的關鍵支點。
🥉文章邏輯架構 👉 點我了解
如果你剛認識我們,想先了解文章理念、分析架構與內容品質,歡迎從這裡開始。
共同學習

Allen x R | 邏輯與洞察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對文章中的觀點有任何疑問,或想與我們和其他夥伴一同討論交流,誠摯邀請您點擊這裡 加入我們的專屬 LINE 社群 「Allen x R | 邏輯與洞察」。
在這裡,您不只是讀者,更是我們一起探索、共同學習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