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執導過新版《哥吉拉》與《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的導演蓋瑞斯愛德華,這次他加入了侏羅紀宇宙執導新片《侏羅紀世界:重生》,可說是穿梭在不同商業系列大作之間的男人,他的電影都有個標誌性的場景,總會有角色站在錯誤的門邊,看著門另一邊的朋友或愛人死去,在《侏羅紀世界:重生》發生在電影開頭,只因一張巧克力包裝紙,就導致整個恐龍實驗室門戶大開,研究人員沒能趕上緊急關閉系統,門外的人員也不敢將鑰匙插入鑰匙孔為他開門,因此只能看著大紅色的室內發出慘叫,情節好似《絕命終結站》系列,也奠定了故事結尾高潮的對決戲。

導演自述這部電影是獻給史蒂芬史匹柏與他早期電影的情書。電影裡確實充滿了相當復古的「冒險」元素,像是岩壁上的古老神廟,都讓人勾起了情懷,卻不會讓我感到厭惡,甚至還有些喜歡。當主角團見到草原上的泰坦巨獸伴侶求偶時,讓我想起了《侏羅紀公園》首集主角們初次見到腕龍那不可思議、無法言說的美妙之感。《侏羅紀世界:重生》好似這系列當中的《金剛:骷髏島》,闖入了真正「野生」的原始世界。本片的「驚悚」元素處理也相當到位,尤其是夜晚瀰漫的煙霧中,突然露出恐龍的下顎,並一口咬掉前來拯救他們的直升機,那一幕已足夠嚇人!導演也在訪談中提到自己拍攝這部電影,讓他想起了史匹柏的經典電影《大白鯊》,片中三個迥異的個體得共同獵殺一頭巨獸,可以對應到《侏羅紀世界:重生》當中的史嘉蕾喬韓森、馬赫夏拉·阿里與喬納森貝利這三個角色的關係上,他們之間的互動頗為有趣,也有著革命性的情感,甚至還有點曖昧。


我認為本片編劇非常聰明得將「恐龍」擺在了現實中相同的位置,也就是人們已經不在乎恐龍之時,恐龍自《侏羅紀公園》復活至今已過了三十二個年頭,如今無法適應氣候變遷的牠們,集中到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他們都「正在死去」。我想現實裡的觀眾們也多少因為上一集《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對這系列感到失望,《侏羅紀世界:重生》的重啟,則帶來一次相當振奮的改變。至於電影結尾最為人批評的「異形恐龍」,片中設定他們抵達的島嶼過去曾是實驗室,過去復活任何一種恐龍都需要成本,銀行為了不浪費這些錢,因此禁止研究人員消滅那些不那麼好看的恐龍,於是整座島成了負責收留畸形或醜到沒人想看的恐龍,他們都成了基因改造出的怪物,因此這頭「異形恐龍」的出現也顯得合理許多。牠的存在諷刺著人們的作為,試圖挑戰上帝讓滅絕的恐龍重返地球,人類卻選擇將其娛樂化,當我們對牠們不再感到好奇,自然被淘汰,人們流放牠們任其自生自滅,異形恐龍的反撲,也代表了人類不負責任行為的反噬。

「我拒絕死在淺灘。」
「我希望死在淺灘上,就能成為化石。」
鄧肯與亨利博士的對話實在耐人尋味,也充分形塑了兩個角色的性格,鄧肯曾多次在戰爭中進入叢林,不願死在淺灘上確實合理,亨利博士卻異於常人地想死在淺灘上,就能成為他最心愛的化石,供後世的人們挖掘,完全延續了考古研究的精神。《侏羅紀世界:重生》本片的最大看點在於演員喬納森貝利,不只有「小眼鏡」這種迷因式的可愛形象,嘴上說有去過健身房攀岩,到了懸崖峭壁垂降時卻異常害怕的反差感,他的身形套在道具中也叫人難忘。片中他飾演的亨利博士具有無私大愛精神,決定將這趟任務採集到的成果共享給全世界,讓大家共同研發藥物,這或許就是人類得以互利共生活下去的希望,我也希望下一集能夠找他回來。
🎶延伸聽歌: #恐龍的皮 《 #jurassicride 》
#侏羅紀世界重生 #jurassicworldrebirth #garethedwards #jonathanbailey #mahershalaali #scarlettjohansson