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以為,我愛著兩個人:一個是席納,一個是瑞克。
那時候,我拼命找答案,想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為什麼在愛裡迷失到幾乎失去自己。
我不斷看書、聽節目、搜尋每一篇文章,只為了找到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告訴我「這樣愛是可以的」。每天早晨醒來的第一口呼吸都是焦慮,夜裡壓在胸口的,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心。
對席納的愛,是習慣,是依賴,是一起走過七年的溫度。
那裡有照顧、有責任、有家人的默契,但沒有自由選擇的呼吸,沒有真正心動的瞬間。
對瑞克的愛,卻是燃燒、瘋狂、甘願為他失去一切的決心。
即使全世界反對,我也會義無反顧地奔向他。
我曾以為,這樣的愛就是最真實、最純粹的。
但最終,先崩潰的不是我,而是瑞克。
他選擇離開,回到那個更安全、更被照顧的地方。
我跟著他走到最後一步,卻被迫出櫃,被迫面對家人最嚴厲的指責與心疼。
我哭著回家,像是被用力推回現實,失去了金錢、未來,還被貼上「背叛者」的標籤。
那一刻,我連「我是誰」都快要忘了。
我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想要就此消失。
我本就沒什麼朋友,又刻意遠離臉書,唯一能陪著我的是 podcast。
家像是一個冷凍培養倉,而我只是裡面一坨會呼吸但沒有意志的肉塊。
每天只等著重新被喚醒,唯一能呼吸的時刻,就是回到工作的瞬間。
每次假期結束,我都會對同事說:「嗨~好久不見,能見到你們真好。」
他們笑我有病,但沒人真的了解,這份工作成了我短暫逃生的唯一窗口。
那時候,我還是和瑞克保持聯繫。
他一直主動靠近,一直跟我說對不起,而我也一次次回應「都過去了」。
但其實,什麼都沒有真正過去。
我只是太怕失去最後一點「還有我們」的幻覺,太怕失去那條連接著他的小小細線。
直到遇見歐比王。
他沒有要求我痊癒,也沒有逼我證明什麼,
他只是接住那些沒人敢靠近的碎片,輕輕說:「你這樣也可以。」
而且歐比王會告訴我,喜歡就是喜歡,幹嘛要否定自己,人就是這樣,你不需要隱藏。
他不需要完美的我,他打破我對完美的渴望。
而我看著他,理解他的孤獨,我發現這樣不完美的他,令我心神嚮往。
他讓我知道,被喜歡不是因為表現得多好,而是因為「我就是我」。
有了他的出現,我才慢慢相信,我還有機會重新成為自己。
即便最後我們分開,他留下的力量已經融進我的血液,
成為我內在重新長出的根,不再只是別人的依靠,而是屬於我自己的力量。
我想起了自己應該有的樣子,
想起自己一直都是那個主動靠近別人的人。
對誰有興趣,就去按讚、留言、靠近,因為我願意,而不是因為我應該。
靠近,是因為我還有力氣、有心;
留下,是因為對方值得;
愛,是因為我們能一起編織,而不是因為我需要被證明。
這一次,我終於再次尋回我應有的樣子,
懂得,愛是兩人的相互選擇,絕不是我一人的獨角戲。
最後,我發現,我依然還是那個我。
我依然愛著兩個人,
只是這次:一個是瑞克,一個是歐比王。
我不再尋求解答,我不再因為「有可能愛著兩個人嗎?」這個問題而感到焦慮。
他們一個帶我看見極端、燃燒、失去自我;
一個教會我溫柔、被接住、重新相信。
他們不曾教會我如何變完整,
而是我,透過愛他們、經歷崩潰與重生,
一點一點重新雕刻出自己的輪廓。
現在的我,真實、會痛、會笑,卻依然願意再次張開雙手擁抱這個世界。

THE ECHO|共鳴者 這是我設計給自己的情緒塔羅牌,每一張牌,都代表著我的每一次察覺紀錄。 他不是用來占卜的塔羅,而是用來照見內在、回應自己,成為靈魂的另一種語言。
🌿 我愛著兩個人,因為他們讓我成為完整的我;
愛不是歸屬,而是一次次選擇回到自己,然後,重新再出發。
《這是我設計給自己的情緒塔羅牌》
這是我設計給自己的情緒塔羅牌,
每一張牌,都代表著我的每一次察覺紀錄。
它們以塔羅牌的形式存在,
記錄著每一次我靠近自己、擁抱世界、重生的瞬間。
每一張牌,都是一次崩潰、一次選擇、一次重新再出發。
它們承載著我的喜悅、我的痛、我的真實,
也讓我看見那些曾經無法說出口的渴望與恐懼。
我愛著兩個人,
也愛著所有在牌面裡一次次被看見的自己。
每一條彩帶,都是情緒的流動,
都是「我依然願意再擁抱世界」的證明。
這是我設計給自己的情緒塔羅牌,
每一張牌,都代表著我的每一次察覺紀錄。
p.s. 別拿去占卜,不會有用的。

THE ECHO|共鳴者模型 這是我設計給自己的情緒塔羅牌模型,承載著所有真實、所有情緒的每一次呼吸。
#OneWay情緒日記
#EmotionHallow
#情緒塔羅
#察覺紀錄
#兩個人的愛完整了一個我
#THE_ECHO
#共鳴者
#情緒模型想像
#原創塔羅角色
#幻想成真就差一個贊助商
#AWaybackto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