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狗攻擊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保護自己、不挑釁,這樣才能避免事態惡化並爭取自救時間。
🧠 一、狗還沒衝上來前:避免激怒是第一守則
✅ 正確做法:
- 不要跑!(跑會激發追捕本能)
- 站穩不動,眼睛不要直視牠(避免對峙)
- 手垂下,身體側對狗(顯示非威脅)
- 用低沉語氣說話:「走開」、「不要過來」
- 慢慢後退,保持冷靜、觀察狗的反應
🛡️ 二、狗已靠近、準備攻擊時
✅ 快速找「障礙物」阻擋:
- 書包、雨傘、背包、自行車,舉高防咬
- 放在狗與你之間,形成距離緩衝
✅ 保護自己的「三大重點」:
- 脖子與臉(避免致命傷)
- 手臂內側、手指(避免被咬斷)
- 大腿與小腿內側(肌肉豐厚但易受傷)
🥋 三、已遭攻擊怎麼辦?
✅ 若狗撲上來:
- 用包包擋嘴、讓狗咬包包而不是身體
- 若無物品擋咬,用手臂包住頭與頸部捲成球狀保命
- 若跌倒,側躺蜷縮,雙手護住頭與臉部
✅ 若真的被咬住:
- 不要猛拉開肢體(會讓傷口更嚴重)
- 可用力戳牠眼睛、鼻孔、下巴讓狗鬆口
- 迅速後退,尋找掩護或高處(如車頂、圍牆)
🆘 四、脫險後怎麼辦?
- 立刻就醫清創、打破傷風或狂犬病疫苗
- 拍下狗的照片或外觀、位置,通報 119 或 1999
- 被咬或攻擊請報警(110)與動保單位(動物保護專線)
- 若狗有主人可見,記錄飼主資訊,留作求償證明
🐕 提前預防意外發生的4個方法
預防措施說明
外出隨身帶雨傘
可防雨,也可擋狗或製造距離
注意社區或巷弄有無流浪狗
有些狗地盤性強,避免靠近牠常出沒地點
小孩走前面、大人壓後面
小孩動作快易吸引狗攻擊,應保護在內側
不亂餵狗、不挑釁、不直視
這些行為常會被狗視為威脅或競爭
🔑 關鍵提醒
❗ 狗攻擊大多與「恐懼」、「地盤保護」或「餵食誤會」有關,
所以冷靜+防護+不挑釁是保命3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